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检测试卷

2014-5-11 0:20:17下载本试卷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检测试卷

 (理)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I(非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可只交回第II卷。

2、答第I卷时,考生把答案选出后,务必将答案写到第II卷规定位置,否则不予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不等式的解集相同,则等于  

    A.12 : 7        B.7 : 12     C.(-12 : 7)  D.(-3): 4

2、定义运算,复数z满足,则复数在的模为

A.    B.    C.       D. 

3、将函数y=()(R)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A.()(R)        B.()(R)

 C.()(R)        D.()(R

4、已知,则

A.     B.     C.    D.

文本框: 5、用6种不同的颜色把下图中ABCD四块区域分开,

允许同一色涂不同的区域,但相邻的区域不能涂同一色,则

不同的涂法共有

A.400种  B.460种  C.480种  D.496种

6.已知(ax+b)=2,则b的值为

A.0                  B.4               C.-4             D.不确定

7.设,则满足条件的动点P的变化范围(图中阴影部分含边界)是


A.         B.         C.        D.

8.设集合M={-1,1,0},N={1,2,3,4,5}, ,映射fMN,使对任意的xM,都有x+f(x)是奇数,这样的映射f的个数为

A.10       B.11       C.12       D.13

9.甲、乙、丙投篮一次命中的概率分别为,现三人各投篮一次至少有1人命中的概率为

A.         B.      C.       D.

10.已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120,其中,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A.  B.  C.1或    D.1或

11.正三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则其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0

12.设是椭圆的两个焦点,是以为直径的圆与椭圆的一个交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


统一检测试卷

文本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高三数学(理)

II(非选择题,共90分)

题号

总分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I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分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13.若曲线f(x)=x4-x在点P处切线平行于直线3x-y=0,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

14.已知=3,=5,且=-12,则的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

15.已知S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 D是SC的中点,若, 则      

16..对于实数x、y,定义新运算x*y=ax+by+1,其中以a、b是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若3*5=15,4*7=28,则1*1=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若=(,1),*=(,4),且.

(Ⅰ)求角A的度数;

(Ⅱ)当a=时,求边长b和角B的大小.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物理实验中,有两粒子ab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AB两点处(如图所示),AB=2,且它们每隔1秒必向左或向右移动1个单位,如果a粒子向左移动的概率为b粒子向左移动的概率为.

文本框: (1)求2秒后,a粒子在点A处的概率;

(2)求2秒后,ab两粒子同时在点B处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3,AC=4,PB=PC=BC.

(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V

(2)作出点A到平面PBC的垂线段AE,并求AE的长;

(3)求二面角APCB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中是否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请求出一组适合条件的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双曲线过点(1,),且直线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

(I)求双曲线的方程;

(II)为何值时

(III)是否存在实数,使A、B两点关于直线对称(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g(x)=(2-x)3a(2-x),函数f(x)的图象与g(x)的图象关于直线x-1=0对称.

(1)求f(x)的表达式;

(2)若f(x)在区间[1,+∞]上是单调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记h(x)=f(x)+g(x),求证:当x1x2∈(0,2)时,h(x1)-h(x2)<12 x1x2


统一检测试卷

                     数学试题(理工类)参考解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A 2 C  3. B 4 B 5 C 6. B 7 A  8 C 9. C 10. C 11D 12. B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 解:(Ⅰ)∵  ∴………………………………….…2分

∴2[1-cos(B+C)]-(2cos2A-1)-=0

∵cos(B+C)=-cosA,∴4cos2A-4cosA+1=0,………………………………….…….5分

∴(2cosA-1)2=0,即cosA=  

又∵00<A<1800 , ∴A=60°  ………………………………………………………….6分

(Ⅱ)∵S△ABC=bc×sinA, ∴bc×=,即bc=2……①…………………………….7分

∴a2=b2+c2-2bccosA=b2+c2-bc=(b+c)2-3bc=3,

∴(b+c)2=9 即 b+c=3……②………………………………………………………….9分

由①②解得

. ………………………………………………………………………….10分

当b=2时sinB==1,B=90°

当b=1时sinB==,∵b<a,B<A, ∴B=30°…………………………………….12分

18、解:(1)∵1秒后a粒子向左移动1个单位的概率为,又过1秒后a粒子回到A处的概率为1-=,∴a粒子先向左后向右回到A处的概率为×,同理,a粒子向右后向左回到A处的概率为×,故2秒后a粒子在A处的概率为×+×=.6分

(2)∵2秒后a粒子在B处的概率为×=,而b粒子2秒后在B处的概率为×+×=.

∴2秒后ab粒子同时在B处的概率为×=

19.解:(1)∵PA⊥平面ABCPB=PC,由射影定理得,AB=AC=4.

PA⊥平面ABC,∴PAAC.

在Rt△PAC中,可求出PC=5,则PB=BC=5.

BC中点D,连AD.在等腰△ABC中,求出底边上的高AD=.

V=··5··3=.                                     4分

(2)连PD,则PDBC,又ADBC

BC⊥平面PAD.又BC平面PBC,∴平面PAD⊥平面PBC.

AEPDE,则AE⊥平面PBCAE为点A到平面PBC的垂线段.

在Rt △PAD中,由PA·AD=AE·PD,即3·=AE·,求出AE=.8分

(3)作AFPCF,连EF,由三垂线逆定理,得EFPC.

AFE为二面角APCB的平面角.

在Rt△PAC中,由PA·AC=PC·AF,即3·4=5·AF,求出AF=

∴sinAFE==·=.                                   12分

.20解 (1)当时有:

解 (1)当时有:                   

两式相减得:,…………………………2’

,又,∴

∴数列{}是首项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从而,∴.………………………………………………6’

(2)假设数列{}中存在三项,它们可以构成等差数列,

只能是,………………………………………………8’

.∴……………………………………………10’

均为正整数,

∴(*)式左边为奇数右边为偶数,不可能成立. 因此数列{}中不存在可以构成等差数列的三项.……………………

21解:(I)由题意设双曲线方程为

把(1,)代入得   ①          ……1分

的焦点是(,0),

故双曲线的               ……2分

与①联立,消去可得

(不合题意舍去)

于是,∴ 双曲线方程为        …… 4分

(II)由消去   ②

,即)时,

与C有两个交点A、B                  …… 6分

设A(),B(),

,故,即,    …… 7分

由②知

代入可得

化简得,∴

检验符合条件,故当时,          …… 9分

(III)若存在实数满足条件,则必须

            …… 11分

由(2),(3)得 (4)

代入(4)得           …… 12分

这与(1)的矛盾,故不存在实数满足条件      …… 13分

22解:(1)设P(xy)为函数f(x)图象上任一点,其关于x=1的对称点P′(x′,y′)应在g(x)图象上.

代入g(x)表达式得f(x)= x3ax.           4分

(2)∵f′(x)=3x2a,且f(x)在[1,+∞)上是增函数,

∴3x2a≥0在[1,+∞)上恒成立,∴a≤3x2∈[3,+∞)恒成立.

a≤3.                                               8分

(3)∵h(x)=f(x)+g(x)=(2-x)3a(2-x)+x3ax=6x2-12x+8-2a

h(x1)-h(x2)=(6x12-12x1+8-2a)-(6x22-12x2+8-2a)

=6(x12x22)-12(x1x2)

=6x1x2·x1+x2-2.

x1x2∈(0,2).

∴0<x1+x2<4,∴-2<x1+x2-2<2,

x1+x2-2<2,∴6x1x2·x1+x2-2<12x1x2

h(x1)-h(x2)<12x1x2                                 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