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8小题,共40分.下列各题中有一个或几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选全的得5分,对而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关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书对桌面的压力跟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2.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 s、2 s、3 s、4 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 m、2 m、3 m、4 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在第3、4 s内平均速度是3.5 m/s
C.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 m/s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F,其合力F合的大小:
A.一定大于F B.一定小于F
C.由F及两个力间的夹角决定 D.一定满足0≤F合≤2F
4.在光滑的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下滑力;
D.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5.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 s,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 s,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 s,则这段时间内( )
A.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物体最后静止在O点
C.物体运动时快时慢,一直向东运动
D.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6.如图所示,重为G的人,用绳子通过滑轮拉一个重为
的物体。当人拉绳子向右走两步后静止不动。则各力变化为(
)
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变大
B.绳子的拉力变大
C.地面对人的静摩擦力增大
D.人所受合力不变
7.如图是拔桩装置.当用大小为F、方向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拉图中长绳上的E点时,绳CE部分被水平拉直,绳CA被拉到竖直,绳DE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绳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则绳CA拔桩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A.Ftanα tanβ
B.Ftanα cotβ
C.Fcotα tanβ
D.Fcotα cotβ
8.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上,用弹簧系住一重为20N的物块,物块保持静止,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12N,那么该弹簧的弹力不可能是( )
A.2N
B.10N
C.20N
D.24N
二、填空、作图题:(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9.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最小为5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___和____,如果这两个力的夹角是90°,则合力的大小为____。
10.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N、3N、4N,它们的合力最大值为___;最小值为___。
11.F1和F2共点,其合力为10N,合力F与F1成30°角,则F2至少应为____N,此时方向与合力成____角。(此题要求作图)
1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 的时间里 ,这种运动就叫匀速直线运动。在 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 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3.下面图中在0s—10 s内,甲图表示质点的运动是 ,乙图表示质点的运动是 。
14.力的合成与分解只是一种研究力学问题的方法,不存在与合力或分力相对应的施力物体,只是作用效果的_____。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切不可把一个力和_____同时考虑进去。正交分解法,即是把力沿两个经选定的_____的方向作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三、实验题:(共6分)
15.某同学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操作后得到数据如图,请选好标度在方框中作图完成该同学未完成的实验数据处理.
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3小题,共24分,要求作图,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大小均为F的三个力共同作用在O点,如图甲F1与F2、F2与F3之间的夹角均为60°,求合力大小和方向。(请你完成3)、4)两步)
[分析和解答]此题可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解,但作图法误差较大而计算法又较复杂,采用正交分解法既准确又简便,步骤如下:
1) 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
以O为原点,F1的作用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如图乙)
2) 把各个力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
F1x=F1
F2x=
F3x=-
F1y=0
F2y= F3y=
3) 分别求出x轴和y轴上的合力:
4) 求Fx和Fy的合力即是所求的三个力的合力:如图丙所示
17.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线的中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用手拉住,当AO与竖直方向成θ角,OB沿水平方向时,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18.质量为m=10 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F=30 N,方向与水平成θ=37°斜向上拉力作用下恰好沿水平地面匀速滑动.该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为多大?(取sin37°=0.6 ,cos37°=0.8 ,g=10N/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