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导师制(02)

2014-5-11 0:19:59下载本试卷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导师制(02)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则实数a的

取值范围是             

2.在数列,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是负数的

  是       。  

3.要使函数上存在反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4,CC1=2,则直线BC1和平面DBB1D1所成角的正弦

值为          。

5、若把抛物线y=2x2绕其顶点逆时针方向转动90°,则转动后所得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6、设 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且,则=         

7、某校准备召开高中毕业生代表会,把6个代表名额分配给高三年级的3个班,每班至少一个

名额,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种。

8、已知函数f(n)=(n∈N),则=      

9.当=        .

10.不等式的解集为             .

11.设a、b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过点A(a,a2)和

  B(b,b2)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12.对于项式,四位同学作出了四种判断:

①存在n∈N+,展开式中有常数项;②对任意n∈N+,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

③对任意n∈N+,展开式中没有x的一次项;④存在n∈N+,展开式中有x的一次项.

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2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      (   )

  A.   B.   C.   D.

14、对函数f(x)=a2+bx+c(a≠0)作x=h(t)的代换,则不改变函数f(x)值域的代换是 (   )

A、h(t)=10t      B、h(t)=t2     C、h(t)=sint    D、h(t)=log2t

15、样本a1,a2,a3,…,a10的平均数为,样本b1,b2,…,b10的平均数为

那么样本a1,b1,a2,b2,a3,b3,…,a10,b10的平均数是           (  )

A、+    B、(+)    C、2(+)    D、(+)

16.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对任意的x∈R都有

②对于任意的,都有

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题满分12分)

 
如图,正三棱柱AC1中,AB=2,D是AB的中点,E是A1C1的中点,F是B1B中点,异面直线CF与DE所成的角为90°.

  (1)求此三棱柱的高;

  (2)求二面角C—AF—B的大小.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2,2),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且·=-2,

  (1)求向量

  (2)若,其中A、C是△ABC的内角,若三角形的三内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试求+的取值范围.

解:

 

19、甲、乙两人用农药治虫,由于计算错误,在两个喷雾器中分别配制成12%和6%的药水各10千克,实际要求两个喷雾器中的农药的浓度是一样的,现在只有两个容量为1千克的药瓶,他们从两个喷雾器中分别取1千克的药水,将中取得的倒入中,中取得的倒入中,这样操作进行了次后,喷雾器中药水的浓度为%,喷雾器中药水的浓度为%.

(Ⅰ)证明是一个常数;(Ⅱ)求的关系式;(Ⅲ)求的表达式.

解:

 

20、设函数的定义域是R,对于任意实数,恒有,且当 时,

(Ⅰ)求证:,且当时,有

(Ⅱ)判断在R上的单调性;

(Ⅲ)设集合,集合,若,求的取值范围.

解: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导师制(02)解答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则实数a的

取值范围是(-1,2)

2.在数列,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是负数的

  是  a23·a24 。  

3.要使函数上存在反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4,CC1=2,则直线BC1和平面DBB1D1所成

  角的正弦值为   。

5、若把抛物线y=2x2绕其顶点逆时针方向转动90°,则转动后所得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0)

6、设 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且,则=  

7、某校准备召开高中毕业生代表会,把6个代表名额分配给高三年级的3个班,每班至少一个名额,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10   种。

8、已知函数f(n)=(n∈N),则=  1  

9.当=   2    .

10.不等式的解集为    .

11.设a、b是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过点A(a,a2)和

  B(b,b2)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   。

12.对于项式,四位同学作出了四种判断:

①存在n∈N+,展开式中有常数项;②对任意n∈N+,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

③对任意n∈N+,展开式中没有x的一次项;④存在n∈N+,展开式中有x的一次项.

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④与①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2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                       ( A )

  A.   B.   C.   D.

14、对函数f(x)=a2+bx+c(a≠0)作x=h(t)的代换,则不改变函数f(x)值域的代换是( D )

A、h(t)=10t      B、h(t)=t2    C、h(t)=sint    D、h(t)=log2t

15、样本a1,a2,a3,…,a10的平均数为,样本b1,b2,…,b10的平均数为

那么样本a1,b1,a2,b2,a3,b3,…,a10,b10的平均数是           ( B )

A、+    B、(+)    C、2(+)    D、(+)

16.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对任意的x∈R都有②对于任意的,都有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B )

  A.      B.

  C.      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题满分12分)

 
如图,正三棱柱AC1中,AB=2,D是AB的中点,E是A1C1的中点,F是B1B中点,异面直线CF与DE所成的角为90°.

  (1)求此三棱柱的高;

  (2)求二面角C—AF—B的大小.

17.解:(1)取BC、C1C的中点分别为H、N,连结HC1

连结FN,交HC1于点K,则点K为HC1的中点,因

FN//HC,则△HMC∽△FMK,因H为BC中点

BC=AB=2,则KN=,∴

则HM=,在Rt△HCC1,HC2=HM·HC1

解得HC1=,C1C=2.

另解:取AC中点O,以OB为x轴,OC为y轴,按右手系建立空间坐标系,设棱柱高为h,则C(0,1,0),F(),D(),E(0,0,h),∴,由CF⊥DE,得,解得h=2.

 
  (2)连CD,易得CD⊥面AA1B1B,作DG⊥AF,连CG,

由三垂线定理得CG⊥AF,所以∠CGD是二面角C—AF—B

的平面角,又在Rt△AFB中,AD=1,BF=1,AF=

从而DG=∴tan∠CGD=

故二面角C—AF—B大小为arctan.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2,2),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且·=-2,

  (1)求向量

  (2)若,其中A、C是△ABC的内角,若三角形的三内角A、B、C依次成等差数列,试求+的取值范围.

18.解:(1)设=(x,y),则

∴解得

  (2). ∴

=1+

 ∴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人用农药治虫,由于计算错误,在两个喷雾器中分别配制成12%和6%的药水各10千克,实际要求两个喷雾器中的农药的浓度是一样的,现在只有两个容量为1千克的药瓶,他们从两个喷雾器中分别取1千克的药水,将中取得的倒入中,中取得的倒入中,这样操作进行了次后,喷雾器中药水的浓度为%,喷雾器中药水的浓度为%.

(Ⅰ)证明是一个常数;(Ⅱ)求的关系式;(Ⅲ)求的表达式.

19解:(1)开始时,中含有1012%=1.2千克的农药,中含有106%=0.6千克的农药,次操作后,中含有10%=0.1千克的农药,中含有10%=0.1千克的农药,它们的和应与开始时农药的重量和相等,从而有,所以=18(常数)--------------------4分

 (2)第次操作后,中10千克药水中农药的重量具有关系式:

由(1)知,代入化简得----------------------8分

(3)令,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9,-----------------9分

所以,可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0分

由①,------------------------------11分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

,所以.----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的定义域是R,对于任意实数,恒有,且当 时,

(Ⅰ)求证:,且当时,有

(Ⅱ)判断在R上的单调性;

(Ⅲ)设集合,集合,若,求的取值范围.

解:(1),令,则,且由时,,所以;--------------------------------------2分

.-----4分

(2),则时,,----------------------------6分

 在R上单调递减.-------------------------8分

(3),由单调性知,---9分

,---------------------------------------10分

,从而.---------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