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y=的定义域是(
)
A、{xx≠0} B、{xx∈R} C、{xx≥-1且x≠0} D、{xx≥-1}
2、函数①y=2(x-1)2-1 ②y=x2-3x+4 ③y= ④y=
中即非奇函数也非偶函数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
3、对于集合A={x0≤x≤2} B={y0≤y≤3}则同下列四个图形给出的对应f中,能构成从A到B的映射:f:A→B的是( )
4、已知函数y=(-1<x<1),则函数的值域是(
)
A、{yy<0} B、{y-1<y<0} C、{yy>0} D、{yy≠1}
5、若复数z满足z-=
,则z等于( )
A、-3+4i B、-3-4i C、3-4i D、3+4i
6、下列极限中,其值等于2的是( )
A、
B、
C、
D、
7、函数y=1+3x-x3有( )
A、极小值-2,极大值2 B、极小值-2,极大值3
C、极小值-1,极大值1 D、极小值-1,极大值3
8、函数f(x)=在x=1处不连续是因为( )
A、f(x)在x=1处无定义 B、f(x)不存在
C、f(x)≠f(1)
D、
f(x)≠
f(x)
9、已知函数f(x)=lg(ax-bx)(a、b为常数,a>1>b>0),若x∈(1,∞)时,f(x)>0恒成立,则( )
A、a-b≥1 B、a-b≤1 C、a-b>1 D、a=b+1
10、已知不等式mx2+px+1>0的解集是{x2<x<3},则M(p,q)的轨迹是( )
A、直线 B、射线 C、直线的一部分 D、线段
11、对于每一个实数x,设f(x)取4x+1,x+2,-2x+4中的最小值,那么f(x)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2、已知两个复数集合,M={ZZ=cosθ+(4-m2)i,m∈R,θ∈R},
N={ZZ=m+(λ+sinθ)i,m∈R,θ∈R},且M∩N≠φ,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λ1≤λ≤5} B、{λ1≤λ≤3} C、{λλ≤5} D、{λλ≤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U={xx2<50,x∈N+},CUM∩L{1,6},M∩CUL={2,3},CU(M∪N)={5}则集合M= 集合L=
14、厂家为回收空瓶,规定三个空瓶可换一瓶啤酒,有人订购10瓶啤酒,则此人能喝 瓶啤酒。
15、测量大气温度T时,发现在高空11千米以内,离地面距离越远,温度T越低,大约每升高一千米降温6℃,在11千米以外的上空,其温度几乎不变,如果地面温度是19℃,则T关于h的函数关系是 。
16、已知函数f(x)存在反函数f-1(x),且f(x)+ f(-x)=K(K为常数)则f-1(x-K)+ f-1(2K-x)=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是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小题12分)
17、已知函数f(x)=x3+(m-4)x2-3mx+(n-6)(x∈R)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m,n∈R)
(1)求m,n的值
(2)证明f(x)在区间[-2,2]上为单调函数。
18、已知P:1-≤2,q:x2+2x+1-m2≤0(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已知x,y∈R,a为正常数,且函数f(x)满足f(x+a)=
求证:f(x)是周期函数
20、已知f(x)=x2-2tx+1,其定义域为{x0≤x≤1或7≤x≤8}
(1)f(x)在定义域内是否一定有反函数?
