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2014-5-11 0:28:44下载本试卷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填到后面的表格中。

1、分子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运动特征不容易研究,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认识它,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下面给出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上述研究分子运动的方法相同的是

A.牛顿通过对天体现象的研究,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B.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学说的启发下提出了光子说

C.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奥斯特通过放在通电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得出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的结论

2.按照相对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火箭对地速度为,火箭“迎着”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

B.若火箭对地速度为,火箭“追赶”光飞行时在火箭上的观察者测出的光速为

C.揭示了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其运动质量总要大于静止质量

D.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相互关系,说明质量变成了能量

3.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压强变大

 B.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压强减小

 C.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压强增大

 D.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压强不变

4.在温度均匀且恒定的水池中,有一小气泡正在缓慢向上浮起,体积逐渐膨胀,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

 A.气泡内的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B.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其内能不变

 C.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减少

 D.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同时从水中吸收热量,其内能不变

5.如图所示,两个直立气缸由管道相通。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ab用钢性杆固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地移动。缸内及管中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大气压强不变。现令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升高一点,则系统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 (   ) 

(A)活塞向下移动了一点,缸内气体压强不变

(B)活塞向下移动了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增大

(C)活塞向上移动了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减小

(D)活塞的位置没有改变,缸内气体压强增大

6、如图6(a)所示,金属框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Q两部分肥皂膜刺破后,线的形状将如图(b)中的(  )


.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答案填到后面的表格中。

7.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B.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得比斥力快

C.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

D.压缩气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B.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减小

9.气体分子运动具有下列特点

A.气体分子间的碰撞频繁

B.同种气体中所有的分子运动速率基本相等

C.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D.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布具有“中间多,两头少”特点

10.如图所示是医院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在输液过程中(    ).

(A)A瓶中的药液先用完

(B)B瓶中的药液先用完

(C)随着液面下降,A瓶内C处气体压强逐渐增大

(D)随着液面下降,A瓶内C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11.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一木块,一子弹水平射穿木块,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子弹与木块间)对木块做的功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B)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完全转化为木块的内能

(C)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子弹与木块增加的内能

(D)子弹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动能与子弹木块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之和.

高一4.GIF (828 bytes)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B的P--T图线如图所示,可知在由A到B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
C.气体的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D.气体一定吸收热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4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1)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lmL的溶液的滴数误多记了10滴

(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L,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cm2.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__nm.

14.如图是课本上探究气体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甲、乙两图中气体的体积分别为(设玻璃管的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为p0):v=___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

压强分别为:p=______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从测量的几组数据我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等式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其值等于_____________.

. 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两个状态A(p1,V1)、B(p2,V2),如图所示.它们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1、T2.且T1≠T2,图中的曲线为等温线.请你利用理想气体实验定律证明:,要求在图上标出与证明过程相应的状态变化图线.

16、试解释下列现象:

⑴手套被雨水浸湿后很难从手上脱下;

⑵将一枚硬币轻轻置于水面,可以漂浮于水面而不沉下去。此时与硬币重力相平衡的是什么力?如有两枚硬币漂浮于水面上,且两者间距约1cm时,两硬币会急剧地相吸靠近,为什么?

⑶建筑楼房时,常在砌砖的地基上铺一层油毡防潮层。如果不铺这层油毡,楼房就容易受潮,为什么?

17.(10分)在标准状总值下,有体积为V的水和体积为V的可认为是理想气体的水蒸气,已知水的密度为,求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水的摩尔质量为MA,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VA,求:

  (1)说明标准状况下水分子与水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关系;

  (2)它们中各有多少水分子?

  (3)它们中相邻两个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18.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地球的半径为6.37×106m,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约为1.87×1024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而且将吸收到的35%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面的水蒸发(设常温常压下蒸发1kg水需要2.2×106J的能量),而后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a)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毫米表示,球面积为).

(b)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W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说明两个理由.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 A  6.C 7.AC  8. AC 9. ACD  10.AC 11.AD 12.ABD

13.(1)(4分)AC (2)(6分 )  5×10-6,40,1.25×10 

14. (14分)V=l1S V=l2S p=p0-ρgh1 p=p0+ρgh2  pV= pV 温度保持不变 当时室温

15、(10分)由状态A到状态C遵循玻意耳定律

P1V1 = P2V3------------------------------------------------①

由状态C到状态B遵循盖-吕萨克定律

V3/T1=V2/T2------------------------------------------------②

①式除以T1与②式乘以P2联立得

P1V1/T1= P2 V2/T2

16、⑴(4分)因为湿手套的纤维间的空隙中有液体,液体跟空气接触的表面层具有收缩趋势,这种收缩趋势使手套纤维间距离缩小,于是手套的表面积减小,使手套紧箍在手上很难脱下。

⑵(6分)硬币能浮于水面,是由于硬币经常和手接触,其表面有一层油脂,水对其不浸润,在硬币的重力作用下,硬币使水面向下凹,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面有恢复成平面的趋势,从而对硬币产生向上的托力和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使硬币静浮于水面。

当漂浮于水面的两枚硬币相距较近时,两硬币之间的水面呈凸曲面状,此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将使其表面收缩,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液面的切线方向,使两个硬币在水平方向上各自受力不平衡,左边硬币在水平方向上承受表面张力的合力指向右,而右边硬币受到的合力指向左,因而发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⑶(4分)土壤和砖块里有许多细小孔道,相当于插着许多毛细管,地下水可以通过它们上升到楼房,使楼房受潮。由于油毡上涂有煤焦油,堵塞了砖块上的空隙,阻断了水上升的通道,因而能防止房屋受潮。

17解:(1)相等           (2分)

  (2)体积为V的水,质量为M=V①      分子个数为

解得①、②得 ③③…………………………(3分)

对体积为V的水蒸气,分子个数为④…………………………(3分)

  (3)设相邻的两个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d,将水分子视为球形,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为

⑤      解③、⑤得:⑥…………………………(3分)

设相邻的水蒸气中两个水分子之间距离的d′,将水分子点的空间视为正方体。

⑦       解④、⑦得 ⑧…………………………(3分)

18.1×103mm (8分)

大气层吸收,大气层散射或反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