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全程复习(一轮)
课时08 函数的值域
【考点指津】
1.理解函数值域的概念,掌握求函数值域的各种方法.
函数的值域就是函数值的集合,它取决于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求函数值域的基本方法有:数形结合法、反函数法、配方法、判别式法等,应弄清各方法所适用的函数类型.
2.掌握常见函数的最值的求法.
函数的最值就是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M与m,则函数的值域为[m,M]或它的真子集.
解决函数最大(小)值问题的依据有:函数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函数与几何图象的性质.
求函数的最值方法包括单调性法、基本不等式法、换元法、配方法、图象法等.
【知识在线】
1.函数的值域为 .
2.已知函数y = log2(x2-2)的值域是[1,log214],则此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 .
3.函数的值域为
( )
A.[-1,0] B.(-1,0) C.[-1,0] D.[0,1]
4.已知集合A={y︱y=2x, x∈R} B={y︱y=x2 ,x∈R}则 ( )
A. A∩B={2 ,4}
B. A∩B={4 ,16} C.
A=B D.AB
5.定义域为R的函数y = f(x)的值域为[a,b],则f(x+a)的值域为 ( )
A.[2a,a+b] B.[0,b-a] C.[a,b] D.[-a,a+b]
【讲练平台】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2);
(3).
分析 (1)先对表达式进行化简,后利用反函数法或观察法求值域;(2)将其转化为含有参数y的关于x的方程,利用“判别式”法求解;(3)先换元,得到新变量的一元二次函数,再求其值域,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解 (1) (x≠1).
解法一(反函数法) 由函数y = ,得
.
解不等式≠1,且
≠ -3,得
y≠,且y≠2.
故函数的值域为{yy∈R,且y≠,y≠2}
解法二(观察法) y = .
由于x≠1,且x≠ -3,故x+3≠4,且x+3≠0,从而,y≠,且y≠2.
故函数的值域为{yy∈R,且y≠,y≠2}
(2)由,得yx2-(y+1)x+y=0,这是一个关于x的方程.
当y=0时,解得x=0,方程有解;
当y≠0时,为使关于x的二次方程有解,必须△= (y+1)2 - 4y2≥0,解得
≤y≤1(y≠0).
综合得,函数的值域是[,1].
(3)解法一 令t=,得 x=1-t2,于是y= g(t)=1-t2-t(t≥0).
配方,得 y= g(t) = - (t+)2+
,它在
为减函数,故最大值为g(0)=1,于是,所求函数的值域是(-∞,1 ].
解法二 易知函数的定义域为(-∞,1 ],而且该函数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故最大值为f(1) = 1,从而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 ) .
点评 (1)求函数值域有很多方法,每种方法又各有其适用类型,要根据函数式的特征准确选用相应的方法:上述各小题的解法分别使用了反函数法(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观察法(形如(a≠0)的函数的值域为{yy∈R,且y≠
})、判别式法及换元法与单调性法;
(2)在用判别式法求值域时,如果得到的关于x的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字母y,则应分情况讨论.例如,求函数的值域,变形得到方程yx2-yx+(y-1)=0,易见,当y=0时,方程无解;当y≠0时,由△≥0,解得 0≤y≤
(y≠0).故值域为
],而不是[0,
];
(3)利用换元法解题时,必须注意变量的等价性,如题(3)中新变量t的取值范围为t≥0,若忽视了这一点,可能导致错误的答案为y≤;
(4)函数(2)亦可用不等式法求值域.当x = 0时,y = 0;当x≠0时, y =,因
≥1,或
≤-3,故
≤y≤1(y≠0).于是,函数的值域为[
,1] .
变题 已知函数y = 的值域为[1,9],试求函数y=
的值域.
提示:将y = 变形为(y – a)x2 –8x+ y
– b=0,利用“△≥0”可得
y2 – (a+b)y+ab-16≤0.
它与不等式(y-1)(y-9) ≤0,即y2-10y+9≤0等价,比较系数得
a = b = 5.
y==
≥
.
