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2014-5-11 0:28:49下载本试卷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
 当物体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且阻力足够小时,物体将做机械振动.振动可分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当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将发生共振,振幅达最大.
 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其特点是所受外力的合力符合F=-kx,加速度符合α=-(k/m)x.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它表示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典型的简谐运动有弹簧振子

(T=2π)和单摆(T=2π

等.做简谐运动的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振幅越大,能量越大.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形成机械波.其特点是只传播振动的能量而介质本身并不迁移.波动遵循叠加原理,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波动的任一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和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一致.波动有横波和纵波之分.波动图象也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它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在判别质点振动方向时要注意波传播方向.
 二、练习题精选
  1.在下列情况下,能使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振动周期变小的是(  )
A.将摆的振幅减为原来的一半
B.将摆从平地移到高山上
C.将摆从赤道移到两极
D.用一个装满砂的漏斗做成单摆,在摆动过程中让砂逐渐漏出
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C.振源振动的频率就是波的频率
D.振源振动的速度就是波的速度
3.有两个弹簧振子,它们的固有频率分别为2Hz和4Hz,在频率均为2Hz的驱动力作用下分别振动着,则这两个弹簧振子(  )
A.都可以发生共振
B.振动频率分别是2Hz和4Hz
C.都在做受迫振动
D.振动频率都是2Hz4.如图1所示为一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该简谐运动的振幅为6cm
B.周期为4s
C.8s末摆球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8s末摆球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5.如图2为一个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已知F质点此刻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

图2

A.波水平向左传播
  B.质点H与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质点C的加速度最大
  6.如图3所示,弹性绳的两端A、B在外力作用下都做周期为T的连续振动,在绳子中形成两列横波,若某时刻在绳中C点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则(  )

图3

A.C点的振动周期为T
B.1/4周期后C点处于振动的平衡位置
C.C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D.C点到A、B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
  7.将一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拉开4cm后放手使其做简谐运动,在24s内共完成30次全振动.它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cm,它振动的周期为________s,1min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
  8.一列波沿传播方向上有两质点,它们相继到达最大位移的时间差是15s,这列波的波长是2m.频率是50Hz.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这两点间的距离有________个波长.
  9.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质量相等的铁球和塑料球应选用________;
  (2)有1m和0.2m长的细线各一条,应选用长为________线作摆线;
  (3)在测量单摆周期时,用秒表测5次、30次、20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t、t.那么周期较准的是________;
  (4)偏离竖直位置的摆角应________;
  (5)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应为________.
  10.一列横波沿一直线传播,此直线上相距1.5m的两个质点A、B振动图象分别如图4中虚线和实线所示,已知这列波的波长小于2m,大于0.8m,则这列波的波速为________m/s.

图4

11.已知A、B是简谐横波传播路径上的两个点(如图5),某时刻A在正的最大位移处,B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Δx=3cm,波速v=10m/s,则

图5

(1)若ΔxAB<λ,试作出A、B间的波形图;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再经多长时间B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若波的周期为4/30s,求波的传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