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二学期数学练习卷

2014-5-11 0:20:04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二学期数学练习卷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

 1.若集合,则      。

 2.已知,则      。

 3.已知向量,若向量垂直,则实数      。

 4.如图,在直角梯形中,,

  ,又,垂足

  为,且,则二面角的大小

  为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5.若复数,则       。

 6.函数的反函数       。

 7.已知向量,将向量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且长度伸长到原来的

  倍,得到向量,则        。

 8.(文)某工程的工序流程图如下,则总工

  时数为      天。

  (理)曲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是     

 9.在集合中任取一个元素,其恰好满足三角方程的概

  率为         。(用分数作答)

10.设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则

  ,若直线的夹角为,则

           。

11.对于正数,其中,定义,其中

  是满足的最大整数,则         。

12.如图(1)所示,三棱锥S—ABC

  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到

  三棱锥S—DEF,则两棱锥的体积

  之比为

  如图(2)所示,将上述真命题加以推广,即要求得到更一般的真命题,而已知的命题应成

  为所推广命题的一个特例,推广的命题为:                   

                                      。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则上的射影为             (  )

  (A) ;   (B) ;   (C) ;   (D)

14.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 BM与ED平行;② CN与BE是异面直线;

  ③ CN与BM成60°;④ DM与BN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15.函数的奇偶性是                   (   )

  (A)奇非偶(B)偶非奇(C)既奇又偶 (D)非奇非偶

16.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  )

 (A) 150种     (B) 147种     (C) 144种     (D) 141种

三、解答题:(12分+12分+16分+16分,共56分)

17.的三个内角,已知项的系数,且

  ,求

解:

18.已知的夹角,为何值时,

  为最大角,并求此时的坐标。

解:

19.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都相等,D,E分别为AC1,BB1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A1B1C1

  (2)求二面角A1—DE—B1的大小.

20、已知是定义在上的恒不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都满足:

  

  (1)求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都有

  (2)设当时,都有,证明上是减函数;

  (3)设时,表示数列的前项和,

  (文)求

  (理)在(2)的条件下,求集合中的最大元素和

     最小元素。

解:

高三第二学期数学练习卷解答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

 1.若集合,则  。

 2.已知,则  。

 3.已知向量,若向量垂直,则实数    。

 4.如图,在直角梯形中,

  又,垂足为,且

  则二面角的大小为  。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5.若复数,则  。

 6.函数的反函数  。

 7.已知向量,将向量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且长度伸长到原来

  的倍,得到向量,则  。

 8.(文)某工程的工序流程图如下,则总工时数为 17 天。


 

(理)曲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是()。

 9.在集合中任取一个元素,其恰好满足三角方程

  的概率为  。(用分数作答)

10.设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则

  ,若直线的夹角为

  ,则     。

11.对于正数,其中,定义,其中

  是满足的最大整数,则    。

12.如图(1)所示,三棱锥S—ABC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到三棱锥S—DEF,则

  棱锥的体积之比为。如图(2)所示,将上述真命

  题加以推广,即要求得到更一般的真命题,而已知的命题应成为所推广命题的一个特例,

  推广的命题为:三棱锥SABC被一平面所截,得到三棱锥SPQR,则棱锥的体积之

   比为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则上的射影为           ( C  )

  (A) ;  (B) ;  (C) ;  (D)

14.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 BM与ED平行;

  ② CN与BE是异面直线;

  ③ CN与BM成60°;

  ④ DM与BN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C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④

15.函数的奇偶性是                  ( A )

  (A)奇非偶(B)偶非奇 (C)既奇又偶 (D 非奇非偶

16.四面体的顶点和各棱中点共10个点,在其中取4个不共面的点,不同的取法共有(  D )

  (A) 150种   (B) 147种   (C) 144种    (D) 141种

三、解答题:(12分+12分+16分+16分,共56分)

17.的三个内角,已知项的系数,且

  ,求

解:设含的项为项的系数为,∴

   ,∵,由正弦定理,得

   ∴是直角三角形,∴

18.已知的夹角,为何值时,

   为最大角,并求此时的坐标。

解:︱

   显见 时,,此时方向相反,

   设

  ,∴

19.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都相等,D,E分别为AC1,BB1的中点.

  (1)求证:DE//平面A1B1C1

  (2)求二面角A1—DE—B1的大小.

解:(1)取A1C1中点F,连结B1F,DF,

  ∵D,E分别为AC1和BB1的中点,

  ∴DF//AA1,DF=AA1

   B1E//AA1,B1E=AA1,∴DF//B1E,DF=B1E,∴DEB1F为平行四边形,………2分

  ∴DE//B1F,又∵B1F平面A1B1C1,DE平面A1B1C1,∴DE//平面A1B1C1.……4分

  (2)连结A1D,A1E,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1B1C1⊥平面ACC1A1,A1C1是平面

  A1B1C1与平面ACC1A1的交线,又∵B1F平面A1B1C1,且B1F⊥A1C1,∴B1F⊥平面ACC1A1

  又DE//B1F,∴DE⊥平面ACC1A1,∴∠FDA1为二面角A1—DE—B1的平面角,……8分

  并且∠FDA1=∠A1DC1,设正三棱柱的棱长为1,∵∠AA1C1=90°,D是AC1中点,

   ∴DC­­1=,A1D=∠A1DC1=90°∴∠FDA1=45°,即二面角A1—DE—B1为45°,12分

 

20.已知是定义在上的恒不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都满足:

  

  (1)求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都有

  (2)设当时,都有,证明上是减函数;

  (3)设时,表示数列的前项和,

    (文)求

    (理)在(2)的条件下,求集合中的最大

       元素和最小元素。

解:(1)

   

  (2)∵当时,都有,∴当,即时,有

   , 即

   ,∴上是减函数。

  (3)(文)

       ∴

    (理)∵上是减函数,{}是递增数列,∴数列是递减

   数列。∴集合中的最大元素为

   ,最小元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