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分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4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Na:23 S:32 O:16 Fe:56
2005.80.1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同 D.无法确定
2.Na和Na+比较,相同的是
A.微粒半径 B.化学性质 C.最外层电子数 D.焰色反应的颜色
3.下列元素中最容易形成阴离子的是
A.Na B.Br C.F D.K
4.已知三种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7,核内质子数之和是31,满足上述条件的下列一组元素是
A.N P Cl B. P O S C.N O S D.O S Cl
5.下列各组微粒中,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是
A.K+和Br— B.Na+和F— C.H2O和HCl D.OH—和F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7.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N B.F C.Mg D.Cl
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H2O和D2O
B.
和![]()
C.O2和O3 D.Na2O和Na2O2
9.SO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表现出的性质是
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
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
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
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
10.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扔弃垃圾 D.防止传染疾病
1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OH B.KCl C.H2O D.H2
12.已知下列顺序,其中错误的是
A.氢化物稳定性增强:HF、H2O、NH3
B.酸性减弱:HClO4、HBrO4、HIO4
C.还原性(金属性)增强:Al、Mg、Na
D.非金属性减弱:Cl、S、P
13.下列气体中属于大气污染物,但不能用碱液吸收的是
A.CO B.CO2 C.Cl2 D.SO2
14.为了检验SO2中是否含有少量的CO2气体杂质,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通入水中,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先通入品红溶液
C.先通入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5.能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是
A.NH3 B.H2 C.H2S D.HI
16.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除去氯化氢最好选择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石灰水
C.饱和Na2CO3溶液 D.烧碱溶液
17.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①Cl2 ②Na2O2 ③Ca(ClO)2 ④活性炭 ⑤SO2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全都可以
18.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B.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共价化合物中可含离子键 D.共价键只能存在共价化合物中
19.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A.①⑤⑧ B.③④⑦ C.②⑤⑥ D.②④⑧
20.用0.1mol/LNa2SO3溶液20mL,恰好将1.0×10-3molXO4-还原,则X元素在
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
A.+3价 B.+2价 C.+1价 D.0价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
21.一个质点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A.向心加速度 B.线速度
C.向心力 D.角速度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B.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C.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该物体运动的路线无关
D.重力势能不能有负值
23.甲、乙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甲物体的质量不变,乙物体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同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则甲、乙两物体的万有引力大小将变为
A.F B. C.8F D.4F
24.洗衣机的甩干筒在转动时有一衣物附着在筒壁上,则此时
A.衣物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摩擦力
C.筒壁对衣物的弹力不随筒的转速而变化
D.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一定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2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A.平抛出去的物体在落地之前
B.处于正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中的物体
C.汽车在过凸形桥桥顶时
D.荡秋千的人摆过最低位置时
26.运动员用20N的力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0.5kg的足球以16m/s的速度踢出,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40m后停止,人在踢球过程对足球所做的功是:
A.800J B.64J C.200J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7.在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上推车,如果两种情况下所用的推力相同,并通过相同的位移,则这两种情况下推力对车所做的功是
A.一样大 B.在光滑水平面上所做的功较大
C.在粗糙水平面上所做的功较大 D.无法确定
28.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秒钟后物体落回手中,已知星
球半径为R,那么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物体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三、填空题(共28分)
2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1)~(10)中元素,用元素符号、
名称或化学式填空:
| 主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O |
| 2 | (1) | (2) | (3) | |||||
| 3 | (4) | (5) | (6) | (7) | (8) | |||
| 4 | (9) | (10) |
① 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 这种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 ;
② 用电子式表示(7)元素的单质分子的形成过程 ;
③ 在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在金属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
具有两性的化合物是 。
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是 ,常温
下呈液态的非金属是 。
⑤ 元素(3)的氢化物与元素(7)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⑥元素(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元素(9)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0.24克铁粉跟12克硫粉混和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______克______,将固体混和物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以产生______克气体。
3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
(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3)把铜片放入浓硫酸中里加热,有气体产生。
(4)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四、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32.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大轮与小轮固定在同一根
轴上,小轮与另一中等大小的轮子间用皮带相连,
它们的半径之比是rA∶rB∶rC=1∶2∶3,A、B、C
分别为轮子边缘上的三点,那么三点线速度之比
vA∶vB∶vC= ;三点角速度之比
ωA∶ωB∶ωC= 。
33.质量为800kg的小汽车驶过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形拱桥,到达桥顶时速度为8m/s,此时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_ _____N(g取10m/s2)
34.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1,运行速度之比是3: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__________;周期之比T1:T2=__________;所受向心力之比F1:F2=___________。
35.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地球的平均密度ρ=_______________(V球=πR3,R为球体半径)
36.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以18m/s速度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72kw,则汽车所受阻力等于__________N。
37.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4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4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m/s,重锤的动能EkB= J。(动能和势能的值都取三位有效数字)
②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J。
③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
五、计算题(7+7+8,共22分)
38、(7分)亚硫酸盐露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硫酸盐。25.2 g 亚硫酸钠,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烘干,质量变为26.8 g,求
(1)其中含硫酸钠质量是多少?
(2)含亚硫酸钠质量是多少?
39.(7分)物体从某一高处被水平抛出后,第3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0,求(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多少?
(2)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多少?(g=10m/s2,设第4s末物体仍在空中)
40.(8分)如图,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由1/4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2m/s,然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m距离后停止。已知轨道半径R=0.4m,g=10m/s2则:
(1)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
(2)物体沿轨道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多少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高二分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答卷纸
第I卷(选择题 共64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Na:23 S:32 O:16 Fe:56
2005.80.1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答案 | D | D | C | A | D | B | A | B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86分)
三、填空题(共28分)
29.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0.
31.(1)
(2)
(3)
(4)
四、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32. 1:1:3 2:1:2
33. 6976
34. 1:9 1:27 162:1
35. 3g/4Πgr
36. 4000N
37.① 1.175 0.690
② 0.691
③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五、计算题(7+7+8,共22分)
38、(7分)
39.(7分)
(1)30m/s
(2)50m/s
40.(8分)解:(1)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最底端的受力如图
∵物体作圆周运动
∴![]()
∴![]()
由牛三可得压力与支持力大小相等即压力大小为200N。
(2)从开始下滑到底端这一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
∴![]()
∴克服摩擦力做功20J
(3)从底端到静止这一过程(只有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
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