例2 已知函数f(x)=2-x2,g(x)=x.若f(x)*g(x)=min{f(x),g(x)},那么f(x)*g(x)的最大值是 .(注:min表示最小值)
分析 这是一道信息题,应将表达式f(x)*g(x)=min{f(x),g(x)}进行展开,得到分段函数后,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得出所求的最大值.
解 y=f(x)*g(x)
.
画出上述函数的图像,如图1的实线部分,由图易知,图中的最高点A的纵坐标即为所求.
解方程组,得
(x,y) = (1,1)或(-2,-2).
于是所求的最大值为1.
点评 (1)分段函数的最值一般均用图像法画出各分段函数的图像,然后观察(求)出它们在各段图像上的最值点,并比较它们最值的大小;
(2)容易误认为所求的最大值就是函数f(x)的最大值或g(x)的最大值;
(3)不能认为 –2是的最小值.
变题 已知函数f(x)=2-x2,g(x)=x.若F(x)= f(x)*g(x)= max{f(x),g(x)},那么F(x)是否存在最小值.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存在最小值.(注:只存在极小值1,极大值2)
例3 已知函数f(x)=.
(1)当a=0.5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
(2)当a= 4时,求函数f(x)的最小值.
分析 这是一个带有定义域的分式函数求最值问题,能否使用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要视a的取值而定.因为用算术几何平均值求最值的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这里的相等条件能否成立是一个关键.
解 (1)当a =0.5时,f(x)=x++2,
.
任设1≤x1<x2,则
f(x1) - f(x2)
=( x1++2)-( x2+
+2)=
因1≤x1<x2,故x1- x2<0,且x1x2>1,于是x1x2>0,2x1x2-1>0,从而f(x1) - f(x2)<0,即f(x1) < f(x2),故f(x)在上是增函数,所以f(x)在
上的最小值是f(1)=
.
(2)≥
,
当且仅当,即x=2∈[1,+∞)时,取“=”,
故函数的最小值为6.
点评 (1)求函数值域(最值)方法很多,单调性法是重要方法之一.当诸多方法失效时,单调性法往往奏效;
(2)对于题(1),不能用判别式法求最小值.事实上,由y=x++2得2x2-2(y-2)x +1=0,由△= 4(y-2)2-8≥0得 y≥2+
(因y>0,故y≤2-
,不合,舍去.).这时若认为ymin=2+
那就错了.因为当y=2+
时,2x2-2
x+1=0,解得x=
;也不能用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事实上,y=x+
+2
=2+
,取等号的条件是x=
,即x=
,但
,故该法也是失效的.
变题1 求函数f(x)=的最小值,其中a为常数,且a>0.
答案:fmin(x) =
变题2 求函数(a为正常数)的最小值.
答案:.
例4 已知函数f(x)=
m,n∈R.
(1)若m∈N*,x∈R, 且f(x)的值域为[1,2],求m,n的值;
(2)若n= -1,且f(x)的值域为R,求m的取值范围.
分析 (1)先“脱”去对数符号,即变为一个分式函数的值域为[2,4],可利用“判别式”法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求m,n的值;(2)对数函数的值域为R,等价于真数能取遍一切正实数,即真数的最小值应为非正数,同样也可以使用“判别式”法加以求解.
解 (1)设y= , 由已知,得2≤y≤4.
将分式变形为 myx2+y=3x2+2x+n,
即 (3-my)x2+2x+n-y=0.
故 △=4-4(n-y)(3-my)≥0,
即 my2-(3+mn)y+3n-1≤0 .
因 2≤y≤4,
故
解得 m=1,n=3.(m =
,n =
,不合,舍去.)
(2) ①m=0时,f(x)=∈R;
②m≠0时,要使f(x)∈R,只须的值域包含(0,+∞),即
.
设y= ,即(3-my)x2+2x-1-y=0,从而
△= -4[my2-(3-m)y-4]≥0,
即 my2-(3-m)y-4≤0.
