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六NJGZ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则在前n项和Sn中最大的负数为(B)
A.S16 B.S17
C.S18 D.S19
2.设上的奇函数,且在区间(0,
)上单调递增,若
,三角形的内角满足
,则A的取值范围是 (C)
A. B.
C. D.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An,已知
,则n为(A)
A.18 B.17
C.16 D.15
4.已知数列中相同项从小到大排成的新数列为{cn},则{cn}的第5项是 (D)
A.128 B.512
C.1024 D.2048
5.若某等差数列{an}中,a2+a6+a16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其前n项和Sn中也为确定的常数
的是 (B)
A.S17 B.S15 C.S8 D.S7
6.一质点在直线上从时刻t=0秒以速度(米/秒)运动,则该质点在时刻
t=3秒时运动的路程为 (D)
A.4米 B.8米 C. D.
7.等于 (D)
A.0 B. C.1 D.2
8.设奇函数上是增函数,且
若函数
对所有
的都成立,当
时,则t的取值范围是 (C)
A. B.
C. D.
9.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C)
A.(,+∞) B.(-∞,
) C.(0,
) D.(e,+∞)
10.如果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1,0,1),
b=(0,1,1),那么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 (B)
A.90° B.60° C.45° D.30°
11.已知O、A、B三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3,0),B(0,3),点P在线段AB上,且的最大值为 (C)
A.3 B.6 C.9 D.12
|
P到直线A1B1与直线BC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所在曲线的形
状为 ( C)
![]() |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把120个相同的小球紧密地垒成一个正三棱锥,那么最低一层有36个小球.
14.设函数,则方程
的解为X=0,2或-
15.若2003
16.从-3,-2,-1,1,2,3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作为椭圆方程中的系
数,则确定不同椭圆的个数为18.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有证明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ABC中,三个内角分别是A、B、C,向量
时,求
.
解,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是底面边长的2倍,P是侧棱CC1上的任一点.
(1)求证:不论P在侧棱CC1上何位置,总有BD⊥AP;
(2)若CC1=3C1P,求平面AB1P与平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3)当P点在侧棱CC1上何处时,AP在平面B1AC上的射影是∠B1AC的平分线.
解(1)由题意可知,不论P点在棱CC1上的任何位置,AP在底面ABCD内射影都是
AC, ,
(2)延长B1P和BC,设B1P∩BC=M,连结AM,则AM=平面AB1P∩平面ABCD. 过B作BQ⊥AM于Q,连结B1Q,由于BQ是B1;Q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所以B1Q⊥AM,故∠B1QB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依题意,知CM=2B1C1,从而BM=3BC. 所以
. 在
|

,
得
为所求.
(3)设CP=a,BC=m,则BB1=2m,C1P=2m-a,从而
在
依题意,得.
.
.
即
故P距C点的距离是侧棱的
别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依题意,得
即
故P距C点的距离是侧棱的
19.(本小题满分12分)
为了测试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的射击水平,让他们各向目标靶射出10次,其中甲击中目标7次,乙击中目标6次,若再让甲、乙两人各自向目标靶射击3次,求:
(1)甲运动员恰好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是多少?
(2)两名运动员都恰好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依题意,知
甲运动员向目标靶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乙运动员向目标靶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1)甲运动员向目标靶射击3次,恰好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是
(2)甲、乙两运动员各自向目标靶射击3次,恰好都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是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数列是等比数列,
,公比q是
的展开式中的第二项
(按x的降幂排列).
(1)用n,x表示通项an与前n项和Sn;
(2)若,用n,x表示An.
解(1)
由
(2)当x=1时,Sn=n,
又
当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点H(-6,0),点P在y轴上,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M在直线PQ上,且满足
(1)当点P在y轴上移动时,求点M的轨迹C;
(2)过点T(-2,0)作直线l与轨迹C交于A、B两点,若在x轴上存在一点,
使得△AEB是以点E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解(1)设点M的坐标为
由
由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得.
所以,动点M的轨迹C是以(0,0)为顶点,以(2,0)为焦点的抛物线,除去原点.
(2)设直线
设的两个实数根,由韦达定理得
,
所以,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
而
轴上存在一点E,使△AEB为以点E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点F到x轴的距离不大于
所以
化简得,解之得
,结合(*)得
又因为直线的斜率
所以
,显然
故所求直线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为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R,且
.
(I)若能表示成一个奇函数
和一个偶函数
的和,求
的解析
式;
(II)命题P:函数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
命题Q:函数是减函数.
如果命题P、Q有且仅有一个是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
(III)在(II)的条件下,比较的大小.
解:(1)
………2分
解得………………4分
(2)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
解得
…………6分
又由函数是减函数,得
…………8分
∴命题P为真的条件是:
命题Q为真的条件是:.
又∵命题P、Q有且仅有一个是真命题,……………………10分
(2)由(1)得
设函数.
∴函数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12分
又………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