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第二次检测试题1

2014-5-11 0:28:39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第二次检测试题

    物理试题(理科)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8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 如图所示为演示波的衍射的装置,S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为水面上的两块挡板,其中N可以移动,两板中有一狭缝,此时测得图中A处的质点没有振动,为了使A处的质点也能发生振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     B.使波源的振动频率减小

C.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增大  D.移动N板使狭缝的间距减小

2.下列哪些情况中,观察者感到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  )

A.声源静止,观察者向着声源运动  B.声源静止,观察者远离声源运动

C.观察者静止,声源向着观察者运动 D.观察者静止,声源远离观察者运动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4. 用r表示两分子之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时,两个分子之间引力等于斥力,设两个分子间相距较远时,Ep=0,则                (  )

A.当分子间距r 变小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B.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Ep增加

C.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r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Ep 减小

D.当r=r0时, Ep=0

5.在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ΔU=W+Q中,关于ΔU、W、Q的正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正,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正

B.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负

C.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正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负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远外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7. 在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荷分别为-q1和+q2,相距r时,其相互作用力为F;今将两小球接触一下再相距r,这时相互作用力为F/3,则两球原来带电荷量大小的关系是  (  )

A.q1∶q2=1∶2    B.q1∶q2=2∶1    C.q1∶q2=3∶1      D.q1∶q2=1∶3

8.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E = 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

B.根据E = KQ/r2,可知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

C.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

D.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9.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图是:                (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AB,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当把一个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C靠近导体的A端时,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

A.只有A端验电箔张开,且A端带正电

B.只有B端验电箔张开,且B端带负电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D.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11.如果不计重力的电子,只受电场力作用,那么,电子在电场中可能做        (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12.一个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着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个均匀带电细杆MN,如图所示则金属球上感应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Ea、Eb、Ec的大小关系为(  )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

二、本题每空2分,共14分.

1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在t=1.1s时刻,x=0.5处的质点P出现第三次波峰,那么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刻是    s。

 


14.某同学在实验室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实验中,已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抽得上述溶液2mL,现缓慢地滴出1mL溶液,共有液滴数为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上,在刻有小正方形坐标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所示),坐标中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0mm。试问:

⑴这种估测方法做了哪些近视处理?                

⑵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保留1位有效数字)

15.带有8.0×10-8C电荷量的等量异种点电荷相距20cm,则连线中点

处的电场强度是      N/C,与这两个点电荷距离都为20cm处

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N/C。

16.将一个半径为r空心导体球接地,在空心导体球的球心处放一个点电荷Q,

且点电荷与球壳不接触,如图9所示。则距球心R的P点的场强为:

(1)当R >r时     ,(2)当R <r时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9分)一列横波在x轴线上传播着,在t1=0和t2=0.04s时的波形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

①读出简谐波的波长是   m;振幅是      m。

②设周期大于(t2-t1).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多大?

③若波速的大小为2750m/s,求波的传播方向。

18.(9分)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它的摩尔质量为0.027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1023 mol-1.求(1)体积为0.17 m3 的铝块中所含的铝原子数约为多少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估算铝原子的直径(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19. (10分) 已经证实,质子、中子都是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的两种夸克组成的,上夸克带电为2/3e,下夸克带电为 - 1/3e,e为电子所带电量的大小,如果质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且各个夸克之间的距离都为,d=1.5×10-15m试计算质子内相邻两个夸克之间的静电力(库仑力).

20.(10分)把质量2g的带负电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量为的带电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cm时,则绳与竖直方向成角。(g取10N/kg,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试求:

  (1)B球受到的库仑力多大?

  (2)A球带电量是多少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太京中学高二第二次检测

物理试题(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8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BD  2.AC 3.AB 4.B  5.C  6.D

7.D   8.B  9.C  10.D 11.BC 12.C

二、本题每空2分,共14分.

13.1s

14.(1)单分子油膜,紧密排列的球体模型(2)5×10-10m.

15.1.44×105N/c ;7.2×104N/c

16.0 ; Kq/R2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 ①8m ;0.06m ②50m/s ③向左传播

18. ①1.02×1028个 ②×109m

19.上夸克之间的作用力为46N; 上夸克和下夸克之间的作用力为23N

20. ①0.02N ②5×10-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