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总分150分,其中试题总分145分,卷面分5分.卷面分5分是根据每位考生的卷面书写的整洁、清晰、规范情况来判分的.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磁体的S极
B.磁感线可以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弱
C.磁铁能产生磁场,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D.磁感线是是磁场中客观存在的曲线
2.两个大小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导体小球A和B,彼此间的引力为F.另一个不带电的与A、B大小相同的导体小球C,先与A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开,这时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则F与F'之比为:( )
A.8:3 B.8:1 C.1:8 D.4:1
3.当在电场中某点放入电量为q的正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为E,若在同一点放入电量为2q的负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 )
A、大小为2E,方向与原来相同 。 B、大小为2E,方向与原来相反。
C、大小为E,方向与原来相同。 D、大小为E,方向与原来相反。
4.在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闭合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电阻增大,路端电压增大 B、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源内电压增大
C、外电路短路,路端电压为零 D、外电路断路,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5.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B.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
6.家用电烙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当暂时不使用时,如果断开电源,电烙铁会很快变凉,而再次使用时,温度不能及时达到要求。如果长时间闭合电源,又浪费电能。为改变这种不足,某学生将电烙铁改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R0是适当的定值电阻,R是电烙铁。则( )
A、若暂不使用,应断开S B、若再次使用,应闭合S
C、若暂不使用,应闭合S D、若再次使用,应断开S
7.带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某一带电微粒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今将两板距离增大,则微粒将:
A.
仍然静止
B. 向上运动
C. 向下运动
D. 运动状态无法确定
8.如图a,b,c是正点电荷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断定( )。
A、φa>φb>φc B、Ea>Eb>Ec
C、φa-φb=φb-φc D、Ea=Eb=Ec
9.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R,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U,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为I,工作时间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IUt B、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I2Rt
C、电动机线圈生热为I2Rt D、电动机线圈生热为U2t/R
10.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 变大
B、I变大,U 变小
C、I变小,U 变大
D、I变小,U 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5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4个小题,36分,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1.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2)若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d,金属丝的长度为l,电压表的读数为U,电流表的读数为I,则该金属的电阻率为:ρ =
;
(3)若金属丝的电阻约几欧姆,要求在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的读数能从零开始连续增大,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12.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
(1)下面有四个电路图,你在实验中采用的电路图是: 。
![]() | |||||||
![]() | ![]() | ![]() | |||||
(2)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 0.12 | 0.21 | 0.29 | 0.34 | 0.38 | 0.42 | 0.45 | 0.47 | 0.49 | 0.50 |
U(V) | 0.2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80 | 2.00 |
在图中描点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3)在实验中得到的小灯泡的U—I特性曲线是一条 线(填“直”、“曲”),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减小”、“不变”)。
13.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若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 Ω;
(2)若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由于电压表、电流表均不是理想电表,则测量结果,电源电动势的测量值将 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将 真实值. (填“大于”、“等于”、“小于”)
(3) 请根据电路图在右图中连接实物图。
14.多用表是一种测电学量的多功能、多量限测量仪表
(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一电阻,操作过程分一下四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把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接,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中a、b所示。当多用表的指针位于a 时,如图所示。
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Ω.
④两位同学使用完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置于图甲和图乙位置,你认为图 的位置比较好.
(2)用多用表测晶体二极管的性能好坏时,量程通常选择 档,若所测二极管性能好,则交换两表笔测得二极管两极间的电阻差异应 ;测得电阻较小的一次,与 (填红或黑)表笔相连的一端为二极管的正极。
三、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69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5V,内电阻r=5Ω,外电路的电阻R1=15Ω,R2=30Ω。求电路中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6.(10分) 如图所示,一对平行金属极板相距为d=2cm,两板间匀强电场方向向下,场强大小E=1.6×103V/m,其中下极板接地(零电势)。A点距下板为h1=1.5 cm,B点距下板为h2=0.5 cm,试求:(电子电荷量e=-1.6×10-19 C)
(1)两金属板之间的电势差大小;
(2)将一个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
(3)电子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改变了多少?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7. (10分)在地球赤道附近,地磁场可视为沿南北方向(方向由南向北)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5.0×10-5T. 求:
(1)在赤道上某处水平地面上建有一南北朝向的房子,房子的南墙上有一个面积为4m2的窗户,试求出穿过这个窗户的磁通量是多少?
(2)赤道上某处有一竖直的避雷针,长为5m,当带有正电的乌云经过避雷针的上方时,避雷针开始放电,放电电流为2.0A,则地磁场对避雷针的作用力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8.(12分)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0×10-7kg,电量q=+1.0×10-10C,A、B相距S=20cm。求:(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2)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能够到达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取g=10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9.(13分)三只灯泡L1、L2和L3的额定电压分别为1.5 V、1.5 V和2.5 V,它们的额定电流都为0.3 A.若将它们连接成图1、图2所示电路,且灯泡都正常发光,
(1) 试求图1电路的总电流和路端电压;
(2) 求电阻R2两端的电压和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3) 分别计算两电路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并说明哪个电路更节能。
![]() |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0.(14分)如图13所示,E为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R1=1000Ω,R2为光敏电阻。K为发射电子的阴极,发出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经过A、B间电场加速后源源不断地从小孔S沿虚线方向射入平行板电容器C中,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1=10cm,两极板的间距d=2.5cm。D为屏,与平行极板垂直,到极板的距离l2=35cm。P为一圆盘,由形状相同、透光率不同的三个扇形a、b和c构成,它可绕轴转动。当细光束通过扇形a、b、c照射光敏电阻R2时,R2的阻值分别为50Ω、100Ω、300Ω。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电子质量m=9×10-31kg。忽略细光束的宽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时间及电子所受的重力。假设照在R2上的光强发生变化时,R2的阻值立即有相应的改变。
(1)设圆盘不转动,细光束通过b照射到R2上,分别求出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的表达式。(用E、R1、R2表示结果)
(2)设圆盘不转动,细光束通过b照射到R2上,求电子经过A、B间电场加速后再经过平行板电容器C中的匀强电场偏转后,离开电场时在竖直方向上位移的表达式。(用d、R1、R2和l1表示结果)
(3)设圆盘不转动,细光束通过b照射到R2上,求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设转盘按图13中箭头方向匀速转动,每3秒转一圈。取光束照在a、b分界处时t=0,试在图14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电子到达屏S上时,它离O点的距离y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0—6s间)。要求在y轴上标出图线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值。(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在答卷上画出图线。)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答题卷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11.(1)
mm;
(2)ρ = ;
(3)画在下图虚线框中.
![]() |
12.(1) 。
(2)在上面坐标图上作I-U图.
(3) 线(填“直”、“曲”),
(填“增大”、“减小”、“不变”)。
13.(1)E= V; r = Ω;
(2) , .
(3)在右图连线.
14.
(1)② .
③ Ω. ④ .
(2) , ; (填红或黑)。
15.(10分)
16.(10分)
17. (10分)
18.(12分)
19.(13分)
20.(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