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4-5-11 0:28:42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物理试题(理科)命题人:徐泽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1.关于布朗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B、小颗粒运动的轨迹就是液体分子运动的轨迹

C、小颗粒运动的剧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 D、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如果一个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都相同,则此物体可能做的运动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                    D. 变加速运动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一房间内,打开一台冰箱的门,再接通电源,过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就会降低

B.从目前的理论看来,只要实验设备足够高级,可以使温度降低到-274℃

  C.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热力学第

   二定律

  D.机械能可以自发地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木块AB,质量均为m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A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B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在碰撞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时刻,AB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
B.任意时间,AB组成系统的动能不变
C.任意相等时间,AB所受冲量的大小相等
D.当弹簧压缩而又恢复原长时,A静止,B以速度v运动 

5.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4s末速度为零,加速度负向、最大

   B.4s末振子的位移为-0.02m

   C.振动周期是5s,振幅是0.02m

   D.1s末,振动物体的速度为正向最大

6.摆A振动60次的同时,单摆B振动30次,它们周期分别为T1和T2,频率分别为f1和f2,则T1∶T2和f1∶f2分别等于 [  ]

  A.2∶1,2∶1      B.2∶1,1∶2

  C.1∶2,2∶1       D.1∶1,1∶2

7.一个直径为d的空心金属球壳内充满水后,用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挂起来形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若在摆动过程中,球壳内的水从底端的小孔缓慢泄漏,则此摆的周期 [ ]

      

B.肯定改变,因为单摆的摆长发生了变化

 C.T1先逐渐增大,后又减小,最后又变为T1

 D.T1先逐渐减小,后又增大,最后又变为T1

8.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

a通过的路程为0.4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9.最近发现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知1nm(纳米)=10-9m,边长为1nm的立方体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m)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一个数值  (     )

A.102     B.103     C.106     D.109

10.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计时开始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此时位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质点A的平衡位置与原点O相距0.5m。已知经过0.02s,A质点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

A 这列波的波长为1m  

B 这列波的频率为50Hz

C 这列波向右传播 

D 这列波的波速为12.5m/s

11.质量相等的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汽,它们的:(    )

A.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势能相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势能不同;

C.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分子势能相同;

D.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分子势能不同.

12.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

C.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斥力大于引力

D.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

二、 实验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13.(6分)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 [   ]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_cm。

  ②(单选题)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14. (6分)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1中PQ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考号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高二物理试题(理科)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实验题

13.(1)          (2)         

14. (1)          (2)          

三、计算题(解答题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已知铝的密度为ρ,它的摩尔质量为M,1个铝原子占有的体积是V,

(1)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2)质量为m的铝块中所含的原子数为多少.(结果用题中给定字母表示)

16.(8分)右图为一单摆的共振曲线,则该单摆的摆长约为多少?共振时单摆的振幅多大?(g取10m/s2

17.(12分)如图11所示,实线为t1=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t2=0.1s时刻的波  形,求:

文本框:   (1)波速多大;

  (2)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18. (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小车,它的上表面是由水平面连结1/4圆弧的光滑曲面。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水平处速度v。进入小车,求:
(1) 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2) 物体m上升的最大高度。



高二物理试题(理科)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A

B

ACD

A

C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BC

B

D

ACD

BC

AD

二、实验题

13.(1) 98.50          (2)B

14. (1)64.8            (2)ABD

三、计算题

15. —6 kg·m/s ,—120N。

16. 解:由图可知,单摆在f=0.5Hz时振动最剧烈,表明此时发生了共振,振幅为10cm。

,得:L===1.01m

17. 解:(1)由题意可知,若波由A向B传播,则A、B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则:

S=(n=1,2,3……)

(n=1,2,3……)

若波由B向A传播,则A、B在一个周期内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则:

S=(n=1,2,3……)

(n=1,2,3……)

(2)综合上述表达式,可知,当波由B向A传播时,且n=0时,波长有最大值,

18.  ,

8.下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B)质量相同的两个铁块,温度高的那一块热量多。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D)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内能可以不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