(2)当f(x)在定义域内有反函数时,求t的范围。
21、对于定义的区间D上的函数f(x),若实数x0∈D,满足f(x0)=x0则称x0为函数f(x)在D上的一个不动点。
(1)求函数f(x)=2x+-2 在(0,+∞)上的不动点。
(2)若函数f(x)=2x++a 在(0,+∞)上没有不动点,求a的取值范围
(3)设f(x)的不动点数目是有限多个,且f(x)定义域为R,下述命题是否正确?若正确请给予证明;若不正确,请举例说明
①若f(x)是奇函数,则f(x)的不动点数目是奇数。
②若f(x)是偶函数,则f(x)的不动点数目是偶数。
22、求函数y=2a-
在x∈(0,1)]上的最大值(其中a∈R)
二模考试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D 7D 8C 9A 10C 11A 12C
二、填空题
13、M={2,3,4,7}L={1,6,4,7} 14、15
-6h+19(0≤h≤11)
15、T 16、0
-47 (h>11)
三、解答题:
17、解:(1)∵f(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f(x)是奇函数 ∴f(-x)=- f(x)
解之m=4,n=6 ∴f(x)=x3-12x (6分)
(2)f′(x)=3x2-12=3(x2-4)当-2≤x≤2时,f′(x)<0,∴f(x)在[-2,2]上是减函数,即单调函数(12分)
18、解:P:-2≤x≤10 ∴>P:x<-2或x>10
q:-1-M≤x≤-1+m ∴>q:x<-1-m或x>-1+m
设A={xx<-2或x>10=} B={xx<-1-m或x>-1+m=}(5分)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
A ∴ m>0
-1-m≤-2 或
-1+m>10
m>0
-1-m<-2 解之 m≥11(10分)
-1+m≥0
19、证明:∵f(x+a)= ∴f(x+2a)=
=-
(6分)
∴f(x+4a)=f[(x+2a)+2a]=-= f(x)
∴f(x)是以4a为周期的周期函数(12分)
20、解:(1)取t=有 f(0)=f(1)=1 ∴f(x)在定义域内不一定有反函数(4分)
(2)∵f(x)在x∈R时 其对称轴为x=t
当t≤0时,f(x)在其定义域内为增函数 ∴此时f(x)有反函数(6分)
同理为t≥8时,f(x)在其定义域内也有反函数(8分)
当1≤t≤4时,f(x)的图象在x∈[0,1]的一段此在x∈[7,8]的一段更靠近对称轴,那么要使f(x)有反函数,应有f(0)<f(7)
则此时1≤t<(10分)
当4≤t≤7时,同理有f(8)<f(1),此时<t≤7
由以上知,f(x)在其定义域内有反函数的范围为:t≤0或
1≤t<或
<t≤7或t≥8 (12分)
21、解:(1)设x0是f(x)在(0,+∞)上的不动点,则f(x0)=x0 即2x0+-2=x0
解得x0=1(2分)
(2)∵f(x)在(0,+∞)上没有不动点,亦即2x++a=x在x∈(0,+∞)上无解。
即x+=-a在x∈(0,+∞)上无解 又∵当x∈(0,+∞)时,
x+≥2 ∴只要-a<2 即a>-2(4分)
(3)①正确 ∵f(x)为奇函数 且x∈R ∴f(0)=0 ∴0是f(x)的一个动点,假设 x0≠0是f(x)的一个不动点,则有f(x0)=x0
又f(x0)=-f(-x0) ∴f(-x0)=-x0 ∴-x0也是一个不动点
显然x0≠-x0这表明f(x)的解。不动点如果存在,则必成对,又根据题设f(x)只有有限个不动点,因此f(x)的不动点数目为奇数(6分)
(4)不正确 例如函数f(x)=1 若x0为不动点 则f(x0)=x0
又∵f(x0)=1 ∴x=1 ∴f(x)=1只有一个不动点(2分)
22、(14分)解:设=t,则有y=2at-
(t∈[0,1]),即求该函数的最大值,
当a≥0时,易让f(t)=2at-(t∈(0,1))为幸函数(2分)
∴a≥0时 fmax(t)=f(1)=2a-1(2分)
以下先考虑a<0时,f(t)在t>0上的单调性
∵f′(t)=2a+ 令f′(t)=0,当t=-
当t∈(0,-
)时,f′(t)>0
当t∈(- ,+∞)时f′(t)<0, ∴f(t)在t∈(0,-
)为增函数,
在t[-,+∞)为减函数(8分)
∵当-1≤a<0时,-≥1 ∴f(t)在t∈(0,1]上为增函数
∴此时f(t)max= f(1)=2a-1 当a<-1时 - <1
则f(t)在t∈(0,)上为增函数 在t∈[-
,1]上为减函数
∴f(t)max=f(- )=-3
(12分)
综上 a≥-1时 f(t)max=2a-1(t=1取到)a<-1f(t)max=-3·(t-
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