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终模拟试卷4

2014-5-11 0:28:31下载本试卷

官林中学高二物理期终模拟试卷四  2008.6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班  姓名     

一、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 关于电磁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波速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无关        B.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媒质传播

C.电磁波中每一处电场强度方向和磁感应强度方向总是相互垂直,并且与波的传播方向也垂直

D.电磁波发射时需要经过解调,解调的方式有调幅和调频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不一定相同的      B.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惯性系中的物理规律也不一定相同

D.牛顿运动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变

3.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 若用某种色光去照射金属而没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说明该色光的波长太长

C. 若用某种色光去照射金属而没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光照时间有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子与光电子是同一种粒子

B. 光子与物质微粒发生相互作用时,不仅遵循能量守恒,还遵循动量守恒

C. 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这种波是概率波,不是电磁波

D. 宏观物体也有波动性,这种波就是机械波

5. 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为质点,质量相等。Q与轻弹簧相连,设Q静止,

P以某一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

A. P的初动能       B. P的初动能的

C. P的初动能的    D. P的初动能的

二、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牛顿环是由于光的干涉而形成的

C.(钍)经过一系列的αβ衰变,成为,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D.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磁场

7. 如图所示,MN为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一束复色光以入射角i从玻璃

射向空气时分成了a、b、c三束光,则:(    )

A.在玻璃中c光速度最大

B.若逐渐增大入射角i,则c光将最先发生全反射

C.若用a、b、c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在双缝后面的固定屏上形成的干涉条纹中,条纹间距最大的一定是a光

D.若用b光照射某光电管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用a光照射该光电管时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8. 下述现象哪些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    )

A.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B.烈日下飞机看起来有时特别刺眼

C.用光导纤维传输光信号、图象信号

D.在盛水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玻璃杯侧面,在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看到试管壁特别明亮

9. 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任何惯性系中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         B.真空中光速在不同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

C.在任何不同的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D.只有在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才是相同的

三、本题共2小题,共21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规定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10. (本小题10分)有一测量微小时间差的装置,是由两个摆长略有微小差别的单摆悬挂在同一水平轴上构成的.两个单摆摆动平面相互平行.

(1)现测得两单摆完成 50次全振动的时间分别为 50.0 S和 49.0 S,则两单摆的周期差ΔT=    s;

(2)某同学利用此装置测量小于单摆周期的微小时间差,具体操作如下:把两摆球向右拉至相同的摆角处,先释放长摆摆球,接着再释放短摆摆球,测得短摆经过若干次全振动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同方向通过某位置,可得出释放两摆的微小时间差.若测得释放两摆的时间差Δt=0.165s,则在短摆释放    s(填时间)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向     (填方向)通过       (填位置);

(3)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微小的时间差,你认为此装置还可做的改进是             

11. (本小题11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

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

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 2

G.以t 2 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 2 - 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卡尺测量小球直径。某次测量示数下图示,读出小球直径d值为       cm。

(2) 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 2– l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 2 = 404.0 l + 3.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g =      m/s2。(取π 2 = 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 2– l图线,而应作t l图线;  D.不应作t 2– l图线,而应作t 2l+d)图线。

四、本题共5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本小题10分)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地射向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v0,求:

(1)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速度大小;

(2)子弹与木块上升的最大高度。(木块上升高度不会超过悬点)

13. (本小题12分)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将光导纤维简化为一根长直的玻璃棒,如图所示为玻璃棒沿轴线的横截面,若光从左端以与端面成300入射,玻璃棒长为L,折射率为n=,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1)通过计算分析光能否从玻璃棒的侧面(指图示上、下面)射出;

(2)求出光通过玻璃棒所需的时间.

 

14.(本小题14分)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和静止时的能量之差就是物体的动能Ek,试利用质能方程,证明宏观低速物体的动能为 Ek=.【可能用到的数学知识:当时,

15.(本小题16分)一列横波如图21所示,波长m,实线表示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s时刻的波形图.求:

(1)波速多大?

(2)若,波速又为多大?

(3)若,并且波速为 3600m/s,则波沿哪个方向传播?

16.(本小题16分)如图所示,一列平面波朝着两种介质的界面传播,A1A2是它在介质I中的一个波面,C1C2位于两种介质的界面上,B1B2是这列平面波进入介质II后的一个波面;A1C1A2C2是它的两条波线,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波在I、II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

(1)试根据惠更斯原理证明:

(2)若已知θ1=53°(sin 53°= 0.8),A1A2的长度为0.6 m,介质I和介质II中的波速之比为v1:v2=4:3,则:A1C1B1A2C2B2的长度相差多少?


官林中学高二物理期终模拟试卷四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B

B

B

B

AD

BC

ACD

ABD

10. 0.02  8.085  左  平衡位置  增大摆长

11. (1) 1.52  (2) 9.76  (2) D

12. 解: mv0=(M + m)v      得   v = mv0/(M+m)

  

13. 解:(1)n =,即γ=300  侧面上的入射角θ=600   sinC=,临界角C =arcsin<600

所以光线在侧面上发生全反射不射出

(2)n =       t ==

14. 解:物体运动时的能量;物体静止时的能量   Ek=E-E0

     则:        当v很小时,即时,

     根据数学公式有:1/    有

    即低速时成立

15.解:(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波形传播的最小距离 m

   波传播的可能距离是  (m)

   则可能的波速为   (m/s),(n = 0、1、2、……)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形传播的最小距离m

   波传播的可能距离是(m)

   则可能的波速为  (m/s),(n = 0、1、2、……)

(2)当时,根据对应性可知,这时波速的通解表达式中n = 1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m/s)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m/s)

(3)当,波速为3600m/s时,根据对应性可知, 所以

     (m)

   这样波向前传播了个波长.由波形图不难判断出波是沿x轴向右传播的.

16. 解:(1)证明:如图,根据惠更斯原理画出波面C1D1与C2D2

在RT△C1D1C2和RT△C2D2C1中:∠C2C1D11,∠C1C2D22,有:

    

又因为D1C2=   C1D2=

所以联立各式得:得证

(2)根据v1v2=4:3和θ1=53°得:θ2=37°

所以C1C2=1.0m,D1C2=0.8m,C1D2=0.6m

所以A1C1B1与A2C2B2的长度相差△r= D1C2 - C1D2= 0.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