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14-5-11 0:28:40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必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2.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写下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请问诗句中的“云与我俱东”所对应的参考系是   

A.两岸      B.船     C.云     D.诗人

3.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A.     B.R

C.RR    D.R

4.已知一些材料间动摩擦因数如下: 

材料

钢—钢

木—木

木—金属

木—冰

动摩擦因数

0.25

0.30

0.20

0.03

质量为1 kg的物块放置于水平面上,现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此物块时,读得弹簧秤的示数为3N,则关于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取g=10m/s2

A.钢—钢   B.木—木   C.木—金属    D.木—冰

5.一个重6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20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0N               B.40N,方向竖直向下

C.40N,方向竖直向上        D.80N,方向竖直向上

6.北京时间2006年7月12日凌晨,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世界纪录!刘翔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A.7.00m/s     B.7.76m/s      C.8.54m/s    D.10.00m/s

7.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    B.3cm    C.1.5cm   D.0.75cm

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是零

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相同的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11.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点,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A.4.8 m/s     B.5.0 m/s    C.5.2 m/s   D.10 m/s

12.一个物体以6m/s的速度垂直于墙的方向和墙壁相撞后,以4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物体在与墙壁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1s,且相互作用力大小不变,取碰撞前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物体与墙作用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为  

A.20m/s2     B.-20m/s2      C.100 m/s2      D.-100 m/s2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运动方向相同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14.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完全停下.设刹车过程中汽车也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运动过程中汽车加速度大小之比 

A.1∶4      B.1∶2      C.1∶1     D.2∶1 

15.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A.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的速度之和与时间成正比       D.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16.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先后通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AvB,所经历的时间为t,经过的位移是s,则当物体经过t/2时间和s/2位移的瞬时速度分别是

A、        B、 

C、       D、 

1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物体相互接触,就必定有弹力产生

B.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

C.物体和支持面间的弹力一定等于其所受的重力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可能产生弹力

18.关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19.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的物体所受的作用力是 

A.重力和弹力         B.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

20.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 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º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等于                     

A.  B.   C.   D.

二.本题1小题,共9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1.用接在50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2、3之间的距离s3=30.0mm,3、4两点间的距离s4=48.0mm,则2、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  s,小车的加速度为  ▲  m/s2,小车在位置3的瞬时速度为   ▲  m/s.

三.本题3小题,共31分.解答写在答卷纸上.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一辆汽车原来匀速行驶,然后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从加速行驶开始,经12s行驶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大?

23.在倾角a=300的斜面上固定一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置一重为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和挡板作用力的大小。

24.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被认为是匀速传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9.0 km/s和4.0 km/s,在一次地震观测站记录的纵波和横波到达该地的时间差是8 s,则地震的震源距这观测站有多远?

25.如图所示,A物体重力为4N,B物体重力为2N,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A、B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则当两物体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和水平外力的大小各是多少?

26.某公路的最高限速为30m/s,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到踩下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5s,设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该公路的安全车距应为多少?

高二物理(文科)答卷纸

二.本题1小题,共9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1.      s;       m/s2      m/s

三.本题3小题,共31分.解答写在答卷纸上.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

23.

24.

25.

26.

答案

1.C  2.A  3.B  4.B  5.A  6.B  7.B  8.B  9.C  10.D

11.A  12.D  13.A  14.B 15.A  16.C  17.B  18.C  19.A 20.C

21.0.1  1.8    0.39

22.9m/s

23.   

24.57.6km

25.0.8N  2.4N

26.12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