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导师制(03)

2014-5-11 0:20:08下载本试卷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导师制(03)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填空题:

1.某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学生数分别为1500人、1200和1000人,现采用按年级分层抽样法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已知在高一年级抽查了75人,则这次调查三个年级共抽查了    人.

2.若的展开式第二项的值大于1000,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     。

3.下列判断错误的个数为       。                     

(1).命题“若q则p”与命题“若”互为逆否命题。

(2).“am2<bm2”是“a<b”的充要条件。

(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否命题为假。

(4).命题“”为真(其中为空集)。

4.的值为       .

5.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A、B,其中点A的坐标是(1,2)。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则FA+FB等于    。

6.正方形ABCD中,E、分别是AB、CD的中点,沿EF将正方形折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BF与DE所成角余弦值是__ ___。

7.设函数,则方程的解为            .

8.把120个相同的小球紧密地垒成一个正三棱锥,那么最低一层有     个小球.

9..函数的图象的相邻两支截直线所得线段长为

的值是   。           

10.设上的奇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若,三角形的内角满足,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1.函数取最大值时x的值为            。

12.将一张画了直角坐标系且两轴的长度单位相同的纸折叠一次,使点(2,0)与点(-2,4)重合,若点(7,3)与点(m ,n)重合,则m+n的值为    。    

二、选择题

13. 若某等差数列{an}中,a2+a6+a16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其前n项和Sn中也为

确定的常数的是                           (   )

  A.S17            B.S15            C.S8            D.S7

14.某商场开展促销奖活动,摇奖器摇出的一组中奖号码是6,5,2,9,0,4。参加

抽奖的每位顾客从0,1…,9这十个号码中抽出六个组成一组。如果顾客抽出的

方个号码中至少有5个与摇奖器摇出的号码相同(不计顺序)就可以得奖,某位

顾客可能获奖的概率为                        (   )

(A)      (B)    (C)    (D)

15.方程所表示的曲线图形是           (   )

 

 
    (16题图)

15.

16.上图中阴影部分可用哪一组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             (   )

  A. B. C. 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               

  (Ⅰ)将f(x)写成的形式,并求其图象对称中心的横坐标;

  (Ⅱ)如果△ABC的三边a、b、c满足b2=ac,且边b所对的角为x,试求x的范围及此时函数f(x)的值域.

解:

18.已知ABCD是矩形,PD⊥平面ABCD,PD=DC=a,,M、N分别是AD、PB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MNC⊥平面PBC;

(Ⅱ)求点A到平面MNC的距离。

解:

20.设数列{an}和{bn}满足a1=b1=6, a2=b2=4, a3=b3=3, 且数列{an+1-an }(n∈N*)是等差数列,数列{bn-2}(n∈N*)是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Ⅱ)是否存在k∈N*,使ak-bk∈(0,)?若存在,求出k;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20.已知椭圆,直线l过点A(-a,0)和点B(a,ta)(t>0)交椭圆于M。直线MO交椭圆于N。

(Ⅰ)用a,t表示的面积S;

(Ⅱ)若,a为定值,求S的最大值。

解:

            

 

高三第二学期 导师制(03)解答     

一、填空题:

1.某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学生数分别为1500人、1200和1000人,现采用按年级分层抽样法了解学生的视力状况,已知在高一年级抽查了75人,则这次调查三个年级共抽查了  185  人.

2.若的展开式第二项的值大于1000,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 x >10  。

3.下列判断错误的个数为  1     。                    

(1).命题“若q则p”与命题“若”互为逆否命题。

(2).“am2<bm2”是“a<b”的充要条件。

(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否命题为假。

(4).命题“”为真(其中为空集)。

4.的值为   223     .

5.抛物线与直线交于两点A、B,其中点A的坐标是(1,2)。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则FA+FB等于  7  。

6.正方形ABCD中,E、分别是AB、CD的中点,沿EF将正方形折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BF与DE所成角余弦值是___   ___。

7.设函数,则方程的解为 x=0,2或-  .

8.把120个相同的小球紧密地垒成一个正三棱锥,那么最低一层有 36    个小球.

