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

2014-5-11 0:28:37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2)

一、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解决有关应用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巩固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解决有关应用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二)例题分析:

[1](2001全国高考)已知抛物线的弦过抛物线的焦点,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轴,

证明:直线过原点。

(目的:进一步探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解析】利用方程求解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设直线的方程是:代入抛物线方程得:,设,则点坐标为

因为轴,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直线

的斜率,所以直线过原点。

(解法二)向量法

[2]如图,垂直于x轴的直线l于与圆F:相切,P为坐标平面内一动点,PQlQ,且.

  (Ⅰ)求点P的轨迹方程;

  (Ⅱ)过圆心F作直线交点P的轨迹于AB两点,

, 求点AB的坐标.

(目的:综合运用直线、圆、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解析】

(Ⅰ)由条件,

设点化简得

所以,即为所求点的轨迹方程。

(Ⅱ)设过的直线方程为,因为

可知存在,且有

又有

由(1),(2)

[3]已知的面积为,且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I)若求向量所在的直线方程;

  (II)设若以为中心、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求当 取得最小值时,椭圆的方程。

(目的:综合运用函数的性质、向量、导数的有关知识、方法解决问题)

【解析】                         

(I)设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II)

   上递增,此时取最小值,

由题意,设椭圆方程

[4]已知:面积为以O为中心,F为焦点的双曲线过点P。

(I)求的大小;

(II)若P点到中心O的距离为P点到两焦点距离的比例中项,请建立恰当的坐标系,写出双曲线的方程

【解析】

(2)以O为坐标原点,OF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双曲线方程为点关于O的对称点为则据题知:由(1)得(1),又由(1),(2),(3)可得所以曲线方程为

(三)巩固练习:

1以过椭圆的右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与其右准线的位置关系为 (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能确定

  (目的:理解并引申以过焦点弦为直径的圆与圆锥曲线相应准线的位置关系)

【答案】(C)

【解析】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及离心率小于的特性。

2双曲线的离心率,焦点到其中一条渐进线的距离为是双曲线上关于轴对称的两点,为坐标原点,则等于(  )

(A)   (B)     (C)     (D)

(目的:掌握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渐进线的特征及其对称性)

【答案】(A)

【解析】由由焦点到渐进线的距离为2,得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3抛物线的动弦长为,则中点轴的最短距离是(  )

(A)   (B)     (C)   (D)

(目的: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定义)

【答案】(D)

【解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4已知椭圆为左焦点,为左顶点,为上顶点,为下顶点,且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目的:掌握利用条件列出的关系,从而求出离心率)

【答案】

【解析】

   解出

5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并且与圆的一个交点为,如果圆在点的切线与的渐进线平行,则的方程是

  (目的:利用渐进线求双曲线方程)

【答案】

【解析】圆点的切线方程为

的方程为过点

四、小结:

1、与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相关的问题有“中点弦”问题、对称性问题、最值问题等,若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用图形性质来解决;若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考虑先建立目标函数,再利用求最值常用的配方法、判别式法、不等式法及函数的单调性法。

2、     解析几何也可以与数学的其他知识想联系,例如与向量知识相联系是一个主要的趋势,这时在解题时,要能够顺利地实现一知识向另一知识的转化。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