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23
第I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虚数单位,
( )
A. B.
C.
D.
2. 如果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那么它的两条准线间的距离是( )
A. B. 4 C. 2 D. 1
3. 设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最小值为( )
A. 2 B. 3 C. 4 D. 9
4. 设集合,那么“
”是“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将4个颜色互不相同的球全部放入编与为1和2的两个盒子里,使得放入每个盒子里的球的个数不小于该盒子的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
A. 10种 B. 20种 C. 36种 D. 52种
6.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考查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B.
C. D.
7. 已知数列、
都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首项分别为
、
,且
,
,设
(
),则数列
的前10项和等于( )
A. 55 B. 70 C. 85 D. 100
8. 已知函数(
为常数,
)在
处取得最小值,则函数
是( )
A. 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 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C. 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D. 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9. 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
),导函数
在(
)
内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
)内有极小值点(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 已知函数的图像与函数
(
且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记
。若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II卷(本卷共12小题,共100分)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的二项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12. 设向量与
的夹角为
,且
=(3,3),
,则
。
13. 如图,在正三棱柱中,AB=1。若二面角
的大小为
,则点C到平面ABC1的距离为
。
14. 设直线与圆
相交于A、B两点,且弦AB的长为
,则
。
15. 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400吨,每次都购买吨,运费为4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
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
=
吨。
16. 设函数,点
表示坐标原点,点
。若向量
,
是
与
的夹角(其中
),设
,则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中,AC=2,BC=1,
。
(1)求AB的值;
(2)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射手进行射击训练,假设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为,且各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响。
(1)求射手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2)求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3)设随机变量表示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已射击的次数,求
的分布列。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点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面CDE是等边三角形,棱
。
(1)证明FO//平面CDE;
(2)设,证明EO⊥平面CDF。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中
,
为参数,且
。
(1)当时,判断函数
是否有极值;
(2)要使函数的极小值大于零,求参数
的取值范围;
(3)若对(2)中所求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参数,函数
在区间(
)内都是增函数,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满足
,
,并且
,
(
为非零参数,
2,3,4,…)
(1)若成等比数列,求参数
的值;
(2)当时,证明
(
)
(3)当时,证明
(
)。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以椭圆
(
)的中心O为圆心,分别以
和
为半径作大圆和小圆。过椭圆右焦点F(
)(
)作垂直于
轴的直线交大圆于第一象限内的点A。连结OA交小圆于点B。设直线BF是小圆的切线。
(1)证明,并求直线
与
轴的交点M的坐标;
(2)设直线BF交椭圆于P、Q两点,证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工类)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1. A 2. C 3. B 4. B 5. A 6. B 7. C 8. D 9. A 10. D
二. 填空题: 11. 280 12. 13.
14. 0 15. 20 16. 1
三. 解答题:
17. (1)解:由余弦定理,
那么,
(2)解:由且
,得
,由正弦定理,
,解得
。所以
。
由倍角公式,
且,
故
18. (1)解:记“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则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的概率。
(2)解: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的概率
(3)解:由题设,“”的概率为
(
且
)
| 3 | 4 | …… | | …… |
P | | | …… | |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19.(1)证明:取CD中点M,连结OM,在矩形ABCD中
,又
,则
。连结EM,
于是四边形EFOM为平行四边形
∴ FO//EM
又 ∵ FO平面CDE,且EM
平面CDE,
∴ FO//平面CDE
(2)证明:连结FM,由(1)和已知条件,在等边中,CM=DM,EM⊥CD且
。因此平行四边形EFOM为菱形,从而EO⊥FM
∵ CD⊥OM,CD⊥EM ∴ CD⊥平面EOM,从而CD⊥EO
而FMCD=M,所以
平面CDF
20. (1)解:当时,
,则
在(
)内是增函数,故无极值。
(2)解:,令
,得
由(1),只需分下面两种情况讨论
① 当时,随
的变化,
的符号及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 0 | | | |
| + | 0 | - | 0 | + |
| ↗ | 极大值 | ↘ | 极小值 | ↗ |
因此,函数在
处取得极小值
且
要使,必有
,可得
由于,故
或
② 当时,随
的变化,
的符号及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 | | 0 | |
| + | 0 | - | 0 | + |
| ↗ | 极大值 | ↘ | 极小值 | ↗ |
因此,函数在
处取得极小值
,且
若,则
,矛盾,所以当
时,
的极小值不会大于零
综上,要使函数在
内的极小值大于零,参数
的取值范围为
(3)解:由(2)知,函数在区间
与
内都是增函数
由题设,函数在
内是增函数,则
须满足不等式组
或
由(2),参数时,
,要使不等式
关于参数
恒成立,必有
,即
综上,解得或
,所以
的取值范围是
21.
(1)解:由已知,且
,
,
若、
、
成等比数列,则
,即
,而
,解得
(2)证明:由已知,,
及
,可得
,
。由不等式的性质,有
另一方面,
因此,,故
(3)证明:当时,由(2)可知
又由(2),则
从而
因此,
22. (1)证明:由题设条件知,~
,故
,即
因此
①
解:在
中,
于是,直线OA的斜率,设直线BF的斜率为
,
则
这时,直线BF的方程为,令
,
则
所以直线BF与轴的交点为
(2)证明:由(1),得直线BF的方程为,且
②
由已知,设、
,则它们的坐标满足方程组
③
由方程组③消去,并整理得
④
由式①、②和④,
由方程组③消去,并整理得
⑤
由式②和⑤,
综上,得到
注意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