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章节测试(选修Ⅱ)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函数y=f(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f(x)在x=x0处连续,则
B.若f(x)在x=x0处连续,则f(x)在x=x0处可导
C.若f(x)在x=x0处有极限,则f(x)在x=x0处可导
D.若f(x)在x=x0处的导数等于0,则f(x)在x=x0处有极值
2.复平面内,复数z=(x2-x-30)+(x2+x-12)i (x∈R)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则x的取值集合( )
A.(-5,+6) B.(-4,3) C.Φ D.(-5,-4)∪(3,6)
3.要完成下列2项调查:①从某社区125户高收入家庭,280户中等收入家庭,95户低收入家庭中选出100户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②从某中学高一年级的12名体育特长生中选出3人调查学习负担情况。应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
A.①用随机抽样法 ②用系统抽样法
B.①用分层抽样法 ②用随机抽样法
C.①用系统抽样法 ②用分层抽样法
D.①、②都用分层抽样法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
的假设到证明
时,等式左边应添加的式子是( )
A. B.
C.
D.
5.已知函数y=xcosx,则y′x=0等于( )
A.1 B.0 C.-1 D.2
6.x=1是函数的( )
A.连续点 B.无定义点 C.不连续点 D.极限不存在的点
7、点P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点P到直线
的最小距离为 ( )
A.1 B. C.
D.
8.函数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B.
C.
D.
9.已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若,则b的取值范围是( )
A.0<b≤2 B.0<b<2 C.b≥2 D.b>2
10.某校有教职员工150人,为了丰富教工的课余生活,每天定时开放健身房和娱乐室。据调查统计,每次去健身房的人有10%下次去娱乐室,而在娱乐室的人有20%下次去健身房。随着时间的推移,去健身房的人数能稳定在( )
A.50人 B.120人 C.100人 D.80人
11.已知函数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
A. B.
C. D.
数学章节测试(选修Ⅱ)答题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选择题答题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10.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10,20
,2;(20,30
,3;(30,40
,4;(40,50
,5;(50,60
,4;(60,70
,2;则样本在(50,+∞)上的频率为__________
14.在直线轨迹上运行的一列火车,从刹车到停车这段时间内,测得刹车后t秒内列车前进的距离s=27t-0.45t2(单位是米),这列火车在刹车 秒钟后停车。
15.等比数列{an}满足的取值范围是
16.已知:则
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求函数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比数列,
,
,且
,求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有6道选择题和2道判断题放在一起供抽取,每支代表队要抽3次,每次只抽一道题回答.
(1)不放回的抽取试题,求只在第三次抽到判断题的概率;
(2)有放回的抽取试题,求在三次抽取中抽到判断题的个数的概率分布及
的期望.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
,且前
项和
.
(1)求;
(2)猜测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当时,
22.(本小题满分14分)从边长为2a的正方形铁片的四个角各截去一个边为x的正方形,再将四边向上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形铁盒,要求长方体的高度与底面边的比值不超过常数t(t>0)。试求容积V与x的函数关系,当x取何值时,容积V有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