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3月月考试题

2014-5-11 0:28:32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3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9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同一振源分别在甲、乙两种不同的介质中产生甲、乙两列波,它们的频率、波速、波长分别为f1与f2、v1与v2、λ1和λ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 f1=v2/ f2  B. v11= v22   C. f1λ1= f2λ2  D. v1λ1= v2λ2

2.    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另一质量为m的物体,任其上下振动,其振幅为A,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其回复力大小和方向为:(  )
A.kA,方向竖直向下  B.mg+kA,方向竖直向下
C.kA,方向竖直向上  D.kA-mg,方向竖直向上

3.    如图所示是由基本逻辑电路构成的一个公路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图中虚线框内M是一只感应元件,虚线框N中使用的是门电路.则:(   )

A.M为光敏电阻,N为与门电路

B.M为光敏电阻,N为非门电路

C.M为热敏电阻,N为非门电路

D.M为热敏电阻,N为或门电路

4.    我国探月的嫦娥1号于11月5日到达绕月轨道,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弧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                               

A.    B.      C.     D.

5.     某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使线圈的转速加倍,则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 )

A.400V,0.02s   B.200V,0.02s

C.400V,0.08s   D.200V,0.08s

6.     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 )        

  A.加大飞机的惯性    B.使机体更加平衡

C.使机翼更加牢固    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

7.     如图甲,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了一支记录用的笔P,在下面放一条白纸.当小球做简谐运动时,沿垂直于振动方向拉动纸带,笔P就在纸带上画出了一条振动曲线.已知在某次实验中如图方向拉动纸带,且在某段时间内得到如图乙的曲线,根据曲线可知这段时间内:( )

A、纸带在加速运动  B、纸带在减速运动

  C、振子的振动的周期在逐渐增加 D、振子的振动的周期在逐渐减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8.    在波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相距1.8m,它们的振动图线如图所示,波的传播速度大小可能是:( )
A.18m/s  B.12m/s  C.6m/s  D.3.6m/s

9.    一列简谐横波,波速为0.5m/s,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经过时间t后,波形图线如图中的虚线所示,那么时间t的可能值为:( )
A.1s  B.3s   C.5s  D.8s

10.  如图(a) 所示,用手拿着绳子的一端上下摆动,保持摆动幅度相等,就会看到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设在t时刻波传到P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此时刻质点A(在波谷处)加速度向上

B.在此时刻质点B速度向下

C.再过T/2时间,绳上波形如图(b) 所示

D.再过T/2时间,质点A向右移过/ 2的距离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B.楼道里的灯只有天黑时出现声音才亮,说明它的控制电路中只有声传感器

C.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D.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温度传感器 

12.   图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0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像,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cm。在t=0时刻横波发生器上能显示的波形如图12所示。因为显示屏的局部故障,造成从水平位置A到B之间(不包括A、B两处)的波形无法被观察到(故障不影响波在发生器内传播)。此后的时间内,观察者看到波形相继传经B、C处,在t=5.5秒时,观察者看到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振幅为10cm      

B.该波的波长为12cm

C.该波的周期为2秒       

D.在t=5.5秒时,C处应显示为波峰

13.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右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6(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6(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4.   在平面xy内有一沿水平轴x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 m/s,频率为2.5 Hz,振幅为8.0×10-2 m.已知t=0时刻P点质元的位移为 y=4.0×10-2 m,速度沿y轴正向.Q点 在P点右方9.0×10-1 m处.对于Q点的质元来说:(   )

A.在t=0时,位移为y=-4.0×10-2m

B.在t=0时,速度沿y轴负方向

C.在t=0.1 S时,位移为y=-4.0×10-2 m

D.在t=0.1 S时,速度沿y轴正方向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1分)

三、填空实验题(共23分)

15.    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t=1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1的振动图像,由这两个图.求

(1)这列波的波长    、周期    、波速    .


(2)t=1s时质点P1的振动方向   和波的传播方向     .

16.  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它的刻度与传统的游标卡尺明显不同。新式游标卡尺的刻线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显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如图所示。

(a)它的准确度是       mm;

(b)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是      cm。

17.   S1S2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发出两列波长均为l 的简谐横波,图中虚线和实线分别代表某时刻这两列波的波谷和波峰,

(1)在空间有很多条加强点的连线,试用笔线画出过P点的一条振动加强点的连线。

(2)填写下表中各项(下表中已给出四点,请再从AB两点中找出一个与给出的四点有相同特征的点填在第五列中)

质点

P

Q

M

N

S1的距离

3l

2l

2.5l

S2的距离

2.5l

2l

1.5l

试由上表中数据归纳出振动加强点到两个波源的距离间

的关系,应符合什么条件?

