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2014-5-11 0:28:41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物 理 试 题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份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基本单位的是                                 (  )

    A.m、N、s      B.m、kg、s      C.kg、J、s      D.m、kg、N

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起跳的瞬间,运动员                               (  )

    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受到的支持力

    B.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受到的支持力

    C.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D.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受到的重力

3.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物体的位移为x,速度为v,若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                            (  )

    A.由速度和时间决定

    B.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和物体的质量决定

    C.由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决定

    D.由物体的位移和时间决定

4.对于自由落体运动                                               (  )

    A.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B.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C.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4:9

    D.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5.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


6.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

    盘中的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伸长了l,现向下拉盘

    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

    度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  )

    A.              B.

    C.                       D.

 
7.用力传感器悬挂一钩码沿竖直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右图中实线是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则                          (  )

    A.钩码的重力约为4N

    B.钩码的重力约为3N

    C.A、B、C、D四段图线中,钩码处于超重状态的A、D,失重状态的是B、C

    D.A、B、C、D四段图线中,钩码处于超重状态的A、B,失重状态的是C、D

 
8.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角(<45°)的轻绳a和水平轻绳b拉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T1;现保持小球位置不动,使绳b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角,绳b的拉力变为T2;再转过角,绳b的拉力变为T3。则                  (  )

    A.T1=T3>T2     

    B.T1=T3<T­2

    C.绳a的拉力增大 

    D.绳a的拉力减小

 
9.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物体受水

平拉力和不受水平拉力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物体                           (  )

    A.不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象一定是b

    B.受水平拉力时的速度图象可能是a

    C.所受的摩擦力可能等于0.2N

    D.所受的水平拉力一定等于0.1N

 
10.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

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

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根间的距离减小后

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  )

    A.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大

    B.每根木昆对圆筒的支持力变小,摩擦力变小

    C.圆筒仍能匀速滑下

    D.圆筒将匀加速滑下

1,3,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本题共3 小题,共18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1.(4分)关于实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是由于测量不仔细或测量工具不精密产生的

    B.实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改进仪器和谨慎操作来减小误差

    C.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D.采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12.(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在白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三个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1)中是                                   

(2)中是                                    

(3)中是                                   

 
13.(8分)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得到了如下一组实验数据:

车受的拉力

F/N

车的加速度

a/m·s—2

纸带编号

0.100

0.08

1

0.300

0.25

2

0.500

0.40

3

0.700

0.55

4

0.900

0.72

5

  (1)在坐标纸上画出a—F图象;

  (2)由图象得到的结论是                     

  (3)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4)由图象得到的小车的质量是       kg。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8分)在某城市的一条道路上,规定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肇事车是一辆卡车,量得这辆卡车紧急刹车(车轮被抱死)时留下的刹车痕迹长为5.79m,已知该卡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7m/s2

  (1)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2)求刹车时间。

  (3)求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5.(10分)在倾角的斜面上,一条质量不计的皮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端,另一端绕过一质量m=3kg、中间有一圈凹槽的圆柱体,并用与斜面夹角的力F拉住,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不计一切摩擦,求拉力F和斜面对圆柱体的弹力FN的大小。(g=10m/s2,sin37°=0.6,cos37°=0.8)

    某同学分析过程如下:

    将拉力F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

    沿斜面方向:Fcosβ=mgsinα     (1)

    沿垂直于斜面方向:Fsinβ+FN=mgcosα(2)

    问:你认为上述分析过程正确吗?若正确,

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求出F及FN的大小;

若不正确,指明错误之处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16.(11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2m/s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0°。现把质量为10kg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Q,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4m,工作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g=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

  (2)求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17.(13分)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若对物块施加一个

 
F=(9-2t)N的水平外力取向为正方向,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物块的加速度。

  (2)求物块向右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

  (3)在图乙中画出物块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速度的定义为v—t”图象下的“面

    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x;加速度的定义为

      则“a—t”图象下面的“面积”在数

    值上等于什么?

  (5)由a—t图象,求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

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B 2.D 3.B 4.BD 5.C 6.B 7.AC 8.AD 9.BCD 10.BD

二、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11.BD                                              …………4分

12.(1)未记下两根细绳的方向。

 
  (2)应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作图。

  (3)应将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至位置O。

    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1)(2)(3)各2分。

13.(1)如右图;

  (2)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3)质量的倒数或;

  (4)1.25(±0.05)kg。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其中(1)—(4)各2分。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

14.解:(1)刹车前卡车的速度

    m/s=9m/s>30km/h  ①

    故该车超速。  ②

    (2)刹车过程所用时间

    =1.3s  ③

    (3)平均速度m/s ④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其中①—④各2分。

 
15.解:不正确。平行于斜面的皮带对圆柱体也有力的作用。①

    (1)式应改为:Fcosβ+F=mgsinα ②

    由②得

    30N=10N ③

    将③代入②得

    FN=mgcosα-Fsinβ=30×0.8-10×0.6N=18N ④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①4分,②③④各2分。

16.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

    μmgcosθ-mgsinθ=ma ①

    解得a=2.5m/s2  ②

    m=0.8m ③

    可见工件先匀加速运动0.8m,然后匀速运动3.2m ④

  (2)由

    得 ⑤

     ⑥

    t=t1+t2=2.4s  ⑦

    评分标准:本题共11分,①③④⑤各2分,其余每式1分。

17.解:(1)物块的加速度=(9-2t)m/s2 ①

    (2)当物块a=0时,向右运动的速度最大,

 
    所用时间s=4.5s  ②

  (3)

  (4)a—t图象面积是速度的变化量  ③

(5)由a—t图象可知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速度

 ×9×4.5m/s=20.25m/s ④

 评分标准:本题共13分,其中①②③各2分;④式4分;(3)问图象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