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周练九(B)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运动状态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A、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 B、秋千摆到最低点时
C、相对静止于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D、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进入轨道做圆周运动时
)2、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要使汽车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保持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不断增大牵引功率 B、不断减小牵引功率
C、保持牵引功率不变 D、不能判断牵引功率怎样变化
)3、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右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4、1999年7月12日,日本原子能公司所属敦贺湾核电站由于水管破裂导致高辐射冷却剂外流,在检测此次重大事故中应用了非电量变化(冷却剂外泄使管中液面变化)转移为电信号的自动化测量技术.如图是一种通过检测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容器中装有导电液体,是电容器的一个电极,中间的芯柱是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芯柱外面套有绝缘管(塑料或橡皮)作为电介质.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接在指示器上,指示器上显示的是电容的大小,但从电容的大小就可知容器中液面位置的高低,为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增大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增大,必液面升高
B、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减小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增大,必液面升高
C、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增大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减小,必液面降低
D、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减小了,则两电极正对面积增大,必液面降低
|
![]()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右图,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A静止放于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B沿A的斜面以初速度v0 加速下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g
B、A和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C、水平面对A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D、水平面对A的静摩擦力为0
)7、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表达式为,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B、R代表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
C、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D、T代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
)8、随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国产手机在手机市场上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和待机状态下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
A、4.2V B、3.7V C、14.58mA D、700mA
)9、高温超导限流器被公认为目前最好的且惟一行之有效的短路故障电流限制装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完成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限流器样机的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初在湖南进行并网挂机实验。超导限流器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如图所示.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IC,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I>IC时,将造成超导体失超,从超导态(本题认为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本题认为是一个纯电阻).以此来限制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流。已知超导部件的正常电阻为R1=3 Ω,超导临界电流IC=1.2 A,限流电阻R2=6Ω,小灯泡L上标有“6V 6W”,电源电动势E=8 V,内阻r=2Ω.原来电路正常工作,现L突然发生短路。则
A、短路前通过R1的电流为2/3 A B、超导部件将由超导态转为正常态
C、短路后通过R1的电流为4/3 A D、短路后通过R1的电流为2 A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周练号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三、翰林汇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8分)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 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 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
③ 用米尺量出A1相对于A2的高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________.
④ 改变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 以h为横坐标,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 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h-ho)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_______.
11、(10分)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_________ ___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 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3)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25cm,则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__________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g取9.8m/s2)。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2、(10分)一物体由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s2,若s2-s1=6米,s1∶s2=3∶7,求斜面的长度为多少?
13、(12分)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6V,内电阻r=1Ω,定值电阻R0=4Ω,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10Ω.求:
(1)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多大?
(2)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的最大值是多大?
(3)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的最大值是多大?
14、(12分)按照经典的电子理论,电子在金属中运动的情形是这样的: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发生定向运动,便产生了电流。电子在运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将动能交给金属离子,而自己的动能降为零,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重新开始加速运动。经加速运动一段距离后,再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设电子在两次碰撞走的平均距离叫自由程,用表示;电子运动的平均速度用
表示;导体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量为
;电子的质量为
;电子的电荷为
,请写出电阻率
的表达式。
15、(12分)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其实验原理可简化为下面的模型,将木块放在处于水平位置的长木板上,突然给木块一个初速度,并同时给它一个与初速同方向的水平力使其作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取该水平力,使其继续作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在此过程中使木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的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了木块运动的全过程。选出其中的一条纸带,图中给出了纸带上较前和较后两部分记录的打点情况。纸带上1、2、3、4、5各计数点到各自0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单位:cm
1 | 2 | 3 | 4 | 5 | |
较前面的一段 | 4.80 | 9.60 | 14.40 | 19.20 | 24.00 |
较后面的一段 | 3.96 | 7.44 | 10.44 | 12.96 | 15.00 |
(设全过程中木块没有滑离木板)由这条纸带提供的数据,求:
(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其它阻力)。
(2)若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到最后一个点的距离是48.0cm,求: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共打有多少个点?
16、(12分)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5 kg,盘内放一物体P,物体P的质量m=10.5 kg,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头0.2 s内F是变力,在0.2 s以后是恒力。求
(1)物体作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2)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各是多少?(g=10 m/s2)
高三物理复习周练八(B)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C | A | C | A | C | AC | AD | BC | BC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1) ② ③
④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 (2) C
11、⑴ A小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⑵ 两小球相碰,小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⑶ 0.25/7或0.04s, 0.7m/s
四、计算和证明题
12、设斜面长为s,加速度为a,沿斜面下滑的总时间为t 。则:
斜面长: s = at2 …… ( 1)
前3秒内的位移:s1 = at12 ……(2)
后3秒内的位移: s2 =s -a (t-3)2 …… (3) s2-s1=6 …… (4)
s1∶s2 = 3∶7 …… (5) 解(1)—(5)得:a=1m/s2 t= 5s s=12 . 5m
13、(1)电源的输出功率应出现在外电路内电阻相等的时候,但现在有定值电阻在,这个条件已不可能满足,只有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时,输出功率才最大,即
P出max= =5.76W.
(2)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的最大值与上一问相等,即P0 max=5.76W.
(3)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两端电压及它的电阻都在改变,但我们有一个简易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定值电阻合并到电源内阻中,即认为电源内r’=5Ω,则当个电阻R=r’=5Ω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即为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最大功率.
PR max= =1.8W.
14、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 (1)
根据电阻定律
根据欧姆定律
在自由程内,电子在加速电场作用下,速度从0增加到,根据动能定理
又由于
由⑴⑵⑶⑷⑸式可得出电阻率的表达式
15、(1)由纸带可知木块在撤去水平外力后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的大小为:
,打点周期T为:
得:
故摩擦因数μ为:
(2))由纸带可知木块在开始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木块减速运动时间
在此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为:
得
则木块匀速运动时间为:
得:
木块运动的总时间 ,打点个数
个
16、依题意,0.2 s后P离开了托盘,0.2 s时托盘支持力恰为零,此时加速度为:
a=(F大-mg)/m ①
(式中F大为F的最大值)此时M的加速度也为a.
a=(kx-Mg)/M ②
所以kx=M(g+a) ③
原来静止时,压缩量设为x0,则:
kx0=(m+M)g ④
而x0-x=at2/2 ⑤
由③、④、⑤有:at2
即mg-Ma=0.02ak
a=mg/(M+0.02k)=6 m/s2 ⑥
⑥代入①:Fmax=m(a+g)=10.5(6+10)N=168 N
F最大值为168 N.
刚起动时F为最小,对物体与秤盘这一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小+kx0-(m+M)g=(m+M)a ⑦
④代入⑦有:Fmin=(m+M)a=72 N
F最小值为7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