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上学期测试试卷

2014-5-11 0:28:40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上学期测试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对光的波粒二像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3.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  ) (是标准样板)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4.对于光的衍射的定性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 甚至比光的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明显产生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互相叠加的结果

  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5.纳米技术是跨世纪的新技术,将激光束的宽度集中到纳米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对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诸如癌症、遗传疾病等彻底根除。在上述技术中,人们主要利用了激光的  (  )

  A.单色性  B.单向性   C.高能性  D.粒子性

6.当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逸出,如果光的强度减弱,频率不变,则  (  )

  A.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最低数值时,就没有光电子逸出

  B.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小

  C.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都要减小

7.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

  A.医院里常用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C.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

8.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受某种单色光的照射时,只发射波长为的三种单色光,且则照射光的波长为 (  )

  A. B.++ C. D.      

9.如图A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图B是这列波中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

A.,向左传播

B.,向左传播

C.,向右传播

D.,向右传播

10.如图所示.S、S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连线的中垂线上。且.某时刻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 (  )

  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  

B.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

  C.处质点的振幅为    D.处质点的振幅为

11.如图所示,一个玻璃棱镜的横界面是等腰,其中面是镀银的。现在光线垂直于面入射,在棱镜内经过两次反射后垂直于面射出。则(   )

A.     B.

C.     D.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 
 
 


将第一题的答案填入下列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5分)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画在图中.

12.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上,当它们自发地向较低的能级跃迁的过程中,最多可放出

      不同频率的光子,在这些光子中,从n=   能级跃迁到n=    能级的所放出的光子的波长最短。

13.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在括号中注明粒子名称

(1)          (      )

(2)          (      )

(3)        (      )

(4)        (     )

14.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画好玻璃砖的两界面直线后,不慎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如图虚线所示),若其它操作正确,则测得折射率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霓虹是由空中的小水滴对日光的折射、色散、全反射的综合效应所形成的。通常可看到两首弓形彩带。里面一道叫虹,比较明亮;外面一道叫霓,较为暗淡,如图(a)所示.(1)虹是阳光在水滴内经二次折射一次全反射形成的,如图(b)所示从内到外色序的排列是       ;(2)霓是阳光在水滴内经二次折射、二次全反射形成的,如图(c)所示,从内到外色序的排列是       

三、本题共4小题,共7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5分)已知氘核质量为,中子质量为核的质量为

(1)              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

(2)              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17.(18分)如图所示,实线为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经过时的波形图像

①         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和可能波速;

②         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可能周期和最大周期;

③         若波速是,求波的传播方向。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 
 
 


18.(18分)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界面,其半径为,折射率是是一条直径。仅有一束平行光沿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离多远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经过点。


19.(20分)由于臭氧在紫外光波长200~300nm的谱段有强吸收带,在300~340nm的谱段有弱吸收带,在440~740nm可见光区也有吸收带,所以臭氧层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可见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紫外线产生的微观机理是  (  )

  A.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而产生的

  B.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C.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D.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

  (2) 若用上述两种波长的紫外线照射银板,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个谱段的光线可能使银板产生光电效应?(银的极限频率为)

(3)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当它从n=2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紫外线波长为多少?(,n=2能级的能量为)

  (4) 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照射到地面上,通过—定的装置可观察太阳光谱图。如图16.1—3是简单装置,将一加满清水的碗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将平面镜斜放入水中,调整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经水面折射再经水中平面镜反射,最后由水而折射回空气射到室内白墙上即可观察到太阳光谱 (  )

A.此光谱线是平行于地面水平排列的

B.此光谱线是垂直于地面竖直排列的

C.若是平行于地面水平排列的谱线则红光在最上面

D.若是垂直于地面竖直排列则从左侧看去,红光在左紫光在右

高二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D

D

C

ABD

C

B

BD

CD

B

CD

D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画在图中.

12.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上,当它们自发地向较低的能级跃迁的过程中,最多可放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在这些光子中,从n= 4 能级跃迁到n=  1  能级的所放出的光子的波长最短。(每空2分)

13.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在括号中注明粒子名称  (错一处扣1分)

(1)    (  粒子  )

(2)     ( 电子  (粒子))

(3)      (   中子  )

(4)   (  粒子  )

14.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画好玻璃砖的两界面直线后,不慎误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如图虚线所示),若其它操作正确,则测得折射率将  不变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虹霓是由空中的小水滴对日光的折射、色散、全反射的综合效应所形成的。通常可看到两首弓形彩带。里面一道叫虹,比较明亮;外面一道叫霓,较为暗淡,如图(a)所示.(1)虹是阳光在水滴内经二次折射一次全反射形成的,如图(b)所示从内到外色序的排列是 紫到红      ;(2)霓是阳光在水滴内经二次折射、二次全反射形成的,如图(c)所示,从内到外色序的排列是   红到紫     

(每空3分)

三、本题共4小题,共7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5分)已知氘核质量为,中子质量为核的质量为

(3)              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

…………………………………………5分

(4)              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解:质量亏损:…………………5分

放出的核能:…………………5分

17.(18分)如图所示,实线为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经过时的波形图像

④         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和可能波速;

⑤         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可能周期和最大周期;

⑥         若波速是,求波的传播方向。

解:①若波向左传播,

传播的可能距离为:   其中      3分

传播的可能波速为:  其中3分

②若波向右传播,则                         2分

则它的可能周期为:    其中  3分

时周期最大                            2分

③若波速是,在内,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为 3分

所以,波向左传播。                                2分

18.(18分)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圆柱体的横界面,其半径为,折射率是是一条直径。仅有一束平行光沿方向射向圆柱体,试求离多远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经过点。

解:设光线经折射后经过点光路图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得:

              3分

中,            4分

中,             4分

中,       4分

由以上各式得:   3分

19.(20分)由于臭氧在紫外光波长200~300nm的谱段有强吸收带,在300~340nm的谱段有弱吸收带,在440~740nm可见光区也有吸收带,所以臭氧层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可见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紫外线产生的微观机理是  (  B  )                5分

  A.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而产生的

  B.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C.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D.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

  (2) 若用上述两种波长的紫外线照射银板,试通过计算说明哪个谱段的光线可能使银板产生光电效应?(银的极限频率为)

解:银的极限波长为    

只要小于银的极限波长的紫外线均可以是因发生光电效应。即200~300nm的谱段的紫外线。 5分

(3)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当它从n=2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紫外线波长为多少?(,n=2能级的能量为)

解:

    5分

  (4) 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照射到地面上,通过—定的装置可观察太阳光谱图。如图16.1—3是简单装置,将一加满清水的碗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将平面镜斜放入水中,调整倾斜角度.使太阳光经水面折射再经水中平面镜反射,最后由水而折射回空气射到室内白墙上即可观察到太阳光谱 ( AC  )        5分

A.此光谱线是平行于地面水平排列的

B.此光谱线是垂直于地面竖直排列的

C.若是平行于地面水平排列的谱线则红光在最上面

D.若是垂直于地面竖直排列则从左侧看去,红光在左紫光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