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2014-5-11 0:28:32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班  姓名     

第Ⅰ卷(共38分)

一、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

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          B.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2倍

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3.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的大小最大      B、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加速度的大小最大

C、振子在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一定相同

D、振子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动能相同,动量也一定相同

4.有一个在y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曲线如图甲所示。关于图乙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1)可作为该物体的速度v-t图象      B、图(2)可作为该物体的回复力F-t图象

C、图(3)可作为该物体的回复力F-t图象     D、图(4)可作为该物体的加速度a-t图象

5.单摆在空气中振动,振幅会逐渐减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械能在逐渐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B、在振动停止之前,后一时刻的动能一定小于前一时刻的动能

C、在振动停止之前,单摆在做阻尼振动,振幅虽然减小,但周期仍然不变

D、单摆振动中的回复力最大值在逐渐减小

6.一个做小角度单摆的摆球摆到平衡位置时,恰与空中竖直下落的雨滴相遇,雨滴均匀地附着在摆球表面,则雨滴附着在摆球上时与雨滴附着前摆球在平衡位置时比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振动的周期增大,振幅减小

B、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振动的周期不变,振幅减小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没有变化,振动的周期减小,振幅也减小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没有变化,振动的周期不变,振幅也不变

二、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7.如图,是用频闪照象的方法获得的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关于该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象的坐标原点是建立在弹簧振子小球的平衡位置

B、从图象可以看出小球在振动过程中是沿t轴方向移动的

C、为了显示小球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的位移,让底片沿垂直x轴方向匀速运动

D、图象中小球的疏密显示出相同时间内小球位置变化快慢不同

8.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x=A sin(ωt+φ) ,在1/4周期内通过的路程可能

A、小于A    B、等于A   C、 等于A    D、 等于1.5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B.激光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因此可用它进行全息照相

C.激光雷达能根据多普勒效应测出目标的运动速度,从而对目标进行跟踪

D.一切波都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0.关于岸上的人和水中的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些      B.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位置比实际位置深些

C.鱼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偏低些          D.鱼看到的是人的虚像,位置偏高些

11.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

经过0.2s它的速度大小、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再经过1.0s它的速度大

小、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5m/s

B、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

C、若某时刻M质点到达波谷处,则P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

D、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在2.2s时刻,质点P的位移为-20cm

Ⅱ卷(共82分)

三、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规定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12.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

(1)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     

     、④     、⑤遮光筒、⑥光屏。

(2)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采用的改善办法是  ___

A.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做入射光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C.减少双缝间距           D.增大双缝间距

(3)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固定小

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出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

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

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

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

T2-l图像,则可以由此图像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①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图像(如图乙所示),那么对应的图像应该是a、b、c 中的___________。

②由图像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m;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m/s2

13.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得到的光路图.玻璃砖的入射面AB和出射面CD并不平行,则

(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填仍平行或不再平行).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5cm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线PO交于M点,与折射线OQ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MN=1.68cm,EF=1.12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3)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


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本题共5小题,共6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本小题10分)半径为r、厚度不计的圆形木的中心插一根钉子,如图所示,漂浮在水面上.调节钉子在木板下方的长度,当水面下的钉长为h时,在水面上从木板边缘刚好看不到钉尖,求水的折射率.

15. (本小题12分)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A点,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起振,求:

(1)该列波的周期T=?

(2)从t=0时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

16.(本小题12分)如图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圆柱面上,光线a是与一条半径重合的光线,该光线照射到圆心O点与直径AB夹角为45°,且刚好发生全反射.请作图并确定出光线能从AB面射出的范围.

17.(本小题14分)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结合图象,求(1)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2)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18.(本小题16分) 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图所示。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相等,点光源S到玻璃上表面的垂直距离l应是多少?

高二物理期中模拟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D

C

B

B

ACD

ABC

BC

AD

ACD

12. (1)滤光片、单缝、双缝 (2) ABC (3) ①a ②0.3 9.86

13. (1)不再平行  (2)1.5 (3) 偏小  不变   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14.

15. 解:(1)由图象可知,    ①

当波右行时,A点的起振方向竖直向下,包括P点在内的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为竖直向下  ②

波速     ③ 由,得      ④

(2)由t=0至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止,经历的时间  ⑤

而t=0时O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沿y轴正方向)  ⑥

故经时间,O点振动到波谷,即:y0=-2cm  ⑦ O点经过的路程  s0=n·4A=(3+3/4)·4A=0.3m  ⑧

16. 解: 画出光路图如右图示:

①   a左侧的光线在AB面发生全反射,从圆弧面上射出;

② a右侧的光线在AB面不发生全反射,直接从AB面射出;

③ 跟圆弧面相切的光线b,入射角为90°,沿垂直AB面的方向射出。

OC为光线射出的范围

17.解:(1)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的重力为  mg=500N

弹簧床对运动员的最大弹力为 Fm=2500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g=mam

则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为  am=40m/s2

(2)由图象可知运动员离开弹簧床的时间为 t=2.1s

则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      =5.51m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