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和
是方程
的两根,则p、q间的关系是
( D )
A. B.
C.
D.
2.如果数列的前n项和
,那么这个数列
(
)
A.是等差数列而不是等比数列 B.是等比数列而不是等差数列
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
3.锐二面角的棱l上一点A,射线
,且与棱成45°角,又AB与
成30°角,则二
面角的大小是
(
)
A.30° B.45° C.60° D.90°
4.有6个人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国家,每一个国家2人。他们排成一行,要求同一国家的人不能相邻,那么他们不同的排法有 ( D )
A.720 B.432 C.360 D.240
5.将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再作关于x轴的对称变换,得到函数
的图象,则
可以是
( A )
A. B.
C.
D.
6.如果,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
C.
,
,
D.
,
,
7.若圆上有且仅有两个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1,则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 A )
A.(4,6) B.[4,
C.(4,
D.[4,6]
8.某种体育彩票抽奖规定,从01到36共36个号码中抽出7个为一注,每注2元,某人想从01到10中选3个连续号,从11到20中选2个连续号,从21到30中选1个号,从31到36中选1个号组成一注,现这人把这些特殊的号全买,要花费的钱数是 ( D )
A.3 360元 B.6 720元 C.4 320元 D.8 640元
9.已知ab≠0,(x>0,且x≠1),则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
A.12 B.60 C.30 D.160
10.已知O是内一点且满足
,试问O点是
的 (
)
A 重心 B 垂心 C 外心 D 内心
二、填空题:
11.已知△ABC中,,
,且
是方程
的两根,
,则AB的长为
。
12.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实数
。
13.空间有四个不同的平面,则这四个平面可能形成的交线条数取值的集合是
。
14.已知是直线
上的动点,
是圆
的两切线,
为切点,
为圆心,那么四边形
的面积最小时
点坐标为
。
15.已知P是以、
为焦点的双曲线
上一点,
⊥
,且
,则此双曲线的焦距与实轴长的比值为
.
16.当时,
的大小关系是
。
三、解答题:
17.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三边a,b,c成等比数列.
(1)求证:;(2)求函数
的值域.
解:(1)∵a、b、c成等比数列,∴,由余弦定理得:
又∵∠B(0,
),∴0<∠B≤
.
(2),∵0<∠B≤
,
∴,∴
,即原函数的值域是(1,
18.设
(1)如果当时,恒有
,求
的值;
(2)且
若
的最大值为0,求
的值。
解:(1)∵,∴
,即
,得
(2)
∵,由
, 得
再由 ,得
。
19.已知等比数列及等差数列
,其中
,公差d≠0.将这两个数列的对应项相加,得一新数列1,1,2,…,试求这个新数列的前10项之和.
解:的公比为q,由题知:
解得
则
,
.
这个新数列的前10项之和为
20.如图,△ABC中,AC=BC,AE和CD都垂直于平面ABC,且AE=AB=2,F为BE的中点,
DF∥平面ABC,
(1)求CD的长;
解:取AB中点G,连FG、CG,则FG∥AE,又AE和CD都垂直于
平面ABC,∴AE∥CD,∴FG∥CD,∴F、G、C、D四点共面.
又平面平面ABC=CG,DF∥平面ABC,∴DF∥CG,
∴四边形FGCD是平行四边形,∴.
(2)求证:AF⊥BD;
解:直角三角形ABE中,AE=AB,F是BE的中点,∴AF⊥BE,又△ABC中,AC=BC,G是AB中点,∴CG⊥AB,又AE垂直于平面ABC,∴AE⊥CG,又,∴CG⊥面ABE.
∵DF∥CG,∴DF⊥面ABE,∴AF⊥DF,又∵,∴AF⊥面BED,∴AF⊥BD.
(3)求平面ADF与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解:设面面ABC=L,∵DF∥平面ABC,
∴DF∥L,又DF⊥面ABE,∴L⊥面ABE,
∴L⊥AF,L⊥AB,∴∠FAB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直角三角形ABE中,易得∠FAB=45°,
∴平面ADF与平面ABC所形成的较小的二面角为45°
21.如图,P为双曲线
(a、b为正常数)上任一点,过P点作直线分别与双曲线的两渐近线相交于A、B两点.若
.
(1)求证:A、B两点的横坐标之积为常数;
(2)求△AOB的面积(其中O为原点).
解:(1)设A(,
)、B(
,
)、P(
,
).∵
,
∴,
.又
,
.∴
.
从而.又∵P点在双曲线上.∴
,
为常数.
(2)又∠,则
,
,
22.对于函数(a>0),如果方程
有相异两根
,
.
(1)若,且
的图象关于直线x=m对称.求证:
;
(2)若且
,求b的取值范围;
(3)、
为区间
,
上的两个不同的点,求证:
.
解:(1),且a>0.∵
,所以
,
即,于是
.
(2)由方程,可知
,∴
、
同号.
由,则
,∴
,∴
,即4a+2b-1<0 ①
又,∴
,(∵a>0)代入①式得:
,解之得
.
(3)由条件得,
,不妨设
,
则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