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数学试卷 - 高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高考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20

2014-5-11 0:20:19下载本试卷

2006年数学高考题选1——集合(32+3+1)

一 选择题

1(06北京文1设集合,则等于    (  )

(A)  (B)   (C)     (D)

206天津文11.已知集合,则  (   )

A.   B.C.   D.

3(06重庆理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4(06福建理4文5)已知全集等于( )

    (A)    (B)    (C)    (D)

506浙江理11设集合,则 (  )

(A)[0,2]        (B)[1,2]         (C)[0,4]        (D)[1,4]

606江西文)1.已知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7(06安徽理2)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8(06安徽文1) 设全集,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906江西理1 已知集合,则MÇN=(  )

A.Æ    B.   C.   D.

1006湖北文)1、集合P={xx2-16<0},Q={xx2nnZ},则PQ=  ( )

A.{-2,2}   B.{-2,2,-4,4}   C.{2,0,2}   D.{-2,2,0,-4,4}

1106四川理11已知集合,集合,则集合 (  )

(A)          (B) 

(C)          (D)

12(06陕西理1)已知集合集合等于( )

(A)    (B)   (C)    (D)

14(06陕西文1)已知集合P={x∈N1≤x≤10},集合Q={x∈Rx2+x-6=10},则P∩Q等于 ( )

    A.          B.         C.         D.

15(06辽宁理12)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  (  )

A.1      B.3      C.4      D.8

1606江苏7) 若A、B、C为三个集合,,则一定有      (   )

(A)  (B)     (C)      (D)

2506天津理4设集合,那么“”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606上海理14若空间中有四个点,则“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                            (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31(06安徽文4)”是“的  (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条件集是结论集的子集,所以选B。

3206天津文5,那么“”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 填空题

106上海理1 已知集合A=-1,3,2-1,集合B=3,.若BA,则实数    .

2(06上海文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___ __

3 06浙江文11不等式的解集是     。

三 解答题

(06全国2文)(21)(本小题满分为14分)

,函数的解集为A,。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06年数学高考题选1——集合 (答案)

一 选择题

1(06北京文1设集合,则等于       ( A )

(A)  (B)   (C)     (D)

206天津文11.已知集合,则  ( A )

A.   B.C.   D.

3(06重庆理1)已知集合,则( D )

(A)  (B)  (C)  (D)

4(06福建理4文5)已知全集等于(C)

    (A)    (B)    (C)    (D)

506浙江理11设集合,则 (A)

(A)[0,2]        (B)[1,2]         (C)[0,4]        (D)[1,4]

606江西文)1.已知集合,则等于(C)

A.                       B.      

C.                 D.

7(06安徽理2)设集合,则等于( B )

A.        B.   C.       D.

 

8(06安徽文1) 设全集,集合,则等于( B )

A.    B.    C.    D.

 

906江西理1 已知集合,则MÇN=( C )

A.Æ    B.   C.   D.

 

1006湖北文)1、集合P={xx2-16<0},Q={xx2nnZ},则PQ=  (C)

A.{-2,2}   B.{-2,2,-4,4}   C.{2,0,2}   D.{-2,2,0,-4,4}

1106四川理11已知集合,集合,则集合 ( C )

(A)          (B) 

(C)          (D)

12(06陕西理1)已知集合集合等于(B )

(A)    (B)   (C)    (D)

14(06陕西文1)已知集合P={x∈N1≤x≤10},集合Q={x∈Rx2+x-6=10},则P∩Q等于(A)

    A.          B.         C.         D.

15(06辽宁理12)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  (C )

A.1      B.3      C.4      D.8

 

1606江苏7) 若A、B、C为三个集合,,则一定有     ( B )

(A)  (B)     (C)      (D)

 

2506天津理4设集合,那么“”是“”的( B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606上海理14若空间中有四个点,则“这四个点中有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是“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上”的                            ( A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31(06安徽文4)”是“的  ( B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206天津文5,那么“”是“”的( C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 填空题

106上海理1 已知集合A=-1,3,2-1,集合B=3,.若BA,则实数 1   .

2(06上海文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___4__

3 06浙江文11不等式的解集是     。

三 解答题

(06全国2文)(21)(本小题满分为14分)

,函数的解集为A,,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解:时,此时,不合题意。

时 设的两根

则 两根为

由此可知

(i)当时,

的充要条件是,即解得

(ii)当时,

的充要条件是,即解得

综上,使成立的a的取值范围为

法二 的两根

时,

时,

综上,使成立的a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