18.   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固定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出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T2-l图像,则可以由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图像如图乙所示,那么对应的图像应该是a、b、c 中的___________。

(2)由图像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m;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劲度为k的轻弹簧上,使小球上下振动而又始终未脱离弹簧。⑴最大振幅A是多大?⑵在这个振幅下弹簧对小球的最大弹力Fm是多大?

20.   如图所示为波源O振动1.5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部分质点振动的波形图,已知波源O在t=0时开始沿x轴负方向振动,t=1.5s时它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问:

(1)y=5.4m的质点何时第一次到达波峰?

(2)从t=0开始至y=5.4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这段时间内,波源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10

 

21.   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结合图象,求(1)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2)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22.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仅在虚线MN下面的空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随高度变化的磁场(在同一水平线上各处磁感应强度相同),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导轨上端跨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m的金属棒两端各套在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将导轨从O处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正好做匀减速运动,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到达P处时速度为v/2,O点和P点到MN的距离相等,求:

  (1)求金属棒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F1的大小;

  (2)若已知磁场上边缘(紧靠MN)的磁感应强度为B0,求P处

磁感应强度BP

  (3)在金属棒运动到P处的过程中,电阻上共产生多少热量?

23.   附加题:(做对可加分)

如图所示,abcd为质量M=2 kg的导轨,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另有一根质量m=0.6 kg的金属棒PQ平行于bc放在水平导轨上,PQ棒左边靠着绝缘的竖直立柱ef(竖直立柱光滑,且固定不动),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以为界,左侧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0.8 T.导轨的bc段长l=0.5 m,其电阻r=0.4 ,金属棒的电阻R=0.2,其余电阻均可不计.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0.2.若在导轨上作用一个方向向左、大小为F=2N的水平拉力,设导轨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试求:

(1)导轨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2)导轨的最大速度;

(3)定性画出回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007学年度高二物理第三次月答题纸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填空实验题

 

15                                         

 

16        mm;     cm

17 

质点

P

Q

M

N

S1的距离

3l

2l

2.5l

S2的距离

2.5l

2l

1.5l

应符合什么条件?

                        

18 (1)        (2)                   

19

20

21

22

附加题:

23


2007学年度高二物理第三次月答题纸

三.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B

C

B

B

B

D

A

8

9

10

11

12

13

14

ACD

ABC

CD

AC

BCD

D

BC

四.   填空实验题

 

15   24m     4s     6m/s     y轴负方向     x轴负方向          

 

16   0.05   mm;  3.130   cm

17 

质点

P

Q

M

N

A

S1的距离

3l

3.5l

2l

2.5l

4.5l

S2的距离

4l

2.5l

2l

1.5l

4.5l

应符合什么条件?

加强点到两个波源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1分)

                        

18 (1)   a      (2)    0.3         9.86       

19 (1) A=mg/k   (2)Fm =2mg

1.      20 (1)10.2 s  (2)3.9m

21解:(1)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为 mg=500N      (1分)

弹簧床对运动员的最大弹力为 Fm=2500N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g=mam                (2分)

则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  am=40m/s2              (2分)

(2)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离开弹簧床的时间为 t=2.1s         (3分)

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5.51m         (3分)

22

解析:(1)从O→MN过程中棒做自由落体,

从MN→P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故F1大小不变,

所以

  (3)棒从MN→P过程中产生热量

附加题:

23.解:导轨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由于切割磁感线,在回路中要产生感应电流,导轨的bc边及金属棒PQ均要受到安培力作用,PQ棒受到的支持力要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导轨受到PQ棒的摩擦力也要变化,因此导轨的加速度要发生改变.导轨向左切割磁感线时,有,① 导轨受到向右的安培力,金属棒PQ受到向上的安培力,导轨受到PQ棒对它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BIl-mg-BIl)=Ma,即F-(1-BIl- mgMa.② 

(1)    当刚拉动导轨时,v=0,由①式可知,则由②式可知,此时有最大加速度,即. 

(2)随着导轨速度v增大,增大而a减小,当a=0时,有最大速度,从②式可得,有③ 将代入①式,得. 

(3)从刚拉动导轨开始计时,t=0时,I=0,当时,v达到最大,I达到2.5 A,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