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终模拟试卷2

2014-5-11 0:28:31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终模拟试卷二  2008.6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班  姓名     

一、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水平传播,先后通过介质中的P、Q两质元。已知波速80m/s、频率100Hz,P、Q水平相距4.6m。若以Q开始振动时刻为计时点,且Q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则P的振动图象是图乙中哪一个?(    )

2某物体受到一个-6N·s的冲量作用,则:(      )

A.物体的动量增量一定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B.物体原来的动量方向一定与这个冲量方向相反

C.物体的末动量一定是负值            D.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

3.我们经常看到马路施工处挂着红色的警示灯,这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的视觉注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红色光:(    )

A.比其它色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B.比其它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大

C.比其它可见光更容易发生干涉    D.比其它可见光更容易发生光电效应

4. 钍核()具有β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电子变成镤核(),伴随该过程会放出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可能是红外线,是钍原子跃迁产生的    B.光线可能是X射线,是镤原子跃迁产生的

C.光线一定是γ射线,是钍核跃迁产生的         D.光线一定是γ射线,是镤核跃迁产生的

5.图中为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则:(    )

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K极发出

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A极发出

C.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点,X射线从K极发出

D.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Q 点,X射线从A极发出

二、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6.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

B.贝克勒耳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D.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7.已知平面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原点O振动图线如图a所示,t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b所示。则t/=t+0.5s时刻的波形图线可能是:(    )

8.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

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

B.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9.光滑桌面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木块(m1≠m2),中间夹有一根用细线缚住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如图所示,当烧断细线,木块被弹簧弹开的过程中,两木块:(    )

A.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    B.加速度大小相等

C.所受冲量的大小相等    D.动能与质量成反比

三、本题共2小题,共21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规定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10.(本小题10分) 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1)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_    _、     、_    _。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     )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3)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

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某同学在用测量

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

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

示数如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      mm和     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     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1.(本小题11分) 图为“验证动量守恒”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a与被碰小球b直径相同,它们的质量ma和mb

的关系应是ma      mb

(2)为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轨道,使斜槽底部

末端切线       

(3)小球的半径为r ,不放球b,球a从槽上滚下,落到B点;放球b,球a从槽滚下落到A,球b落到C点,最后验证动量守恒要看                     是否相等。

四、本题共5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本小题10分)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2.0s后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的波速和频率可能是多大?

13. (本小题12分) 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ABC的折射率为,棱镜的角B为300,今有一束平行于BC边从斜边D点入射的单色光,在BC上某点E发生全反射后,从AC边上F点射出.已知BC边的长度为2d,BD的长度为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要求:

(1) 作出光在三棱镜中的光路图;

(2) 求发生全反射的点E与B点的距离;

(3) 求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14.(本小题14分)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m的A、B两物块都以v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M的物块C静止在正前方,如图所示。B与C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运动中,当m和M满足怎样的关系时,A物有可能向左运动。

15.(本小题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并排放置的木块A和B,已知mA=500g,mB=300g,有一质量为80g的小铜块C以25m/s的水平初速开始,在A表面滑动,由于C与A、B间有摩擦,铜块C最后停在B上,B和C一起以2.5m/s的速度共同前进,求: ⑴木块A的最后速度vA’⑵C在离开A时速度vC

16.(本小题16分)如图所示,长为L=0.50m的木板AB静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AB左端面有一质量为M=0.48kg的小木块C(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为m=20g子弹以v0=75m/s的水平速度射向小木块C并留在小木块中。已知小木块C与木板AB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0.10(g取10m/s)。求:

(1)小木块C运动至AB右端面时的速度大小v2

(2)若将木板AB固定在以V=1.0 m/s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的小车上(小车质量远大于小木块C的质量),小木块C仍放在木板AB的A端,子弹以v0′=76m/s的速度射向小木块C并留在小木块中,则小木块C运动至AB右端面的过程中小车向右运动的距离s.

官林中学高二物理期终模拟试卷二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A

A

D

D

AC

CD

ACD

ACD

10.(1)滤光片_、_单缝_、_双缝_(2)B(3)_0.642 10.294 536

11. (1)大于(2)水平(3)

12. 解:若波向右传

                           

                         

       若波向左传

                         

                         

13. 解:(1)略  (2)BE= (3)

14. 解:

15. 解:2.1m/s,4m/s

16. 解:(1)子弹、木块动量守恒:

       mv0=(m+M)v       v=3m/s

      (1/2)(m+M)v-(1/2)(m+M)v=μ(m+M)gL

          v=2m/s

    (2)子弹、木块动量守恒:

mv0′+MV=(m+M)v′   v′=4m/s

       木块及子弹: a=μg

=v′t-(1/2)at2

       由于m》(m+M),故小车及木块A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车及木板: s=Vt

=s+L,

            t2-6t+1=0,

            t=(3-2)s

或t=(3+2)s不合题意舍去

            s=Vt=(3-2)m

= 0.17m

    解二:(2)以小车为参照物(且小车速度不变)

       m(v0′—v)=(m+M)v′   v′=3m/s

           L=v′t-(1/2)at2

2-6t+1=0,

            t=(3-2)s           

或t=(3+2)s不合题意舍去

            s=Vt=(3-2)m        

= 0.1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