要使函数的值域包含(0,+∞),只须m<0时,且方程有两个负根(相等或不等),故
Þ Þm≤-9 或-1≤m<0.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m≤-9 或-1≤m<0.
点评 函数f(x) = logag(x)的值域为R(其中x∈R,g(x) = mx2+nx+p,m≠0,m、n、p∈R,a∈(0,1)∪(1,+∞))Û(0,+∞)Í{g(x) x∈R} Û函数g(x)的最小值不大于0Û存在x0∈R ,使得g(x0) ≤0Û△≥0,且m>0.
【知能集成】
1.设函数f(x)存在最大值M与最小值m,λ为待求常数.
(1)若对定义域内的任一x,都有λ≥f(x),则λ≥M;
(2)若对定义域内的任一x,都有λ≤f(x),则λ≤m;
(3)若存在x0,使得f(x0) ≥λ,则λ≤M;
(4)若存在x0,使得f(x0) ≤λ,则λ≥m.
2.掌握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就是,先构造函数,把给定问题转化为所构造函数的性质研究后,得出所需的结论.方程思想,就是把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归纳为对方程或方程组的认识.
【训练反馈】
1.函数y= 的值域是 .
2.若函数y=f(x)的值域是[-2,3],则函数y=∣f(x)∣的值域是 ( )
A.[-2,3] B.[2,3] C.[0,2] D.[0,3]
3.函数y=x+的值域是 ( )
A.{yy≥} B.{yy≤} C.{yy≥0} D.{yy≤0}
4.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是 ( )
A.y=2x+1(x>0)
B.
C.y = x2 +x+1
D.y =
5.凸函数的性质定理为:如果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凸函数,则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x1,x2,……,xn,有
≤f(
).
已知函数y=sinx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则在△ABC中,sinA+sinB+sinC的最大值为______.
6.当x≤1时,函数f(x)=ax+2a+1的值有正也有负,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7.已知函数f(x)的值域为[,16],求函数g(x)= f(x)+2
及h(x)
= f(x) -2
的值域.
8.设周长为a (a>0)的等腰三角形,其腰长为x,底边长为y,试将y表示为x的函数,并求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9.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y= ;(2)y= ;(3)y= ;(4)y=x+2.
10.若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1,b] (b>1),求b的值.
11.在区间上,函数
在同一点取得相同的最大值,求f(x)在区间
上的最小值.
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当m变化时,若y的最小值为f(m),求函数f(m)的值域.
参考答案:
【知识在线】
1. [0,3 ] 2. [-4,-2] 3.A 4.D 5.C
【训练反馈】
1.[0,] 2.D 3.A 4.B 5.提示:sinA+sinB+sinC≤3sin()=3sin60º=
6.提示:显然a≠0,故函数为单调函数,从而f(-1)·f(1)<0,解得:-1<a<- . 7.提示:令t= f(x),则g(x)
= G(t)= t+2
,G(t)在[
,16]上为增函数,值域为[
,24].h(x) = H(t) = t
- 2
= (
- 1)2
–1∈[-1,8]. 8.y= a
– 2x,定义域为(
,
),值域为(0,
). 9.提示:(1)利用观察法或分式变形可得,{y∣y≠2};(2)求出x2关于y的表达式,解不等式x2≥0得,{y-1≤y<1};(3)去分母后利用判别式法可得,[-1,];(4)利用换元法化为一元二次函数,再利用配方法可得,{yy≤2}. 10.提示:由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1,得函数在[1,b]上为增函数,故有f(1)=1,f(b)=b,解得b=3(b=1不合,舍去)
11.提示:g(x)=,当且仅当x=1∈
时,函数g(x)取得最大值.故f(x)
= - (x-1)2+
,于是当x=2时,f(x)有最小值为
.
12.(1)当m=0时,x∈R;当m≠0时,m>0且△≤0,解得:0<m≤1,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0≤m≤1.(2)当m=0时,f(0)=;当0<m≤1时,因
,故f(m) =
(0<m≤1).于是,f(m) =
(0≤m≤1),其值域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