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一物理秋季期中考试试题

2014-5-11 0:27:55下载本试卷

高一物理秋季期中考试试题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15分     命题人:王志祥

一、选择题(4分分。在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有一个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

1、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这几个力的合力的作用

B、 几个力的合力总是大于它各个分力中最小的那个力

C、 几个力的合力总是大于它的各个分力

D、力的合成与分解都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B、两个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存在,则这两个物体之间也一定有弹力存在

C、物体所受重力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则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3、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D.物体的速度为0,则其加速度也一定为0。

4、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5、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B.2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

D.4s末质点回到原点。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 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内与刹车6s内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4;          C.3∶1;      D.4∶3。

7、列车沿直线从A到B,开始以速度V运动了1/3路程,通过中间1/3路程的速度是2V,最后1/3路程的运动速度是V,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1.2V  B、1.25V  C、1.5V  D、1.8V

8、如图所示,斜面体P放在水平面上,物体Q放在斜面上.Q受一水平作用力F,Q和P都静止.这时P对Q的静摩擦力和水平面对P的静摩擦力分别为.现使力F变大,

系统仍静止,则( )

〈高一期中物理卷第一页 共四页〉

A、 都变大       B、变大,不一定变大

C、变大,不一定变大   D、都不一定变大

 9、如图物体P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其所受重力可分解成垂直于斜面的F1和平行于斜面的F2,则 (  )

 A、P受到重力、F1、F2,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P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F1就是物体P对斜面的压力;

 D、当α增大时,F1随着减小

10、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 45 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 25 m

二、填空与实验题(9分+6分+5分+5分=25分)

11、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0~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0~3s内的位移大小为   m ;

0~4s内的路程为    m。

 

12、一物体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的最后200m路程所用时间是4s。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是______m,物体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是______s。(

13、如图是用一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____________mm.

 

 14、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必须使分力F1、F2之间夹角为、30,便于计算合力

B、在同一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允许变动

C、在同一实验中,只要结点位置不变,无论两个分力如何变化,其合力不变

D、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高一期中物理卷第二页 共四页〉

考生注意:请将选择题和填空题答案写在下面指定区域

文本框: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

                          

12、

                  13、        

14、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6分)一辆在平直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在内恰先后经过相距为的两根电线杆A、B,汽车在经过B电线杆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另一电线杆C时速度为,若B、C两电线杆也相距,求:

(1)汽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A、B、C电线杆之间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16、(1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是2千克的木块A夹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固定的木板间,木板甲、乙对木块A的压力都为20牛,用力F沿竖直方向向上拉木块A,当力F=44牛时,物体A匀速向上运动,求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多少,若用竖直向下的力将木块向下匀速拉出,所加力大小为多少?(g=10m/s )       


                                    

                                        

                                    

                                        

〈高一期中物理卷第三页 共四页〉

17、 (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0.4㎏的物体A与质量为m2=2㎏的物体B叠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物体B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已知A、B总保持相对静止,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g取10 m/s2)求:

(1)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2)拉力F为多少?

〈高一期中物理卷第四页 共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