9..函数的图象的相邻两支截直线所得线段长为

的值是 0  。           

10.设上的奇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若,三角形的内角满足,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1.函数取最大值时x的值为  。

12.将一张画了直角坐标系且两轴的长度单位相同的纸折叠一次,使点(2,0)与点(-2,4)重合,若点(7,3)与点(m ,n)重合,则m+n的值为  10   。   

二、选择题

13. 若某等差数列{an}中,a2+a6+a16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其前n项和Sn中也为

确定的常数的是                           ( B )

  A.S17            B.S15            C.S8            D.S7

14.方程所表示的曲线图形是           ( D )

 

15.某商场开展促销奖活动,摇奖器摇出的一组中奖号码是6,5,2,9,0,4。参加

抽奖的每位顾客从0,1…,9这十个号码中抽出六个组成一组。如果顾客抽出的

方个号码中至少有5个与摇奖器摇出的号码相同(不计顺序)就可以得奖,某位

顾客可能获奖的概率为                        ( D )

(A)      (B)    (C)       (D)

16.

 
图中阴影部分可用哪一组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              (  C )

  A.          B.

  C.          D.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

  (Ⅰ)将f(x)写成的形式,并求其图象对称中心的横坐标;

  (Ⅱ)如果△ABC的三边a、b、c满足b2=ac,且边b所对的角为x,试求x的范围及此时函数f(x)的值域.

解:(Ⅰ)…3分

=0即

即对称中心的横坐标为…………6分

(Ⅱ)由已知b2=ac

   即的值域为

综上所述,        值域为 …………12分

18.已知ABCD是矩形,PD⊥平面ABCD,PD=DC=a,,M、N分别是AD、PB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MNC⊥平面PBC;

(Ⅱ)求点A到平面MNC的距离。

解:(I)连PM、MB ∵PD⊥平面ABCD

 ∴PD⊥MD…1分

∴PM=BM 又PN=NB  ∴MN⊥PB………3分

得NC⊥PB∴PB⊥平面MNC……5分  平面PBC

∴平面MNC⊥平面PBC……6分

(II)取BC中点E,连AE,则AE//MC∴AE//平面MNC,

A点与E点到平面MNC的距离相等…7分

取NC中点F,连EF,则EF平行且等于BN 

∵BN⊥平面MNC ∴EF⊥平面MNC,EF长为E

点到平面MNC的距离……9分  ∵PD⊥平面ABCD,

BC⊥DC ∴BC⊥PC.

 

 即点A到平面MNC的距离为……12分

20.设数列{an}和{bn}满足a1=b1=6, a2=b2=4, a3=b3=3, 且数列{an+1-an }(n∈N*)是等差数列,数列{bn-2}(n∈N*)是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Ⅱ)是否存在k∈N*,使ak-bk∈(0,)?若存在,求出k;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I)由已知a2-a1=-2, a3-a2=-1, -1-(-2)=1 

          ∴an+1-an=(a2-a1)+(n-1)·1=n-3 

n≥2时,an=( an-an-1)+( an-1-an-2)+…+( a3-a2)+( a2-a1)+ a1

      =(n-4)+(n-5) +…+(-1)+(-2)+6 =

n=1也合适. ∴an= (n∈N*) ……………………3分

又b1-2=4、b2-2=2 .而 ∴bn-2=(b1-2)·()n-1即bn=2+8·()n…6分

∴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为:an= ,bn=2+()n-3

(II)设

当k≥4时为k的增函数,-8·()k也为k的增函数,而f(4)=

∴当k≥4时ak-bk………………10分

又f(1)=f(2)=f(3)=0  ∴不存在k,  使f(k)∈(0,)…………12分

20.已知椭圆,直线l过点A(-a,0)和点B(a,ta)(t>0)交椭圆于M。直线MO交椭圆于N。

(Ⅰ)用a,t表示的面积S;

(Ⅱ)若,a为定值,求S的最大值。

解:(I)易得l的方程为…1分 由

得(a2t2+4)y2-4aty=0…2分

解得y=0或 即点M的纵坐标…………4分

S=S△AMN=2S△AOM=OA·yM=…7分 (2)由(1)得,

…………9分  

若1≤a≤2,则,故当时,Smax=a…11分

a>2,则在[1,2]上递增,进而S(t)为减函数.

∴当t=1时,      综上可得…………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