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教学案
课题 |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课型 | 实验 | 主备人 | ||||||||||||||||||||||||||||||||||||||||||||||||||||
教学 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瞬时速度。 3、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小车运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 |||||||||||||||||||||||||||||||||||||||||||||||||||||||
重点 难点 | 重点: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难点: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 |||||||||||||||||||||||||||||||||||||||||||||||||||||||
教学 过程 | 主 要 内 容 | (教师填教法或点拨的方法, 学生填知识要点或反思) | ||||||||||||||||||||||||||||||||||||||||||||||||||||||
. | 【预习导引】 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电源,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 打一次点,打点时间间隔由 决定(选填“电压大小”或“电源频率”)。 2、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部份,点间时间隔为T,尽可能精确测B点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是VB =
3、本实验用到的仪材有 【创设情景】 已经学习了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运动的速度。我们这节课再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师生活动】——实验过程(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桌上,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连接好电路(注意:滑轮应 ) 2、把细绳的一端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面挂适当的钩码。把纸带穿过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停在 的地方,先 ,再放开 让小车拖动纸带运动,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点,随后 4、换上新纸带,重复两次。 5、从3条纸带中选择 的一条纸带,舍去 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为了方便,减小误差,通常不用0.02s为时间单位,而是用每打 的时间 s为时间单位,在纸带上选好的计时点下面标0,在第 点下面标1,在第 点下面标2……,标明的点叫计数点,则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如下图所示),两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是x1、x2、x3………… 6、测出x1、x2、x3…………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直接标在纸带上. 据v1= = (第一空填公式,第二空填测量和计算结果) 据v2= = (同上); 据v3= = (同上); 据v4= = (同上);可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将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7、换用重量不同的钩码重复3-6步,得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得到的图像应该是 思考:该图像过坐标原点吗?为什么? 【课堂训练】 1、一小车沿直线下坡行驶过程中,某一时刻速度为5m/s,以后每隔5s测一次瞬时速度,见下表
在已建立好的坐标系中 (1)建立合适的标度 (2)描点并画出v—t图像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 8.78 16.08 21.87 26.16 28.94。由此可求出2点的即时速度v=______m/s,打4点时的速度是 ,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物体做_______运动。(所标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0 1 2 3 4 5 6
| |||||||||||||||||||||||||||||||||||||||||||||||||||||||
教学反思 |
课后作业: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1.一质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此质点的初速度v0=
,8s末质点的速度是 ,质点的加速度是
。
2、下列所给的器械材中,村实验所需的有 ,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还缺少 。
① 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直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带有滑轮有木板
3、(单选)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
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不能一端向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处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再断开电源
4、(单选)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tg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
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选做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 s4= 2.88 cm,s5=3.39 cm,s6=3.87 cm。那么: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cm/s ,v2=
cm/s ,v3=
cm/s ,v4=
cm/s ,v5=
cm/s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