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物理3-1形成性测试
综合测试(A)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B、 电场强度的大小总是跟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
C、 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跟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
D、 检验电荷的电量越大,它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就越大, 因此该点的电场强度就越大。
2、在静电场中某点放入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时,测得该点场强为2.0×10-2v/m,方向为水平向右,若在同一点放入电量为Q/2的负电荷,测得该点的场强应为
A.大小为2.0×10-2v/m ,方向水平向左; B.大小为1.0×10-2v/m,方向水平向右;
C.大小为2.0×10-2v/m,方向水平向右; D.大小为1.0×10-2v/m,方向水平向左。
3、在某电荷的电场中,从A点移动一个电量为5×10-8库仑的电荷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10-6焦,如果规定,A点的电势为零,那么,B点的电势U、移动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A、 U= —120V,电势能增加了6×10-6焦耳。
B、 U= —120V,电势能减少了6×10-6焦耳。
C、 U=120V,电势能不变。
D、 U=0V,电势能减少了6×10-6焦耳。
4、在图1示的电解池中,测得在5秒钟内共有7.5库仑正电荷和7.5库仑的负电荷通过池的竖直截面oo’,则电路中电流表指示的读数应为 ( )
(A) 0 (B) 1.5 A (C) 3 A (D) 7.5 A
5、如右2图所示,一直流电路中的一段导体横截面示意图,其中S1∶S2=4∶1,I1、I2、U1、U2分别为通过两截面的电流及两截面单位长度上的电压。则:( )
A.I1∶I2=4∶1; U 1∶U2=4∶1
B.I1∶I2=1∶1; U 1∶U2=4∶1
C.I1∶I2=4∶1; U 1∶U2=1∶4
D.I1∶I2=1∶1; U 1∶U2=1∶4
6、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零,电阻R1=2R2,在R2的两端并联一段电阻忽略不计的导线L,则
A.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I1=I2
B.R1两端电压U1=ε
C.导线L中通过的电流IL=
D.使电阻R2断路,通过电阻R1的电流会变大
7、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A板接电源正极,B板接负极,在电容器中加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在图4中垂直纸面向里、从A板中点C的小孔入射一批带正电的微粒,入射的速度大小,方向各不相同(入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夹角小于90o),考虑微粒受重力,微粒在平行板AB间的运动过程中
A、 所有微粒的动能都将增加
B、 所有微粒的机械能都将不变
C、 有的微粒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有的微粒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8、在匀强磁场中放入通有相同电流的三条不同形状的导线,如图5所示.每条导线的两个端点间的距离相等,问所受磁场力最大的导线是 [ ]
A. 三条线一样大 B. 甲线最大 C. 乙线最大 D. 丙线最大
二、多项选择题
9、A、B两点各放有电量为十Q和十2Q的点电荷,A、 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将一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 ( )
A
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 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 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D 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10、平行板电容器两板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为了使两极板间的电压加倍,同时使两极板间场强减半,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使两板带电量都加倍
B.两板正对面积加倍,两板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
C.使两板带电量都减半,两板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D.使两板电量都加倍,两板距离及正对面积都变为原来的4倍
11、如图8所示,一根长为AB的导线用软线悬挂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电流方向由A向B,此时悬线张力不为零,欲使悬线张力为零,必须:
A.改变电流方向,并适当增加电流强度
B.不改变电流方向,而适当增加电流强度
C.改变磁场方向,并适当增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D.不改变磁场方向,适当增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12、如图9所示,一个电子沿AO方向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磁场只限于半径为R的圆内. 若电子速度为υ,质量为m,带电量为q,磁感应强度为B. 电子在磁场中偏转后从C点射出,∠AOC=120°,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电子经过磁场的时间为 B.电子经过磁场的时间为
C.半径R为
D.AC间的距离为
三、填空或实验题
13、一同学用感应起电机给一个电容器充电,充电后从电容器两板板引出两根导线,使两根导线的端点相距很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若将电容器两极板和一个静电计相连,然后给电容器充电,充电时间越长,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越大,这说明电容器带电量越多时,它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就 。
为了定量地研究电容器所带电量和两板板间电势差之间的关系,该同学用一个能够给电路提供5mA稳恒电流的恒流源给一个电容器充电,用秒表记录充电时间,充电后用伏特表测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测出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实验中所用电容器的电容为 μF。(两位有效数字)
充电时间(S) | 4 | 8 | 12 | 16 | 20 | 24 |
两板间电压(V) | 4.26 | 8.51 | 12.77 | 17.02 | 21.88 | 25.53 |
14、用下面给定的器材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电阻:
A. 多用电表
B. 伏特表(0~3V,1KΩ)
C. 伏特表(0~3V,3KΩ)
D. 安培表(0~0.6A,0.1Ω)
E. 毫安表(0~5mA,22Ω)
F.
微安表(0~300μA,200Ω)
G. 滑动变阻器(50Ω,1A)
H. 蓄电池(ε=4V,r≈0)
I、待测电阻Rx(约为1.5KΩ)
J、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用多用表估测Rx,欧姆表的表盘示意图如图10所示,则欧姆表的倍率旋钮应指向 档(从×1Ω,×10Ω,×100Ω,×1KΩ中选取一档)。
(2)用伏安法测Rx ,则所选用器材应是 (填上面器材的字母)。
(3)画出用伏安法测Rx的电路图。
四、计算题、论述题
15、一个电子以与电场方向相同的初速度υ0 ,射入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已知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试求:
(1) 电子的入射点与速度为零之点间的电势差和这两点间的距离?
(2) 从电子的入射点到速度为零之点所需的时间?
16、在如图11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放一铅板,一带电粒子进入磁场以半径R1=20cm做匀速圆周运动. 第一次穿过铅板后,又以半径R2=19cm做匀速圆周运动,求粒子能穿过铅板的次数。
17、如图12所示,直流发电机ε=250 V,r=3 Ω,R1=R2=1 Ω,电热器组中装有50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每只电热器的额定电压为200 V,额定功率为1 000 W,其它电阻不计,并且不计电热器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实际使用的电热器都能正常工作?
(2)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大?
(3)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电热器组加热物体最快?
(4)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电阻R1和R2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5) 接通几只电热器时,实际使用的每只电热器中的电流最大?
18、在宽L=10cm的区域内,存在着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如图13所示.一束荷质比e/m=1.8×1011C/Kg的电子以v =1.8×106m/s的速度垂直射入场中而恰好不改变运动方向.若去掉电场,电子穿过磁场区后偏离原方向5cm.那么如果去掉磁场而保持原电场,电子将偏离原方向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