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大考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P={(x,y)x+y=1},Q={(x,y)x2+y2≤1},则【A】
(A)PQ
(B)P=Q
(C)P
Q
(D)P∩Q=Q
2、双曲线渐近线l方程为
,则双曲线焦点F到渐近线l的距离为【 C 】
(A)2 (B) (C)
(D)2
3、如果函数的反函数是
,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4、设向量的模等于4,
与
的夹角为,则
在方向
上的投影为【 B 】
(A) 2 (B) -2 (C) 2 (D) -2
5、【理】直线与曲线
有公共点,则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B)
(C)
(D)
【文】已知两点A(3,2)和B(-1,4)到直线距离相等,则m值为【 D 】
(A) (B)
(C)
(D)
6、已知长方形的四个顶点A(0,0),B(2,0),C(2,1)和D(0,1).一质点从AB的中点沿与AB夹角为θ的方向射到BC上的点
后,依次反射到CD、DA和AB上的点
和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设
的坐标为
若
,则tanθ的取值范围是【
C 】
7、
是定义在区间[-c,c]上的奇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令
,则下列关于函数
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若,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B)若,则方程
有大于2的实根
(C)若,则方程
有两个实根
(D),则方程
有三个实根
8、设函数
的图象上的点
的切线的斜率为
,若
,则函数
的图象大致为【 A 】
(A) (B) (C) (D)
9、△ABC边上的高线为AD,BD=a,CD=b,且a<b,将△ABC沿AD折成大小为的二面角
B—AD—C。若cos=
,则三棱锥A—BDC的侧面△ABC是【C】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形状与a、b的值有关的三角形
10、对2×2数表定义平方运算如下:
。 则
的值为【 C 】
(A) (B)
(C)
(D)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
(2,-1),
(-1,3),若点
满足
其中0≤
≤1,且
,则点
的轨迹方程为【 C 】
(A)
(B)
(C)(-1≤
≤2) (D)
(-1≤
≤2)
12、已知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
,则方程
表示 【 B 】
(A)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
轴上的椭圆
(C)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
(D)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
二 填空题:
13
【理】找一个非零函数
,使
,则
的解析式可以是_________;
【文】在(x2+-4)5的展开式中含x4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_;
14
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为1 200辆,6 000辆和2 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辆;
15.一块长方体木料,按图中所示的余弦线截去一块,
则剩余部分的体积是 ;
16.下列5个正方体图形中,是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
三 解答题(共6小题)
17、 【理】A B
C为△ABC的三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a
b
c
若 ,
,且
·
=
(1)求角A的大小; (2)若a=2,三角形面积S=,求b+c的值
【文】解关于x的不等式:,(a>0且a≠1).
18.有外形相同的球分装在三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10个球,其中第一个盒子中7个球标有字母A,3个球标有字母B;第二个盒子中有红球和白球各5个;第三个盒子中有红球8个,白球2个,试验按如下规则进行:先在第一个盒子中任取一球,若取得标有字母A的球,则在第二个盒子中任取一球;若第一次取得标有字母B的球,则在第三个盒子中任取一球。如果第二次取出的是红球,则称试验成功,求试验成功的概率
19、已知函数f(x)=-x3+3x2+ax+b在x=(1,f(1))处的切线与直线12x-y-1=0平行.
(1)求实数a的值;
(2)求f(x)的单调递减区间;
(3)若f(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20,求它在该区间上的最小值.
20、如图, 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AD=2,
DC=2,AA1=
,AD⊥DC,AC⊥BD, 垂足为E,
(I)求证:BD⊥A1C;
(II)求二面角A 1-BD-C 1的大小;
(III)求异面直线 AD与 BC 1所成角的大小.
21、【理】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焦点在x轴上,一条经过点(3,-)且方向向量为
的直线l交椭圆C于A、 B两点,交x轴于M点,又
(1)求直线l方程; (2)求椭圆C长轴长取值的范围
【文】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左焦点为,右顶点为(2,0).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直线与椭圆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
(其中O为原点),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的首项
=4,前n项和为Sn ,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函数=
南康二中高三数学周练试卷(七)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ACBBD CBACC CB
6、解法1
取特殊的θ角,当时,根据反射原理,得点
依次是BC,CD,DA和AB的中点,即有
不属于所求的tanθ的取值范围.从而,可排除选项A、B和D,应取C作答.
