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物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A组题(题23A、24A)供使用选修1-1教材的考生作答,B组题(题23B、24B)供使用选修3-1教材的考生作答,每位考生只可选取两组题中的一组作答(若交叉答题,则仅以A组题计分,所答B组题无效),其余考题(如题1、2等)所有考生均须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9分)
一、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米 B.千克 C.秒 D.牛顿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无关
3.如图所示,质点A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2πR,2πR B.0,2πR
C.2πR,0 D.0,0
4.下列所说物体的速度通常指平均速度的是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 B.雨点落地的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物体下落后第2秒末的速度
5.图示为 A、B两质点的速度图象,其加速度分别为aA、aB,在零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A、vB.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A<vB
B.vA=vB
C.aA>aB
D.aA<aB
6.已知物体在4N、6N、8N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8N的力,那么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4 N B.6N C.8 N D.10N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D.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8.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B.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C.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它的功率就越大翰林汇
9.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跳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
A.机械能减少 B.机械能增加
C.重力势能减少 D.重力势能增加
10.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s,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则物块在该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
A.Fs B.fs
C.(F-f)s D.(F+f)s
11.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许多东西都可看作能量转换器,它们把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下列电器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电饭煲 B.电风扇 C.发电机 D.汽油机
12.如图所示,一艘炮艇沿长江由西向东快速行驶,在炮艇上发射炮弹射击北岸的目标。要击中目标,射击方向应
A.对准目标
B.偏向目标的西侧
C.偏向目标的东侧
D.无论对准哪个方向都无法击中目标
1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
A.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C.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D.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赤道和纬度为45°的地面上,则
A.甲的线速度大 B.乙的线速度大
C.甲的角速度大 D.乙的角速度大
15.设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为r,则F与r的关系为
A.F与r成正比 B.F与r成反比
C.F与r2成正比 D.F与r2成反比
16.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其大小是
A.16.7km/s B.11.2km/s C.9.8km/s D.7.9km/s
17.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带电量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A.倍
B.
倍 C.2倍
D.4倍
18.关于磁感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不闭合的 B.磁感线有可能相交
C.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 D.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19.如图所示,通电导线均置于匀强磁场中, 其中导线不受安培力作用的是
20.右侧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由此可知该电热水壶正常加热1min产生的热量为
电热水壶 | |||
型号 | SP-356A | 额定电压 | 220V |
额定功率 | 1800W | 额定频率 | 50Hz |
额定容量 | 1.5L | ||
广州市兆利企业有限公司 |
A.1.80×103J
B.1.10×104J
C.1.32×104J
D.1.08×105J
21.用图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
A.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C.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22.下列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图象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
使用选修1—1教材的考生作答 | 使用选修3—1教材的考生作答 |
23A.穿过单匝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在0.1s内由0.04wb均匀增加到0.12wb.则在此过程中 A.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为0.12wb B.通过该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为1.2wb/s C.该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0.8V D.该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 23B.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M、N两点相距为d,则
B.M点电势低于N点电势 C.正电荷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由M指向N D.若E为M点的场强,则M、N两点间电势差等于E·d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使用选修1-1教材的考生作答 | 使用选修3-1教材的考生作答 |
24 A.(4分)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是: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 .从而预言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电磁波按照波长由长到短排列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 、x射线和γ射线. |
为 V. |
25.(6分)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经测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__m/s.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26.(6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2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运动.求:
⑴水平拉力F的大小;
⑵3 s末木块速度的大小.
27.(6分) 将一个小球从某高处以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落地时运动的水平距离为1.6m(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⑴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⑵小球抛出点的高度.
28.(9分)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CD按图示方向运行,半径为1.8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竖直放置,使轨道最低点B的切线水平, 且与传送带的C端贴近.现将一质量为0.2kg的小物块P从轨道的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g=10m/s2).则:
⑴物块P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⑵物块P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
⑶在不同的条件下,物块P由C点运动到D点有多种可能的运动情况.请分别定性描述各种可能的运动情况.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B | C | A | C | C | B | A | C | C | B | B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A | 23B |
答案 | A | A | D | D | A | D | C | D | A | B | C | C |
24A.磁场,紫外线 24B.0.5,2.5
25.交流,0.10,0.30
26.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2分
解得水平拉力F大小 F=20N ………………………………………1分
⑵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v=at ………………………………………2分
解得3 s末木块的速度大小 v=6m/s………………………………………1分
27.⑴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规律
………………………………………2分
解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0.8s………………………………………1分
⑵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分
解得小球抛出点的高度 h=3.2m ……………………………………1分
28.⑴物块P从A到B过程中,由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得:mgr=………2分
解得物体滑到B点时得速度大小 ………………………………1分
⑵物块P在圆弧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块P到达B点时
F-mg=m …………………1分
解得物块P到达B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 ………………………1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P在滑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F′=F=6N………………………1分
⑶物块P由传送带的C端滑到D端的过程中,可能的运动情况有:
①匀速直线运动 ②匀加速直线运动 ③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⑤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评分标准:答出1~2个给1分,答出3~4个给2分,答出5个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