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本题精选精练之一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一上P例1(4)变)设全集
{1,2,3,4,5,7},集合
{1,3,5,7},集合
{3,5},则
(
)(A)
(B)
(C)
(D)
2、(一上P例1(1))如果X=
,那么
( )
A、
C、
D、
3、(一上组第2题改编)设全集为R,
,(
是常数),且11
,则
( )
A、 B、
C、
D、
4、(一上第4题改编)不等式
的最小整数解是
( )
A、0 B、-1 C、1 D、2
|
A.(M∩P)∩S B.(M∩P)∪S
C.(M∩P)∩CuS D.(M∩P)∪CuS
6、(一上练习4改编)设U=Z,M=
,N=
,P=
,Q=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7.如果命题“(
或
)”为假命题,则
( )
(A),
均为真命题
(B)
,
均为假命题
(C),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D)
,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8、(一上第11题改编)命题“
都是偶数,则
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 )
A、是偶数,则
都是偶数 B、
不都是偶数,则
不是偶数
C、不是偶数,则
都不是偶数 D、
不是偶数,则
不都是偶数
9、(一上第6题)
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 )
A、 B、
C、
D、
10、(04年沪春考14)若非空集合,则“
或
”是“
”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11、(一上P第1题)设
,则
=
12、(一上P第2题改编)已知
,
,且
,则
的取值范围
。
13、( 一上、例1、例2、例3改编)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4、(一上第4题改编)(2004全国理)不等式
的解集是
。
15、(一上第4(2)题改编)由命题
构成的p或q p且q 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中,真命题有
个。
16、(一上第14题)已知
都是
的必要条件,
的充分条件,
是
的充分条件,则(1)
是
的
条件;
(2)
是
的
条件
(3)是
的
条件 (4)s是p的
条件.
17、(一上练习5)设S=
是至少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A=
是平行四边形
,则
=
。
18、(一上例4题改编)设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则
=
=
19、(一上练习2)填空:
(1)命题“末位是0的整数,可以被5整除”的逆命题是
(2)命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否命题是 。
(3)命题“到圆心的距离不等于半径的直线不是园的切线”的逆否命题是
。
20、(一上例2(2))“
≠
”的等价写法是
。
21、(一上P第1题)开校运动会时,高一(1)班共有28名同学参加比赛,有15人参加游泳比赛,有8人参加田径比赛,有14人参加球类比赛,同时参加游泳和田径比赛的有3人,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比赛的有3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则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有
人;只参加游泳一项比赛的有 人.
22、(一上A第7题,
B组第5题改编)解不等式:
(1)
(2)
23、(一上P第7题)求
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实根的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