解法2 依题设可作图如下.记各点的坐标如下:
根据反射原理得:
二 填空题
13、【理】【文】-960 ;14
、 6,30,10
15、 a(b+c)πm3 ;16、①④⑤ 【提示】作正方体ABCD-A1B1C1D1如图,与题设图形对比讨论.在下图中,三个截面BA1D、EFGHKR和C1B1D都是对角线
(即AC
的垂面.
对比图①,由MP∥BD,
,故得
⊥面MNP.
对比图②,由MN与面相交,而过交点且与
垂直的直线都应在面
内,
所以MN不垂直于,从而
不垂直于面MNP.
对比图③,由MP与面相交,知
不垂直于MN,故
不垂直于面MNP.
对比图④,由MN∥BD,故
⊥面MNP.
对比图⑤,面MNP与面EFGHKR重合,故⊥面MNP.
三 解答题
17【理】解:(1)∵,
,且
·
=,
∴-cos2+sin2=, 即-cosA=,又A∈(0,p),∴A=p……6分
(2)S△ABC=bc·sinA=b·c·sinp=,∴bc=4,
又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120°=b2+c2+bc ,∴16=(b+c)2,故b+c=4 …………12分
【文】解:…………………………………………(6分)
…………………………………………………(8分)
当0<a<1时,a2<a,不等式解集为{} ………(10分)
当a>1时,不等式解集为 ……………………(12分)
18、解:设事件A{从第一个盒子中取得一个标有字母A的球},事件B={从第一个盒子中取得一个标有字母B的球},则A,B互斥,且P(A)=,P(B)=
;(4分)
事件C={从第二号盒子中取一个红球},事件D={从第三号盒子中取一个红球},
则C,D互斥,且P(C)=(8分)显然,事件A·C与事件B·D互斥,且事件A与C是相互独立的, B与D也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试验成功的概率为
(11分)
答:本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
19、解:(1) ∵f ’(x)=-3x2+6x+a
∴f ’(1)=3+a=12,∴a=9
(2) f ’(x)=-3x2+6x+9.
令f ‘(x)<0,解得x<-1或x>3,
所以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3,+∞).
(3)因为f(-2)=8+12-18+b=2+b,
f(2)=-8+12+18+b=22+b,
所以f(2)>f(-2).
因为在(-1,3)上f ‘(x)>0,
所以f(x)在[-1, 2]上单调递增,又由于f(x)在[-2,-1]上单调递减,
因此f(2)和f(-1)分别是f(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于是有 22+b=20,解得 b=-2.
故f(x)=-x3+3x2+9x-2,因此f(-1)=1+3-9-2=-7,
即函数f(x)在区间[-2,2]上的最小值为-7.
20、(I)在直四棱柱ABCD-AB1C1D1中,
∵AA1⊥底面ABCD.∴ AC是A1C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
∵BD⊥AC.∴ BD⊥A1C;
(II)连结A1E,C1E,A1 C1.
与(I)同理可证BD⊥A1E,BD⊥C1E,
∴ ∠A1EC1为二面角A1-BD-C1的平面角. ∵ AD⊥DC,∴ ∠A1D1C1=∠ADC=90°,
又A1D1=AD=2,D1C1= DC=2,AA1=
且 AC⊥BD,
∴ A1C1=4,AE=1,EC=3,∴ A1E=2,C1E=2,
在△A1EC1中,A1C12=A1E2+C1E2, ∴ ∠A1EC1=90°,
即二面角A1-BD-C1的大小为90°.
(III)过B作 BF//AD交 AC于 F,连结FC1,
则∠C1BF就是AD与BC1所成的角. ∵ AB=AD=2, BD⊥AC,AE=1, ∴ BF=2,EF=1,FC=2,BC=DC,∴ FC1=,BC1=
,
在△BFC1 中,,∴ ∠C1BF=
即异面直线AD与BC1所成角的大小为.
21、【理】解:(1)直线l过点(3,-)且方向向量为
化简为:
(2)设直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和x轴交于M(1,0)由
将…①
|

由②2/③ 知:32b2=(4b2+5a2)(a2-1)
化为…………④
对方程①求判别式,且由△>0
即
化简为:…………⑤
由④式代入⑤可知:又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
则由④知:
因此所求椭圆长轴长2a范围为(
【文】解:(Ⅰ)设椭圆方程为
由已知得
故椭圆C的方程为
…………………………………4’
(Ⅱ)将
由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即 …………………………………8’
①
设,则
…………………………………10’
而
于是 即
② …………………………………12’
由①、②得
故m的取值范围为
22解:①
≥
①
≥
②
①—②得
≥
(2分)
又
≥
(4分)
为等比数列
(6分)
②
(12分)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