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上期末考试试题
高 二 物 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清楚。
2. 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序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选项,不要答在试卷上。
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质点并不沿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
B.波的传播速度和波源的振动速度始终相同
C.波由甲介质进入乙介质,波长和频率都会发生变化
D.波由甲介质进入乙介质,波长和频率都不会发生变化
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任何条件下,热量都不会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3.甲、乙两个单摆摆长相同,摆球质量之比为4∶1,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做简谐振动,摆
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率之比为1∶2,则两摆 A.振幅相同,频率相同 B.振幅不同,频率相同
C.振幅相同,频率不同 D.振幅不同,频率不同
4. 用r表示两分子之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两个分子之间引力等于斥力,设两个分子间相距较远时,EP=0,则
A.当分子间距r 变小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B.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EP增加
C.当r<r0时,引力小于斥力,r减小时分子力做正功,EP 减小
D.当r=r0时, EP=0
5.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的图是:
6.在一只小量程的电流表G上并联一个可变电阻R,就改装成为了一只较大量程的电流表A1。今将改装好的电流表A1与标准电流表A2串联后去测量电流,发现A1的示数总比A2的示数小,修正的方法为
A. 在R上再并联一个适当的小电阻 B. 在R上再并联一个适当的大电阻
C. 将R的阻值适当变小一些 D. 将R的阻值适当变大一些
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处在真空中,电容为C,带电荷量为Q,板间距离为d,今在两板的中点d/2处放一电荷q,已知静电力常数为k,则它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
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9.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E = 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
B.根据E = kQ/r2,可知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
C.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
D.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10.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发生干涉时,在干涉区域有a、b、c三点,某时刻a点为波峰与波谷相遇,b点为波谷与波谷相遇,c点为波峰与波峰相遇。则再经过半个周期,振动加强的点有
A. a点 B. b点 C. c点 D. 都不是
11.图中a、b直线分别表示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这两段电阻丝,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电阻丝a较细
B. 电阻丝b较细
C. 若将电阻丝a、b串联在一起接入电路,则b两端的电压较大
D. 若将电阻丝a、b并联在一起接入电路,则b消耗的电功率较大
12.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横波的波长为4m。若从图示时刻开始记时,则图中A点经过0.5s第一次到达下方最大位移处。现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波向右传播,则波速为2m/s
B. 若波向右传播,则波速为6m/s
C.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速为2m/s
D.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速为6m/s
13.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直线)上的三点,c为ab中点。a、b电势分别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V
B.a点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
C.一负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负电荷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
高二物理上期末考试试题
高 二 物 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1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2.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题号 | 三 | 四 | 总分 | 总分人 | 查分人 | |||
16 | 17 | 18 | 19 | |||||
得分 |
得分 | 评卷人 |
三、实验、作图题:(共15分)
14.(4分)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用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源的U一I图像,如右图所示,若E、r分别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则:E= V;
r= Ω。
15.(11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长约0.8m,直径小于lmm,电阻在5Ω左右。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用米尺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L;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直径d如图所示,则d= mm;
(3)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导线的电阻.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要使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从零开始变化,电压表用0~3V量程,电流表用0~0.6A量程,且采用安培表外接法,请按照下面的实验电路图,在实物图上用笔画线当导线连接成实验电路。
![]() |
(4)根据测得的L、d、U、I,计算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
(5)根据你所连接的实物图,在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靠近 端。(填A或B)
四、计算题(共4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和文字说明,只写结果不给分。)
得分 | 评卷人 |
16.(9分)如图甲是某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图乙是A点的振动图像,试求:
(1)
该波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2) 该波的波速。
得分 | 评卷人 |
17.(1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工作的电路图,电动机的内阻r=0.6Ω,R=10Ω,直流电压U=160V,理想电压表示数为U1=110V,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为多大?
(2)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P为多W?
(3)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是多大?
(4)电动机工作时间t=1h所产生的热量Q为多少?.
得分 | 评卷人 |
18.(10分)真空中有一静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荷量为4×10-9C的试探正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10-5N;把该电荷从P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做了8×10-7J的负功。
(1)P点的场强为多大?电势为多高?
(2)若把带电量为2×10-9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电势为100V的Q点移到P点,电场力对该电荷做的功为多少?
得分 | 评卷人 |
19.(15分)如图所示,在>0的空间中,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在
<0的空间中,存在沿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一电子(-e,m)在
处的
点以沿
轴正方向的初速度
开始运动,电子所受重力不计,求:
(1) 电子第一次经过
轴时的坐标。
(2)
电子在轴方向运动的周期。
(3)
电子运动的轨迹与的各交点中,任意两个交点的距离。
高二物理上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A 2.D 3.B 4.B 5.C 6.D 7.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全选对的给3分,选对不全的给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给分
8.AB 9.B 10.BC 11.AD 12.BC 13.D
三、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14.1.4;2.0 (各2分)
15.(2)0.900(2分)
(3)如图(4分)
(4)(3分)
(5)A(2分)(与实物图一致可得分)
四、计算题 本题共5小题,共46分。
16.解:(1)由图可知:该波波长为 (2分)
介质质点振动周期为 (1分)
则该波频为: (1分)
(2) (3分)
根据A质点的振动可知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负向传播。(2分)
17.解:(1)由欧姆定律得:
(3分)
(2) (3分)
(3) (3分)
(4) (3分)
18.解:(1) (2分)
(2分)
由得:
(1分)
(2) (3分)
(2分)
19.解:电子在x轴方向上先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越过y轴后,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0后沿相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次越过y轴后,重复以上运动。在y轴方向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粒子在x运动的加速度为:
(2分)
设电子由P点第一次到达y轴的时间为,则由运动学公式得:
(1分)
(1分)
(1) 电子第一次经过y由的坐标为
(3分)
(2) 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得,电子在轴方向运动的周期
(3分)
(3) 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得,电子运动的轨迹与的各交点中,任意两个交点的距离为:
(
)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