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14-5-11 0:28:59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学校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准考证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 胡爱和

一、选择(4×12=48)

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

 B.闭合线框放在变化的磁场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来磁场磁通量的变化

2、某金属在蓝光照射下,刚好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

A、若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

B、若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则适当降低入射光的频率,也可发生光电效应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也一定增大

D、若改用绿光照射,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少,光电子数目可能减少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灵敏电流表G1和G2的零点都在刻度盘中央,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摆;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摆.在电路接通达到稳定状态后再断开的瞬间,下面哪个说法符合实际?

A.G1指针向左摆,G2指针向右摆

B.G1指针向右摆,G2指针向左摆 

C.G1、G2的指针都向左摆

D.G1、G2的指针都向右摆

4.如图所示,圆形线圈垂直放在匀强磁场里,第1秒内磁场方向指向纸里,如图(b).若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a),那么,下面关于线圈中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是:

A.在第1秒内感应电流增大,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B.在第2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C.在第3秒内感应电流减小,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D.在第4秒内感应电流大小不变,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5.如图所示,矩形线框abcdadbc的中点MN之间连接一电压表,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当线框向右匀速平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变化,MN间无感应电动势

B.MN这段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MN间有电势差

C.MN间有电势差,所以电压表有读数

D.因为无电流通过电压表,所以电压表无读数

6. 下列是不同时代的原子模型的建构:①、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②、枣糕模型

③、卢瑟福的核式模型; ④玻尔的原子模型;上述四种原子模型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7.远距离输电都采用高压输电,采用高压输电的优点是:

A.可节省输电线的材料

B.可根据需要调节交流电的频率

C.可减少输电线上的能量损耗

D.可加快输电的速度

8.如图甲所示,A、B为相同的环形线圈,它们共轴且相距很近,A线圈中通有图17-9-5乙所示的交变电流,则:

A.在t1时刻,A、B的相互作用力为零

B. 在t1到t2时间内,A、B相互吸引

C. 在t2到t3时间内,A、B相互排斥

D. 在t2时刻,A、B的相互作用力最大

9、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由光的干涉产生的?( )

A、天空出现彩虹

B、肥皂泡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彩色条纹

C、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光线通过一个很窄的缝呈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大量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则不会出现波动规律

B、单个光子通过狭缝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C、光子的运动图象像水波一样

D、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的规律

11、站在平面镜前4m处的人,沿着与平面镜垂直的方向匀速走向平面镜,若此人行走速度为0.5m/s;则经过2s以后人对自己虚像的速度、人和自己虚像的距离分别是(  )

A、1m/s,6m     B、0.25m/s,5m
C、0,4m       D、2m/s,8m

12、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   (   )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

B、核外电子运动速度越大

C、原子能量越大

D、电势能越小

二、实验题(5×4=20)

13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装置如图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第一条到第四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

ΔX=0.960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为λ=     nm

14、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得到的光路图,玻璃砖的入射面AB和射出面CD并不平行

(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填“仍平行”或“不再平行”)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5㎝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光线PO交于M点,与折射光线OOˊ的延长线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测得=1.68㎝;=1.12㎝,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    

三、计算(10+10+12+10+14+15+15=86’)

15、一根导线中间弯成半圆形,如图所示,其半径为20cm,可绕oo’转动,并与电压表、电流表组成电路,电阻器德阻值为5欧,电路中其他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在磁感应强度为2T的匀强磁场中,半圆形导线的转速为50r/s,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各为多少?

16、一个200匝、单匝面积为200cm2的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2T,磁场的方向与线圈成300角,线圈的电阻为2欧,线圈与一个8欧的电阻串联:

1)  经过0.5s的时间磁感应强度均匀的增大到0.7T,求外电阻产生的热量

2)  经过1s的时间磁场转到与线圈垂直,求通过电阻的电量。

17、用氦氖激光器发出的红光进行干涉实验,已知双缝间的间距为0.1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6m,测的屏上相邻亮纹的间距为3.8 cm:

1)这激光的波长是多少?

2)假如将整个装置放入折射率为4/3的水中,这时双缝到屏上第5条明纹中心的光程差是多少?

18、一小瓶含有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它每分钟衰变6000次,将它注射到一个病人的血液中,经过15小时后,从病人的身上取出10cm3的血样,测得每分钟衰变2次,已知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5小时,试根据上述数据计算人体血液的总体积

19、两根相互平行相距为0.5m的无电阻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其间有竖直向上的B=0.2T的匀强磁场,导轨上垂直放两根金属滑杆ab和cd,它们的有效电阻均为0.2欧,当ab、cd在导轨上滑行时的滑动摩擦力分别是0.2N、0.1N;今在ab杆上施以水平恒力F,使两杆最终都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求:

1) 恒力有多大?

2) 两杆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吗?若不等速度相差多少?

20、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长方体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单色点光源S, 从S发出的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 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 如图所示,

1)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相等, 点光源S到玻璃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应是多少?

 2)在玻璃板的上方空间移动s,若在右侧面能够看到s的像,则玻璃板对

该单色光的折射率至少要满足什么条件?

3) 若该光照射氢原子,恰好能让氢原子由第二能级跃迁至第五能级,

求该单色光的频率

21、科学家发现太空中的γ射线都是从很远的恒星在坍塌过程中发射出来的,恒星坍塌的过程可以近似认为恒星将本身的质量完全转化为γ射线的能量,这一能量可以应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其中m是转化为能量的质量;假设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发生坍塌,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用时为t,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真空中的光速为c,发射的γ射线频率为ν,求恒星在坍塌过程中发射的光子数。

文本框: 学校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准考证 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学期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12=48分,漏选得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实验题(4×4=16)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86’)

15、(10分)

16、(10分)

17、(12分)

18、(10分)

19、(14分)

20、(15分)

21、(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