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预测试题3
数 学(一)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其中
、
分别表示
上、下底面周长,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球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已知全集U ={1,2,3,4,5,6,7},M ={3,4,5},N ={1,3,6},则集合{2,7}等
于 ( )
A.M∩N
B.
C. D.M∪N
2.点P(x,y)在曲线上,使
取得最大值的点P的坐标是( )
A.(6,-8) B.(-6,8) C.(3,-4) D.(-3,4)
3.若的夹角为60°,则
等于
( )
A. B.
C.
D.
4.如图,已知斜三棱柱的侧棱长为,作与侧棱垂直的截面,截得的三角形PQR是边长为
的正三角形,那么它的体积是 ( )
A.
B.
C.
D.
5.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垂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 )
6.已知 ( )
A. B.
C.
D.-
7.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A. B.
C. D.
8.已知函数与
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则原点到直线
距离的最大值为
(
)
A、2
B、
C、不确定 D、1
9.已知函数的最小值是 ( )
A. B.2 C.
D.
10.在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
( )
A.有最大值3,最小值0 B.有最大值5,最小值0
C.有最大值,最小值0 D.有最大值5,最小值2
11.设的反函数的解析式是 ( )
A. B.
C. D.
12.有3个命题
(1)底面是正三角形,其余各个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三棱锥;
(2)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四棱锥是正四棱锥;
(3)底面是正三角形,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3
高考模拟试题
数 学(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在[1,2]上有反函数,则
的一切可取值的范围是
。
14.设圆过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和焦点,圆心在双曲线上,则圆心到双曲线中心的距离
。
15.设O、A、B、C为平面上四个点,,
,
,且
,
==-1,则
=__________。
1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函数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0;
② 若凸多面体各个面都是六边形,则2F=V-2(其中F是面数,V是顶点数);
③ 函数的反函数是
;
④ 若函数是偶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已知且最长边长为1,求角C及△ABC中最短边的长.
18.(本小题满分12分)
甲、乙两人独立解出某一道数学题的概率相同,已知该题被甲或乙解出的概率为0.36,求:
(理科)
(1)甲独立解出该题的概率;
(2)解出该题的人数ξ的数学期望.
(文科)
(1)甲独立解出该题的概率;
(2)甲、乙中有且只有一个解出该题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SA⊥底面ABCD,E是SC上一点.
(1)求证:平面EBD⊥平面SAC;
(2)假设SA=4,AB=2,求点A到平面SBD的距离;
(3)当的值为多少时,二面角B—SC—D大小为120°.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定义域;
(Ⅱ)若函数在[10,+∞]上单调递增,求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直线经过椭圆
的右焦点F2,且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若以弦AB为直径的圆经过椭圆的左焦点F1,试求椭圆C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的图象为C,且
若点
*)在曲线C上,并有
.
(Ⅰ)求的解析式及曲线C的方程;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设的值.
高考预测试题
数 学(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B .由 ={1,2,6,7},
={2,4,5,7}得,
={2,7}
2.A . 方法一:由点P(x,y)在曲线上得,
=
=
= (其中
,
为锐角)
当时,
取得最大值,这时
,
,所以点P的坐标为(6,-8)。
方法二: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的圆,则经过原点和圆心(3,-4)的直线为
。直线
与圆
的交点就是使得
取得最大(小)值的点P(x,y)。
3.D .
=
=
=
=
4.B.将图形的下部分平移到上部,使得下底面与上底面重合,就可以得到一个直三棱柱,其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侧棱长(高)为
。
5.B.因为双曲线即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垂直,所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为
,从而
,所以
,离心率
=
6.D. 由,
则=
=-
7.B.要使函数=
=2
单调递增,则
,从而有
8.B . 由函数与
的图象关于
轴对称,得
,原点到直线
距离的为最大值
9.C . 在… ⑴中 用
代换
得
……⑵
由⑴⑵得=
10.C.观察图形
在(0,0)处达到最小值0,在
处达到最大值
。
11.B.由
=
=
得
12.D. (1)(2)(3)假
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2]U[4,+
). [1,2]在函数
的单调区间上,也就是
或
14..不妨考虑顶点A(3,0),焦点F(5,0),AF的中垂线为
与双曲线
的一个交点M(4,
)为圆心到双曲线中心的距离为
.
15..
=
.同理
,
=
16.①②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由已知……(3分)
又∠A、∠B是三角形的内角,
∴A+B<180°
∴∠A+∠B=,则∠C=
且c边为最长边
∴c = 1 ……(6分 )
∵
∴
∴b边为最短的边 ……(9分)
由正弦定理得
∴∠C为,最短边为
……(12分)
18.(理)解:(1)设甲、乙独立解出该题的概率为x,
则该题不能被甲或乙解出的概率为(1-x)2 ………………(2分)
由题意可知: 1-(1-x)2=0.36 …………………………(4分)
解得:x=0.2 …………………………………………………(6分)
(2)解出该题的人数ξ的分布列为:
ξ | 0 | 1 | 2 |
P | 0.64 | 0.32 | 0.04 |
………(8分)
Eξ=0×0.64+1×0.32+2×0.04=0.4 …………………………………(11分)
答: 该题的人数ξ的数学期望为0.4 ………………………(12分)
(文)解:(1)0.2 (2)0.32 (参照理科的评分标准)
19.解(1)∵正方形ABCD,
∴BD⊥AC,
又∵SA⊥面ABCD,
∴SA⊥BD,则BD⊥面SAC,
又BD面BED,
∴面BED⊥面SAC …………2分
(2)设,由三垂线定理得,BD⊥SO.
,
.
设A到面BSD的距离为h,
则
即
即点A到平面SBD的距离为
………(6分)
(3)令ED⊥SC,连接BE,由∠SCB=∠SCD,BC=CD,
∴△BEC≌△ECD.于是BE⊥SC,
则∠BED为二面角B—BC—D的平面角.………………(8分)
SA⊥面ABCD,CD⊥AD,∴CD⊥SD.
设
在
由∠BED=120°,BE=ED,则∠BEO=60°
∴
故当时,二面角B—SC—D大小为120°…………(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由
(1)当0<k<1时,得; ……………(3分)
(2)当k=1时,得…………………………………(4分)
(3)当k>1时,得 ………………(5分)
综上所求函数的定义域:当0<k<1时为时为
………………………………………………(6分)
(Ⅱ)由上是增函数
………………(8分)
又对任意的
、
,当
时,
有
得:
又………………………………………………(11分)
综上可知k的取值是()……………………………………………………(12分)
(注:第Ⅱ问也可用求导的方法求解。)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椭圆焦距为2c,则
………(1分 )
,代入y=x+k 得k=-1
……(2分)
将y=x-1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4分)
∵A、B点在直线上,则可设
∵AF1⊥BF1 又F1(-1,0)
…………(7分)
由韦达定理,
解得
……(10分)
为所求方程.
…………(12分)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设
………………………(1分)
……………(2分)
即①
又是曲线C的解析式
………………(3分),
因为点在曲线C上,
所以,
又
…………………………………(4分)
代入①得,
∴
………………………………(5分)
曲线C的方程是 …………………(6分)
(Ⅱ)由(Ⅰ)知当时,
………(8分)
于是
………………(10分)
(Ⅲ)因为
……………(11分)
=
………………………(12分)
所以……(13分)
所以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