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 ,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行驶中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上述不同现象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 ( )
A.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C.物体的动能增加
D.重力做功
3.设在平直公路上以一般速度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人总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 ( )
A.10-1kW B.10-3kW
C.1kW D.10kW
4.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
5.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卫星运动的速度为 B.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C.卫星运动的周期为 D.卫星的动能为
6.用m表示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ω0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该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
A.F=GMm/(R0+h)2 B.F=mg0R02/(R0+h)2
C.F=mω02(R0+h) D.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
7.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20g B.g
C.400g D.
g
8.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势,场强
B.电势,场强
C.将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
D.将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10.连接在电池两极上的平行板电容器,当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则 A.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
B.电容器极板的带电量Q变大
C.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势差U变大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变大
11.如图所示,A、B为两等量异号点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在A、B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
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
C.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
D.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作功
12.如图是一个说明示波管工作的原理图,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电压为U1)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偏转电场时偏转量是h,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电压为U2,板长为l,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移
,叫做示波管的灵敏度,为了提高灵敏度,可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
A.增大U2 B.减小l
C.减小d D.增大U1
13、白炽灯接在22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将其接在一可调电压的电源上,使电压逐渐增大到22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将逐渐变大
B、电流将逐渐变小
C、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相同的
D、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减小的
14、如图所示, a、b两端电压恒定,电阻R1=2kΩ,用内阻也是2kΩ的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为2V,测R2两端电压为4V,则不接电压表时,a、b间总电压为( )
A.6V B.8V C.10V D.12V
二、本题共3小题,15、17每题4分,16题8分 共16分.把答案填在属中横线上
15.两块相同材料的物块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同前进,如图所示,其质量之比为mA︰mB=1︰2。在运动过程中,力F一共对物体做功300J,则A对B的弹力对B所做的功为 J。
1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对应刻度尺的读数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则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时,(重物质量为m)求;
(1)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
(2)动能的增加量为 ?
(3)根据计算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
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7、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
三、本题共3小题,共28分.解答要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8分)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0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1.8m,如图所示.若摩擦力均不计,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求:(g=10m/s2)
(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
(2)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19、(10分)继神秘的火星之后,近几年土星也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经过近7年、2亿千米在太空中风尘仆仆的穿行后,美航天局和欧航天局合作研究出“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抵达预定轨道,开始“拜访”土星及其卫星家族。这是人类首次针对土星及其31颗已知卫星最详尽的探测。若“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进入土星飞行的轨道,在半径为R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周飞行时间为t,求土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20.(10分)如图所示,Q为固定的正点电荷,A、B两点在Q的正上方和 Q相距分别为 h和0.25 h,将另一点电荷从 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速度正好又变为零。若此电荷在A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试求:
(1)此电荷在B点处的加速度。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用Q和h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