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2

2014-5-11 0:20:11下载本试卷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M={x-1≤x<2=,N={xxa}.若MN,则a的取值范围是(C)

A.(-∞,2)    B.(-1,+∞)    C.    D.[-1,1]

2、已知函数为奇函数,则的一个取值为

A.0    B. -π/4    C. π/2    D. π

3、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则当Sn时取得最大值时,

n的值为            ( )

A.5        B.6     C.7        D.8

4.在5张卡片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5,然后把它们混合,再任意排成一行,则得到的数能被5或2整除的概率是(B)

A.0.8        B.0.6       C.0.4         D.0.2

5.若loga(a2+1)<loga2a<0,则a的取值范围是(C)

A.0<a<1      B.0<a    C.a<1      D.a>0且a≠1

6.已知f(x)=ax3+3x2+2,若,则a的值等于(C)

A.        B.       C.        D.

7.把函数y=cosx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两倍,然后把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则所得图形表示的函数的解析式为(B)

A.y=2sin2x            B.y=-2sin2x

C.y=2cos(x+)          D.y=2cos()

 8、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

边长为1,侧棱长为2,E为BB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D1与A1E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翰林汇

9. 如果a·b=a·ca≠0,那么        (D)

A.b=c          B.b=λc

C.bc                    D.bca方向上的投影相等

10、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则的值为

A.3  B.1/3   C.3或-1/3  D. 3或1/3

11. 二次函数f(x)的二次项系数为正,且对任意实数x,恒有f(2+x)=f(2-x),若f(1-2x2)<f(1+2xx2),则x的取值范围是(C)

A.x>2              B.x<-2或0<x<2

C.-2<x<0           D.无法确定

12、如果直线y=kx+1与圆x2+y2+kx+my-4=0交于M、N两点,且M、N关于直线x+y=0对称,则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A.1/4   B.1/2    C.1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定义符号函数,则不等式:x+2>(2x-1)sgnx的解集是  

14、以椭圆的焦点为焦点,离心率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15.设αβ表示平面,l表示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的直线,存在下列三个事实①lα,②lβ,③αβ,若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可构成三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要求写出所有真命题)

16、若数列{an}(n∈N)是等差数列,则有数列也为等差数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cn}是等比数列,且cn>0(n∈N),则有dn=   

(n∈N)也是等比数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甲、乙、丙三人独立参加概率分别为,求

(1)甲、乙合格且丙不合格的概率。

(2)三人中至少有一人合格的概率。

18、已知向量,且

,(1)求;(2)求函数f(x)= -的最小值。

    A1       B1


          C1

 A        B

      C

19、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1ABB1是菱形,

且A1C⊥AB1,AB⊥BC,CB=3,AB=4,∠A1AB=60°。

(1)求证:平面CA1B⊥平面A1ABB1

(2)求直线A1C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3)求点C1到平面A1CB的距离;

20、已知抛物线y2=2px(p>0),A、B是抛物线上不重合的任意两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且,O为坐标原点。

(1)若,求点M的坐标;

(2)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21、有一块边长为4的正方形钢板,现对其进行切割、焊接成一个长方形无盖容器(损耗不计)。有人应用数学知识作了如下设计:在钢板的四个角各切去一个小正方形,剩余部分围成一个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高为小正方形的边长。

(1)请你求出这种切割、焊接而成的长方体的最大容积V1

(2)由于上述设计存在缺陷(材料有所浪费),请你重新设计切焊方法,使材料浪费减少,而且所得长方体的容积V2> V1

22、设函数,已知不论α、β为何实数,恒有

,对于正数数列,其前n项和

(1)求b的值;(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问是否存在等必数列,使得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本题考查集合运算及数形结合思想。

利用数轴易求得范围为,选C

2.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及辅助角公式的应用。

易求,由f(0)=0,得:=-π/4 ,选B

3. 本题考查数列的有关知识及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的有关问题。

,可得,又,而,故此函数的对称轴为,即时,最大。选B

4.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及概率的相关知识。

,选B。

5、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有关知识及应用。

易知,则由题意得:,即:,选C。

6、本题考查导数的有关知识的应用。

,∴,再由.选C。

7、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

以上变换分别可得:

,选B

8、本题考查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选A。

9、本题考查向量的有关知识及应用,选D。

10、本题考查分类讨论的知识及离心率的求法

时,,求得:

时,,求得:,选D。

11、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单调性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由题意易知函数关于直线对称,且在区间上为减函数。又易知:,且f(1-2x2)<f(1+2xx2),

,解之得:,选C。

12、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有关知识及线性规划知识的综合应用。

由M、N关于直线x+y=0对称,知道kMN=1,且圆心在直线x+y=0上,

∴m= -1,再画出不等式组的区域即可以求出其面积为1/4。选D

二、填空题:

13、解: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解不等式的知识。

原不等式等价于

解之得:

14、本题考查椭圆及双曲线的有关知识及应用。

解:易求,另易知焦点在y轴上,故所求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15、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可得:

16、解:本题考查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及研究性学习能力。

dn=

三、解答题:

17、解:(1)用A、B、C分别表示甲、乙、丙入学考试合格的事件,由题意知,事件A、B、C相互独立,则甲、乙合格且丙不合格的概率为:

(2)∵A、B、C相互独立,∴也相互独立。

∴P=

18、解:(1)

又∵, ∴

(2)

又∵, ∴

    A1       B1


          C1

      O    D

 A        B

      C

∴当且仅当时,f(x)取得最小值

19、本题即考查此类知识点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1)由A1ABB1是菱形可知:A1B⊥AB1      

又A1C⊥AB1,A1B∩A1C=A1,∴AB1⊥面CA1B

而AB1平面A1ABB1,∴平面CA1B⊥平面A1ABB1

(2)由(1)知:AB1⊥面CA1B ∴AB1⊥BC,

又∵AB⊥BC ∴BC⊥面A1ABB1,而BC平面C1CBB1

∴平面C1CBB1⊥面A1ABB1

作A1D⊥B1B,则A1D⊥平面C1CBB1

∴∠A1CD即位为A1C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

在矩形C1CBB1中,可求得DC=,在正三角形A1B1B中,可求得:A1D=

(3)∵B11∥BC ∴B11∥平面A1BC

∴C1到平面A1BC的距离即为B1到平面A1BC的距离

由(1)知:B1 O即为所求距离。

又∵B1 O=2 ∴C1到平面A1BC的距离为2

20、解:本题考查向量知识与解析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

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

(1)∵

,得:

;或

∴M的坐标为(p,0)。

(2)设动点M的坐标为(x,y),则由,得

 

  ∴

∴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y2=2p(x-p).

备注:本题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及“差分法”(又称为“设而不求”),思路较广。

21、本题考查导数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1)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焊接成的长方体的底面边长为4-2x,高为x ,所以

,令,得:(舍去)

∴当时,

时,时,取最大值

(2)在正方形的两个角各切下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再将其焊接到另一边的中间(两边对应),再将它们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显然此时

符合题意。

22、本题考察函数、数列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1)由对任意实数α、β,恒有成立,可得

,故

(2)由,可得:

,即:

是正数数列,故,所以,即数列是等差数列。

,故

(3)假设存在等比数列,使得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令,可得,求得

的公比为2,从而

,故对于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