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3
出卷:冯建跃 审卷:焦健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0题40分,1—5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10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有几个选项正确,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选错的不得分)
1.质量为m的汽车静止在粗糙的斜坡上,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汽车对斜坡的作用力大小为mg
B.汽车对斜坡的弹力大小为mg
C.汽车对斜坡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
D.斜坡对汽车的支持力可能大于mg
2.如图1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B.
C.
D.
3.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νe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主体是一个储满615t四氯乙烯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成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已知
核的质量为36.95658u,
核的质量为36.95691u,
的质量为 0.00055u,1u=931.5MeV。根据上述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映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
A.0.82MeV B.0.31MeV C.1.33MeV D.0.51MeV
4.一束白光通过一个有三片玻璃板构建成的“三棱镜”(其内外都是真空)折射后,(如图2)在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彩色光带在屏上的位置应在屏上M点的附近
B.各种色光出射“三棱镜”时都与入射光平行
C.红光的偏折角度最大
D.紫光的偏折角度最大
5.一群氢原子处于一较高激发态,它们在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物理现象是( )
A.可能吸收几个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暗线
B.可能发出几个频率不同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若干条明线
C.只吸收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暗线
D.只发出频率一定的光子,形成光谱中的一条明线
6.每逢喜庆,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爆竹来热闹一番,有一种烟花腹内藏着许多小小的降落伞,当烟花升到高空炸开后这些降落伞就在空中徐徐下降。设下降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水平方向的风(如图3中箭头所示),而且风速一样,烟花炸开后降落伞经过一小段时间就做直线运动,一直下落到地面。下列关于这个直线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降落伞下降的形状如图a所示,并沿斜向左下方的直线做匀速运动
B.降落伞下降的形状如图b所示,并沿斜向左下方的直线做匀速运动
C.有可能是如图c所示,并沿斜向左下方的直线做匀加速运动
D.一定不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
7.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他认为这是光子和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传给了电子。如图4所示,若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为λ,散射后X射线的波长为λ′。电子静止时的质量为m0,按相对论原理可知散射后的质量为m。已知普朗克恒量为h,光速为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题中描述的现象说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X射线与电子碰撞后,X射线的频率变小了
C.X射线散射前后的能量差值为
D.X射线散射前后,X射线和电子组成的系统增加的能量为
8.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 )
A. B.
C. D.
9.如图5所示,点光源和竖直屏相距2L,点光源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个不透明的小球处在点光源与屏的水平连线的中点,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关于在屏上和水平地面上小球的影子的两段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屏上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屏上做加速度为2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水平地面上做加速运动
D.在水平地面上做减速运动
![]() | |||
![]() | |||
10.如图6是光的双狭缝干涉的示意图,双狭缝间距为d,狭缝到屏之间的距离为L,L>>d,屏上O点正对着双缝中点。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双狭缝,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P点是亮条纹,而且从O处的亮条纹开始计数为1,P处的计数为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P间距为2λ
B.两束光从狭缝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2λ
C.将屏向左移动L/2,P点还是亮条纹
D.将屏向右移动L,P点还是亮条纹
二、填空题(按要求作答,共20分)
11.(1)(4分)在验证力的合成法则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或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 )
A.两个分力的夹角要小
B.两个分力的大小一个要大一点另一个要小一点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前,先把所用的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2)(6分)用双狭缝做单色光的干涉实验并测定单色光的波长,测得两个狭缝之间的距离为2mm,狭缝到屏间的距离为1m,6条亮条纹间距是用螺旋测微器来测定的,从图7上读出这个间距为 mm,由此可算得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m。
12.(10分)用一个测力传感器拉一端固定的轻弹簧,以此来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k,测得拉力F与弹簧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表中数据所示。
(1)在图8中的方格纸上作出F—L图线;
(2)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 ,其值是 ;
(3)由此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值为 N/m。
F/N | 1.10 | 1.50 | 2.00 | 3.00 | 3.50 | 3.80 | 4.00 |
L/cm | 22.00 | 22.35 | 22.70 | 23.31 | 23.65 | 23.80 | 24.00 |
![]() |

三、计算题(共90分)
13.(本题的解答无须写出解题过程,只须答案,15分)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的测定,推算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岩石形成初期时不含铅)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图中N为铀238的原子个数,N0为铀和铅的原子总数。求:
(1)由铀238衰变到铅206,必须经过多少次α衰变?
(2)地球的年龄大约是多少年?
(3)这块岩石样品在从形成开始经过90亿年,样品中的铀和铅的原子数比例约为多少?
![]() |
14.(14分)如图10所示,小球的重力为G,两根轻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小球上,在小球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的拉力F,若要使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
15.(14分)截面是正方形的透明体边长为16cm从OB边上的C点注视A棱,如图11所示,发现A棱在D点,在C、D两点插上大头针,测出两点的坐标为:C(0,12)、D(-9,0)。
(1)以A为发光点,作出由A发出、经C
折射到第Ⅰ象限到达人眼的光线;(人眼
的位置由考生自己确定)
(2)求出此透明体的折射率n。
![]() |
16.(16分)如图12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简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K为阴极(用逸出功为1.9eV的金属铯制成),A为阳极。a、b间不接电源,用频率为ν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若a、b间接入电源,a接正极,b接负极,并使ab间电压由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示数增大到1.1V时,电流表示数减小到零。
(1)a、b间未外接电源时,流经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是如何的?在原图上标出。
(2)当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时,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是多少?这时入射光的波长λ是多少?(h=6.63×10-34Js,e=1.6×10-19C,c=3×108m/s)
(3)若将a接电源的负极,b接电源的正极,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时,光电子到达阳极A时的最大动能为多大?
(上述计算结果中,能量的单位可用电子伏eV表示)
17.(15分)太阳现在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是由正、负电子和等原子核组成,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核反应方程是
(释放的核能),这些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根据目前关于恒星演化的理论,若由于聚变反应而使太阳中的
核数目从现有的数目减少η=10%,太阳将离开主序星阶段而转化为红巨星的演化阶段,为了简化,假定目前太阳全部由
核组成。
(1)已知质子的质量,He质量
,电子质量
,光速c=3×108m/s,求每一次核聚变反应所释放核能ΔE。(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kg),地球上与太阳光垂直的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通过太阳辐射能W(W/m2),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r,另外以η、mp、ΔE等为已知量,试推导太阳继续保持在主序星阶段还有多少年寿命t(s)的计算公式。
18.(16分)如图13所示,原长L0为100cm的轻质弹簧放置在一光滑的直管内,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管的O端,另一端连一小球,小球的直径略小于管的内径,这一装置可以从水平位置开始绕O点缓慢地转到竖直位置。设弹簧的形变总是在弹性限度内。
(1)在转动过程中,发现小球距水平面的高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而且从原来的水平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离开水平面的高度h0=37.5cm,试求,当直管转到与水平面成多大角度θ时,(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小球离水平面的高度最大?这个最大高度hm=?
(2)在转动过程中,如果发现小球离原来水平面的高度是不断增大的,那么直管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球离水平面的距离h0在什么范围内?
![]() |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答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40分。前5题单选题,后5题多选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二、填空题(20分)
11.(1) ,
(2) , 。
12.(1)作在右边的方格纸上
(2) , ;
(3) 。
三、计算题(90分)
13.(15分)(1) ,(2) ,(3) 。
14.(14分)解:
15.(14分)(1)作光路图
(2)解:
16.(16分)解:(1)标电流方向(在右图上)
17.(15分)解:
18.(16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