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4

2014-5-11 0:28:33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化学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44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必写出演算过程。

1灯泡甲、乙的阻值分别为R= 500ΩR = 1000Ω。将两个灯泡串联接入某电路,发现甲的电功率为40W,则此时乙的电功率为 _____ W;将两个灯泡并联接入某电路,发现甲的电功率为30W,则此时乙的电功率为 _____ W

 2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18A,若要将其接在电压为380V的电路上,并让它正常发光,则应 ____ 联一个 ____ Ω的电阻。

 3某用电器的阻值为5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1A,若要将它接入电流为1.1A的电路中,应 ____ 联一个 ____ Ω的电阻。

 4电源总功率100W,输出功率98W,在电源内部1秒钟损耗的电能为 ____ J

 5闭合电路中,当外电路的电阻减小时,电路的端压将 _____ ,当外电路的电阻增大时,电路的端压将 _____ ;(以上两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的电阻趋于零时,使电路发生 ______ ,此时电流达到最大值;当外电路断路时,端压等于电源的 _____

6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ε= 6V,闭合电键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用多用表测得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为零,电阻R1两端电压为6V,则检测结果表明电路故障为 ______________ 。

7某电源分别接外电阻R1=2欧或R2=4.5欧时,输出功率相同,则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_欧。

8电学中引入“点电荷”、“电场线”等概念,从科学方法来说是属于________法。

9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时,它们间的斥力为F,只改变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当斥力为16F时,两个点电荷相距为________r。

 
  10电场中A点的场强E = 5N/C ,方向向东。将一个带电量为–0.4×10-2C的点电荷置于A点,则该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为 ____ N,方向 _______ 。若取走该电荷,则A点的场强为 _____ 。


P

 
椭圆: O  


        图1          图2          图3  

 11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2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A点的电势 ___ B点的电势,A点的场强 ___ B点的场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带正电的粒子射入一点电荷电场中,如图3所示,O为点电荷所在位置,abc为粒子的运动轨迹,虚线表示点电荷的等势面,则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 ______ ,动能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将电阻R1与R2串联后再与R3并联,并将它们接在恒定电压的电路上,若电阻R1:R2:R3=1:2:3,则三个电阻消耗的功率P1、P2、P3之比为………………(  )

  A1:2:3   B1:2:9   C2:1:3   D1:4:9

SA

 
 2如图4电路,AB间的电压U恒定,各电阻的阻值均为R,则当电键SA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与电键SA闭合时的读数之比为………………………………(  )

R

 

R

 
  A2:1。

 B1:2。

R

 

B

 

A

 

U

 
  C3:2。                           图4 

  D2:3。                          

C

 

A

 
3如图5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三个灯泡的亮度将……(  )

B

 
  A都变亮。        

B都变暗。

CA灯、C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B灯变亮,C灯变暗。             图5 

4如图6所示电路中,已知R1=R3<R2=R4,比较它们的电功率,则……………(  )

R3

R4

 

R1        R2

 
  AP1>P2>P3>P4

  BP1=P2>P3=P4

U

 
CP2>P1>P3>P4

  DP2>P3>P1>P4                  图6 

5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不封闭曲线

 B电场中的电场线可以相交

C电场线是形象描述电场分布且在电场中实际存在的

D、电场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与置于该点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一致

6如图7所示电场,一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则在此过程中……………………………………………………………………………(  )

B

 
  A加速度和动能都增大。

A

 
  B加速度和动能都减小。

C加速度减小,动能增加。

  D加速度增大,动能减小。            图7 

7、负电荷在电场中P点的电势能比在Q的电势能大,由此可判断电荷从P点移到Q点是………………………………………………(  )

  A克服电场力做功,P点电势高

  B电场力做功,P点电势高

C克服电场力做功,Q点电势高

  D电场力做功,Q点电势高

8在如图8所示的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从A点沿电场线直接运动到B点,或者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C点,再从C点沿着与电场线垂直的方向运动到B点,则在这两个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


A两次相等。                A

 B第一次做功多。

C第一次做功少。              B        C  图8

D、无法比较。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小题2分,第2小题2分,第3小题3分,共7分)根据题意,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

1、 利用_________定律,可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2、 画出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图.

3、 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先后读得电流表示数I1、I2,电压表示数U1、U2,此时可列出方程组,解得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阻r=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14分,共25)。

 1如图10所示电路,三个小灯泡的规格均为“3V 3W”,电路两端电压为6V,电阻R的阻值为3Ω。求:当电键SA1闭合,SA2断开时,灯泡L1的实际功率。

U=6V

 

L2   L3

 SA1  SA2

 

R

 
 


A           B

 
 2如图11所示,水平直线上有相距2m的A、B两点,在A点放一个点电荷Q1,带电量为 -1.0×10-9C,在B点放一个点电荷Q2,带电量为+2.0×10-9C。求:AB连线上中点P处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R1     R2

 
3如图12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ε= 9V,内阻r = 0.6Ω,电阻R1 = 4.4Ω,电阻R2 = 6Ω,R3为滑动变阻器,已知R2的额定功率为3.84W。求:(1)当R3 = 12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端压;(2)要使R2不超过额定功率,变阻器R3的阻值变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