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试卷说明:
1、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主观题。
2、答案请按要求做在答题纸规定的空间内。
Ⅰ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只有运动较慢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C、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2、一质点在时间t内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两周又回到出发点,在此运动过程中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 )
A、4πR/t B、2πR/t C、2R/t D、0
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在0~t1时间内和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B、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
C、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
D、两段时间内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
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运动,那么从刹车开始在连续的三个1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3:5 B、5:3:1 C、1:2:3 D、3:2:1
5、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加速度减到零之前)下列关于物体速度和位移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位移都在增大; B、速度、位移都在减小;
C、速度增大,位移减小; D、速度减小,位移增大。
6、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运动规律分别是:x=2t-5t2 (位移x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由这关系式可知: ( )
A、质点的加速度a=-5m/s2; B、质点的初速度v0=-5m/s;
C、质点的加速度a=-10m/s2; D、质点的初速度v0=-2m/s。
7、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
B、重心的位置一般随物体的形状变化而变化的
C、重心的位置是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D、均匀木球的重心在球心,挖去球心部分,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8、如图,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重为10N,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3,现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2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 )
A、3N,10N ;
B、3N,12N;
C、2N,12N ; D、2N,10N。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能没有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能独立存在;
C、有的物体自已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物体施加的;
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10、一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的马路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设出发时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1、一人骑自行车沿斜坡向下行驶,在第1s内通过1m, 第2s内通过2m, 第3s内通过3m, 第4s内通过4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该车可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C、 第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D、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书包放到桌子上,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了,说明书包对地面有压力
B、 甲牵着乙的手拉着乙奔跑,甲对乙施加了拉力,乙对甲也施加了拉力
C、 直升机停在空中时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D、在电线下的电灯,受重力作用拉紧电线,使电线发生形变,电线对电灯产生向上的拉力
13、如图,静止的小球m分别与两个物体(或面)接触,设各接触面光滑,则A受到两个弹力的是:( )
![]() |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推力压着,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推力F的大小增加到2F时,则( )
A、木块所受墙面的弹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15、一同学从5层楼的楼顶先后释放两个小铁球,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关于两球落地前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落过程中,两球的间距保持不变
B、 下落过程中,两球的间距逐渐增大
C、 落地时,两球的速度不相等
D、 落地时,两球的速度相等
Ⅱ卷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6、(1)___________通过对大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即“重快轻慢”。由于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且该结论符合生活经验,这种论断流传了近2000年。16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_________用佯谬的方法巧妙地推翻了这种观点。他大胆的猜测:下落物体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即测瞬时速度V与时间t成正比,但物体下落很快,很难测定不同位移的时间,为了减缓物体下落速度,他设计了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他手稿中记录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一组如下表:
时间单位(t)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距离单位(x) | 32 | 130 | 298 | 526 | 824 | 1192 | 1600 | 2104 |
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x与t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常数
他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后,怎样说明落体运动也符合这个规律呢?他做了合理外推: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常数的数值在增大。当θ=900时,即物体竖直下落时,这个关系也应该成立,这时的数值最大。在自由落体中的这个数值在后来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某位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的右端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纸带 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是越走越快的,纸带 _______先是越走越快后来是越走越慢。
1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选“交流”或“直流”)电源;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1、2、3、4、5、6为实验中所取的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0到1、2、3、4、5、6间的距离分别为:0.96 cm、3.84 cm、8.64 cm、15.36 cm、24.00 cm、34.56cm,如果电流的频率为50Hz,那么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 s;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求出打印计数点5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5=_______;该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__________ m/s2 ,方向为__________(填“A到B”或“B到A”)
![]() |
四、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共2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8分)电梯上升的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求:
(1)电梯上升的高度;
(2)电梯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 。
7
19、(8分)客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方向前方120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以0.8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试判断两车能否相撞?
20、(10分)一木块悬挂于轻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伸长了4cm,若将该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用此弹簧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了1cm,则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题纸
一、单选题(本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目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
|
|
|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6、(1)___________通过对大量的物体自由下落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
意大利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 ;x与t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常数;
在自由落体中的这个数值在后来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纸带 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是越走越快的;
纸带 先是越走越快后来是越走越慢。
1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
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 s;
打印计数点5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5=_______;
该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__________ m/s2,
方向为__________(填“A到B”或“B到A”)
四、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共2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8分)电梯上升的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求:
(1)电梯上升的高度;
(2)电梯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 。
7
19、(8分)客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方向前方120m处有一列货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以0.8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试判断两车能否相撞?
20、(10分)一木块悬挂于轻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伸长了4cm,若将该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用此弹簧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了1cm,则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题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A | B | A | C | B | D | D | B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目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AC | BCD | BC | AD | BD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6、(1)亚里士多德;伽利略;x/t2 ;重力加速度
(2)甲;乙;丙
17、 交流 ; 0.1 ; 0.96m/s ; 1.92 ; B到A
四、计算题
18、(8分)解:(1)依据图象,设高度为h,全程用时为t=10s t1=2s t2=6s v=6m/s规定其方向为正方向 图中梯形“面积”即为上升高度;
h=(t2-t1+t) v/2 2分
代入数据h=42m 2分
分步利用运动学公式得出结果同样得分
(2)0~2s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则a1=△v/△t a1=3m/s2 1分
2s~6s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 1分
6s~10s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2则a2=△v/△t a2=-1.5m/s2 1分
即加速过程加速度最大为3 m/s2 1分
19、(8分)
解:(1)当客车速度减少到和货车速度相同时如没相撞,则不会相撞 2分
当客车速度减到6m/S时通过的位移为 x1;所需时间为t1,
由公式:x= 1分
x1 =m=227.5m 1分
由公式:t=得
t1=s=17.5s
1分
由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vt得
货车在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x2=6×17.5=105(m) 1分
因为x1>x2+120m 1分
所以两车会相撞礁 1分
20、(10分)
解:当木块竖直悬挂时,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
弹簧拉力F1=kx1=mg -------------① 2分
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时,:
弹簧拉力F2=kx2 1分
滑动摩擦力Ff=μFN 1分
对木块受力分析可知:F2=Ff 1分
FN=mg 1分
所以有kx2=μmg -----------------② 2分
由①②可得μ= x2/ x1=0。25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