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终复习选择专项训练一
班 姓名
说明:1~5为单项选择;6~9为多项选择。
1.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
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B.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后提出原子核式结构
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2. 如图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16.0m/s,从此时起,图中的P质点比Q质点先经过平衡位置。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这列波一定沿x轴正向传播
B.这列波的周期是2.0s
C.t = 0.25s时P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向
D.t = 0.25s时Q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轴负向
3. 据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首次工程调试。该装置可实现可控制的核聚变反应,该核聚变反应方程为:,设氘核的质量为m1,氚核的质量为m2,氦核的质量为m3,中子的质量为m4,c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则该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 A )
A. B.
C.
D.
4. 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激光有较好的相干性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不容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C.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因此辐射光子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5. 一列简谐横波沿χ轴传播,甲、乙两图分别为传播方向上相距3m的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则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B )
A.30m/s
B.15m/s
C.10m/s
D.6m/s
6. 将铁丝圈在肥皂水中醮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液膜竖直放置时,由于重力作用,上面薄、下面厚.在酒精灯里的酒精中溶解一些食盐,火焰就能发出明亮的黄光,用其照射液膜,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观察看到火焰的像,而且像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 )
A.这些条纹是水平的
B.这些条纹是竖直的
C.这些条纹是液膜前后两表面反射的光叠加而形成的
D.这些条纹是光反射后出现偏振光而形成的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像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
B.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播信息
C.玻璃杯裂缝处在光的照射下,看上去比周围明显偏亮,是由于光的全反射
D.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的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
8. 一个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如图所示,沿此横截面有一细束绿光从AC面的P点平行于底面AB方向射入棱镜后,经AB面反射,再从BC面的Q点射出,且PQ∥AB(图中未画出光在棱镜内的光路)。如果将一细束蓝光沿同样的路径从P点射入三棱镜,则 :( AD )
A.若绿光在AB面不射出,则蓝光一定不由AB面射出
B.若绿光在AB面不射出,则蓝光一定会由AB面射出
C.蓝光在AB面上的交点一定在AB之间中点的右侧
D.蓝光在AB面上的交点一定在AB之间中点的左侧
9. 按照大爆炸理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各星球都离地球而远去,由此可以断言:(AD)
A.地球上接收到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波长要变长
B.地球上接收到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波长要变短
C.遥远星球发出的紫光,被地球接收到时可能是紫外线
D.遥远星球发出的红光,被地球接收到时可能是红外线
说明:1~5为单项选择;6~9为多项选择。
1.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γ射线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受激发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
B.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治疗脑肿瘤的“γ”刀是利用了γ射线电离本领大的特性
D.某个平面镜反射光的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即表示反射光光子数量是入射光光子数量的80%
2. 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核聚变产生的,大约在40亿年以后太阳内部将会启动另一种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到那时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上述两种核反应共同产生的.已知
的质量为m1,
的质量为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3m1>m2 B.3m1<m2 C.3m1=m2 D.m1=3m2
3. 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一颗子弹水平地从A射入,最后又从B穿出,则子弹穿出B后,三木块的速率关系是:( A )
A. B.
C. D.
4. a、b两种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光路如图所示,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B )
A.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
B.用同一干涉装置可看到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宽
C.在该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D.如果b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电磁波中最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是γ射线
B.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
C.吸收光谱中有许多暗线,是由于高温物体中缺少相应的元素
D.在电磁波谱中,X射线与γ射线有很大一部分重叠区域,因此二者产生的机理应该是一样的
6. 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直线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其波长为4m,若图中A点经过0.5s第一次到达下方最大位移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
A.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2m/s B.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6m/s
C.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为2m/s D.若波向左传播,波速为6m/s
7.一个作简谐运动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x=Asinωt ,在1/4周期内通过路程可能是:( ABC )
A.小于A B.等于A C. 等于A D. 等于1.5A
8. 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衍射现象越明显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9.如图所示,这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示意图中,a端应是电源的正极
B.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光电管中产生的电流放大后,使铁芯M磁
化,将衔铁N吸住
C.若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D.改用红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说明:1~5为单项选择;6~9为多项选择。
1. 按照相对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若火箭对地速度为,火箭“迎着”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
B.若火箭对地速度为,火箭“追赶”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
C.揭示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其运动质量总要大于静止质量
D.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相互关系,说明质量变成了能量
2. 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图示干涉图样,其中左图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右图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 B )
A.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
C.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打出光电子,则用b 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打不出光电子
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3. 有一个在y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曲线如图甲所示。关于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 C )
图甲 图乙
A.图(1)可作为该物体的速度v—t图象
B.图(2)可作为该物体的回复力F—t图象
C.图(3)可作为的物体的回复力F—t图象
D.图(4)可作为的物体的回复加速度a—t图象
4.汞原于的能级如图所示,现让一束光子能量为8.8eV的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汞原子上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最大波长光子的能量为1.1ev
B.最大波长光子的能量为2.8eV
C.最大频率光子的能量为2.8eV
D.最大频率光子的能量为4.9eV
5. 下列核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A )
A.
B.
C.+
→
+
+
D.
6.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BC )
A.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激发态,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不变
B.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激发态,则该电磁波的频率等于(E2-E1)/h
C.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D.一个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n=4能级轨道向低能级轨道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6种
7. 如图甲所示,O点为振源,0P=s,t=0 时刻0点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下运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p点的振动图像(从t1时刻开始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 )
A.该波的频率为l/(t2-t1)
B.t2时刻p点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正方向
C.这列波的波长为s(t2-t1)/t1
D.若t2时刻O点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则S可能为波长的3/4
8.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
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衰变为铅核(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9. 右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a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
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C、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