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物 理 试 题
注:1.本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为客观题,第二卷为主观题。第一卷的答案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的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2.本卷满分150分,限时120分钟.
3.本卷不许使用计算器.
第一卷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每个小题可能不止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答题卡上与正确答案相应的序号字母涂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四个:千克、牛顿、米、秒
B.力是矢量,加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也是矢量
C.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一样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力的两种不同的称呼。
2.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 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是以岸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B.火车通过武汉长江大桥用时2分40秒,这里火车可视为质点
C.一颗子弹的速度可以达到800m/s,一列火车的速度可达到250m/s,子弹的惯性大于火车的惯性
D.加速度和合外力具有同时性,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有同时性
4.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恒定,且大于它在渡过一条河流时的水流速度,在渡河过程中水流速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开始渡河时小船的航线垂直河岸,小船靠岸点在出发点正对岸的下游
B.若开始渡河时小船的航线垂直河岸,小船靠岸点在出发点正对岸的上游
C.若开始渡河时小船的航线垂直河岸,小船若想保证原有航向,必须减小船相对水的速度与河岸上游的夹角
D.若渡河时船头一直垂直河岸,渡河的时间不变
5.物体作直线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AB、BC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AC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m/s B.12m/s C.12.75m/s D. 11.75m/s
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方向相同
C.第3 s内和第4s内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第5 s内速度方向与第1 s内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相同
7.质量为m的球置于倾角为的光滑面上,被与斜面垂直的光滑挡板挡着,如图所示.当挡板从图示位置缓缓做逆时针转动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挡板对球的弹力N1和斜面对球的弹力N2的变化情况是(
)
A. N1增大 B. N1先减小后增大
C. N2增大 D. N2减少
8.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下落h后时速度为V,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 |||||||
![]() | |||||||
![]() | |||||||
![]() | |||||||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二卷 主观题部分
二.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两小题,11题12分,12题16分,共28分)
11.(12分)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实验中:除了方木板、白纸、图钉、细线套、橡皮条、铅笔、三角板和刻度尺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在此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
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惟一确定值
D.F2的方向是惟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
(2)一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s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下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选小球的五个连续位置A、B、C、D、E进行测量,测得距离s1、s2、s3、s4的数据如表格所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判断小球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m/s2.
③小球在位置C的速度为__________ m/s.
12(16分)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有一位同学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丙两幅图。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图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步骤是:
① 调平气垫导轨,在通气情况下滑块在导轨上不移动,然后关掉气源
② 将两个光电门装在气垫导轨上(距导轨两端均还有一定的距离),并记下两个光电门间的距离L
③ 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将遮光片装在滑块上
④ 将气垫导轨的一端垫上一定厚度的垫片,使气垫导轨两端的高度差为h
⑤ 接通气源,让滑块从导轨的一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记下滑块先后经过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t2(均为毫秒级)
⑥ 改变垫片的厚度,使气垫导轨两端的高度差分别为2h、3h、…………重复实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A. 该同学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求出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其表达式是
V1=____________________V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该同学根据以上实验可以求出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这段位移的加速度,其表达式是a=_________(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C. 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组数据(见下表),请你在坐标纸中做出a-h图像,从图像中得到a与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该同学由以上关系下结论说: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滑块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该同学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三.计算与论证 (本大题包括6题,共82分。按要求作答,写出必要的题意分析、重要的解题步骤和文字说明,有数值计算的要写出单位,只有最终结果,没有解题步骤的不给分。)
13.(11分)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吸盘式” 挂衣钩如图所示,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时,可挂上衣帽等物品。如果挂衣钩的吸盘压紧时,它的圆面直径为1/10m。已知吸盘面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这种挂钩最多能挂多重的物体?(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大气压器p0=1.0×105Pa)
14.(11分) 如图,某同学为测定玩具手枪子弹的出射速度,用频闪照相机对水平射出的子弹进行拍摄,已知图中方格的边长为0.1m,求
(1)频闪照相机每秒能拍摄多少张照片?
(2)子弹水平射出时的速度是多大?
15.(12分)电梯的启动和减速过程均可视为匀变速运动。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体重45kg)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秤示数的变化情况(t0时刻电梯静止).先后记录了几个时刻体重秤的示数:(g=10m/s2)
时间 | | | | | |
体重秤示数(kg) | 45.0 | 40.0 | 45.0 | 50.0 | 45.0 |
(1)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电梯的运动情况。
(2)求t1时刻电梯的加速度
16.(15分)为了打击贩毒,我边防民警在各交通要道布下天罗地网。某日一辆运毒汽车高速驶进某检查站,警方示意停车,毒贩见势不妙,高速闯关。由于原来车速已很高,发动机早已工作在最大功率状态,此车闯关后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可用式子S1=45t来表示,运毒车冲过关卡的同时,原来停在旁边的大功率警车立即启动追赶。警车从启动到追上毒贩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可用公式S2=4.5t2来表示。则:
(1)警车在离检查站多远处追上毒贩?
(2)警车在追上毒贩之前距运毒车辆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17.(16分)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推进器制动发动机点火,使飞船由运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随后推进器和返回舱分离。穿越“黑障区”一段时间后,打开减速伞减速,然后打开主伞进一步减速,为简化返回舱穿过“黑障区”后的减速过程,从某时刻起开始计时,返回舱的v-t图像如图,图中AE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横轴于一点E,其坐标为(8,0),CD是AB的渐近线。返回舱总质量是M=400kg,g=10m/s2.试问:
(1)返回舱在这一阶段作什么运动?
(2)设在初始时刻,此时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3)推导出返回舱在最后阶段的空气阻力系数k的表达式并计算其值。
18、(17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1kg和m 2=2kg的A、B两物块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对A、B分别施加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水平外力F1和F2,若F1=(9-2t)N,F2=(3+2t)N,则:
(1)经多长时间t0两物块开始分离?
(2)在同一坐标中画出两物块的加速度a1和a2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速度的定义为v=△s /△t,“v-t”图像下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s;加速度的定义为a=△v/△t,则“a-t”图像下的“面积”在数值上应等于什么?
(4)由加速度a1和a2随时间变化图像可求得A、B两物块分离后2s其相对速度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