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年期末(上)考物理试卷

2014-5-11 0:28:56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期末(上)考物理试卷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电场、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顺着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小

B.顺着磁感线方向,磁感强度越来越大

C.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一定大;磁感线疏处磁感应强度一定小

D.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2.在匀强磁场中,把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由静止释放,这个带电粒子将可能(D)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匀速圆周运动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仍保持静止状态

文本框: 3.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着的金属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如图,用手触摸一下导体A,而后放开手,再移去C,再把A和B分开,此时A和B上带电情况是( A  )

A.A和B都带负电       B.A和B不带电

C.A带负电,B不带电     D.A和B都带正电

4 如右图所示,在通有电流I的无限长的直导线旁边放有一导线ab与其平行,当导线ab向右做平动时,导线ab两端的电势高低情况是: ( c )

A.Ua>Ub   B.Ua=Ub   C.Ua<Ub    D.无法确定

5.一盏电灯直接接在输出电压恒定电源上,其电功率为100W,若将这盏灯串上一个小电阻后,再接上同一电源,小电阻消耗电功率为9W,则此电灯此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将(B)

A、等于91W         B、小于91W  

C、大于91W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6.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有四根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电流分别为I3=I4>I2>I1 ,要使中心O点磁场最强,则应切断哪一根导线中的电流( C )

A、I1     B、 I2    C、 I3       D、I4

7.R1、R2两电阻的I(电流)—U(电压)图线如图所示,依据图线可判断( C  )

A.R1导线的电阻率小于R2导线的电阻率

B.R1消耗的电功率大于R2消耗的电功率

C.将R1、R2串联在电路中,R1两端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D.将R1、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

8.两个电阻R1=8Ω,R2=2Ω并联在电路中,欲使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可行的办法是( A )

A.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2串联    B.用一个阻值来6Ω的电阻与R2串联

C.用一个阻值为6Ω的电阻与R1串联    D.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R1串联

9.圆形导体环用一根轻质细杆悬挂在O点,导体环可以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均可不计。在图所示的虚线正方形区域,有匀强磁场垂直于圆环的振动而指向纸内,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此摆在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导体环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时,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肯定相反

C.导体环通过最低位置时,环中感应电流最大

D.由于克服安培力做功,此摆振幅越来越小,最终将停止运动

10.一个带电微粒在图示的正交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做竖直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该带电微粒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微粒带正电,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B.微粒带负电,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C.微粒带正电,其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D.微粒带负电,其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11.在一个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C处各放一个点电荷时,测得A处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BC平行,且由B指向C,如图所示,拿走C处的点电荷后,A处的场强为(B)

A、大小仍为E,方向从A指向B。

B、大小仍为E,方向沿BA延长线向外

C、大小变为E/2,方向沿BA延长线向外

D、大小变为E,方向未变

12.如图所示,平行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知,带电量为1×10-2 C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了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C)

A、B点的电势为零

B、电场线方向向右

C、电荷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①

D、电荷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②

高二年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第 Ⅱ 卷

一、选择题部分(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部分(每小题4分,共32分)

13.一个200匝、面积200cm2的圆线圈,放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垂

直,现让磁感强度在0.05s内由0.1T均匀地增加到0.5T,在此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是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    .( 、3.2V)

14.一个表头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50Ω,今欲改装为量程为3V的电压表,请计算需要   串  联一个阻值为  2450 Ω

15.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停在绝缘平面上,并且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指向纸外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为了使小球飘离平面,匀强磁场在纸面内移动的最小速度应为 mg/qB ,方向为 水平向右

16.一回旋加速器,当外加磁场一定时,可把质子加速到V,使得它获得动能为EK ,则在不考虑相对效应的情况下,能把α粒子(氦核)加速到的速度为 V/2 ,动能分别为  EK  。

17.长为L两端封闭的玻璃真空管,内壁光滑,装有A、B两个带电小球,质量、电量分别为m,3q和3m,q,管竖直时,A球在底部,B球恰在管中央;若将管倒置两球平衡时,B球对管底压力为 4mg  ,A、B两球之间的距离为

18.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其中只有一个带电,让A先后与B、C接触,再将A、C放在距离为R的位置上时,测得A、C间库仑斥力为F,然后设法让三个小球恢复原状,让C先后与B、A接触再将A、C放在相距为R的位置上,测得A、C间的库仑斥力为F/4,由此判定原先带电的小球是 C

19、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框,每边长为20cm,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和纸面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当磁场以每秒5特的变化率增强时,线框中点A、B两点电势差大小为  0.05V  ,其中  B  点电势高。

23.伏安法测电阻时,为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可在连接电路时,将电压表的一端P预留出来,使P分别跟两点接触一下,同时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再决定P要与哪点连接。

(1)为了较准确地测定某电阻丝的电阻率,要利用右图电路先测其电阻阻值,则下面的决定正确的是

A.两次比较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显著,则P应接在b点       (BC)

B.两次比较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显著,则P应接在a

C.两次比较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显著,则P应接在b

D.两次比较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显著,则P应接在a

_A

 

_

 
(2)若待测电阻丝的阻值RX约为5Ω,实验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0.2 Ω);电流表 A2(量程0~3A,内阻约0.05Ω);电压表V(量程0~3V,电阻约12 kΩ);滑动变阻器R(0~50Ω),蓄电池(电动势为3V),开关、导线若干。则实验中电流表应选  A1  ,并在右图中用实线代替导线把实验器材连成实验电路,(要求实验误差仅量小)。

(3)实验中,用电压表测得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得通过金属丝中的电流I,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测得数据如下图所示。请从图中读出U =     2.10    V,I =   0.400    A,d =    1.840   mm。


三、计算题(共32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1)在竖直平面内存在着方向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m的带正电的小球以速度V0从O点沿OX轴水平射入电场后恰好通过A点,如图所示,则小球过A点时的动能是多少?

解:X =V0t  y = at2/2 tan300 = y/x 

  VY =   EA = mV2/2 = m(V2X+V2Y)/2 =  7Mv02/6

(2)若将(1)中的电场改为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已知A点到O点的距离为L,欲使该粒子也通过A点,则所加的磁场方向和磁感应强度应为多少?(不计重力)

   qvB= mv02/r r = L 解得: B = qL/mv0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22.如图所示,电流计G和分压电阻R1、分流电阻R2 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两流计示数均为Ig = 1mA , Rg = 100Ω,R1 = 7900,R2=100/999 Ω,试根据上述数据和电路连接求:(1)电阻R的阻值

(2)若电源内电阻r = 1.0Ω,其电动势为多少?

分析与解:

(1)G与R1组成伏特表RV=8000Ω ,G与R2组成安培表RA=0.1Ω,IA = 1A,根据欧姆定律有R = IgRv/IA - RA =  7.9Ω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 = IgRv + (Ig+IA)r = 9.0V

23.如图所示,电压为U的两平行带电板相距为4R,两板正中间有半径为R的金属网状圆筒,圆筒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上板在圆筒正中心的上方有一小孔P,若一带正电q,质量为m的微粒(不计重力),从小孔处以初速度为零进入电场,并从A点进入金属网,从C点离开金属网,CD是金属网的水平直径的连线,试求:

①圆筒中心O点的场强 (0)

②PA两点的电势差 (U/2)

③金属网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