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上册半期考试题
第一卷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共48分)
14. 用一个恒力拉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个不光滑斜面上匀速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正确说法是:( )
A.物体的动能不变,物体的动量不变
B.物体的动量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物体和斜面组成的系统内能增加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互相转化,物体和斜面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与内能互相转化
15.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果不计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的大小为( )
A.0 B. C.
D.
16.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定位以后,由于受到其它天体的引力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漂移运动而偏离原来的位置,当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发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图中A为离地面3600km的同步轨道,B和C为两个已经偏离同步轨道但轨道仍在赤道平面内的同步卫星,要使它们回到同步轨道上来,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B适当减速
B.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B适当加速
C.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C适当减速
D.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C适当加速
17.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18.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物块支持力为N,斜面
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若使斜面水平向左匀加速运动,物块与斜面相对静
止,此时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N',摩擦力大小为f',则( )
A.N ' 一定小N B.N ' 可能大于N
C.f ' 一定大于f D.f ' 可能大于f
19.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速度V0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 t 后,前进了距离s,此时恰好达到其最大速度Vm,设此过程中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P工作,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则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
A.
B.
C.
D.
20、如图15-3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过程中,两表的示数情况为( )
A.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少
B.电压表示数减少,电流表示数增大
C.两电表示数都增大
D.两电表示数都减少
21.如图4所示,在真空中,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三个油滴a、b、c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已知a静止,b向右匀速运动,c向左匀速运动.比较它们的质量应有
( )
A.a油滴质量最大
B.b油滴质量最大
C.c油滴质量最大
D.a、b、c的质量一样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74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7 | 18 | 19 | 20 | 21 | 总分 |
分数 |
三.实验题:(18分)
22 (1)
|
(2)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
![]() |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6分)
(2)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W。(6分)
23.(16分)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
某同学作如下分析:
设两质点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s,则,当
时,两质点间距离△s有最小值,也就是两质点速度相等时,两质点之间距离最近。
你觉得他的分析是否正确?如果认为是正确的,请求出它们的最小距离;如果认为是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并作出正确分析。
24.(18分)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伞和运动员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与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已知比例系数k=20 N·s2/m2,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72 kg,设跳伞塔足够高,且运动员跳离塔后即打开伞,取g=10 m/s2。求:
(1)跳伞员的下落速度达到3 m/s时,其加速度多大?
(2)跳伞员最后的下落速度多大?
(3)若跳伞塔高200 m,则跳伞员从开始跳下到即将触地的过程中,阻力作了多少功?
25(22分)质量均为m的小球B与小球C之间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现把它们放置在竖直固定的内壁光滑的直圆筒内,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所示。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形变量(即伸长量或缩短量)的平方成正比,小球A从小球B的正上方距离为3x0的P处自由落下,落在小球B上立刻与小球B粘连在一起向下运动,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小球A的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设3个小球直径相等,且远小于x0,略小于直圆筒内径),求:
(1)小球A与小球B一起向下运动时速度的最大值。
(2)在这一过程中,C球对直圆筒底的最大压力。
参考答案:(物理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共48分)
14AC 15C 16AD 17C 18D 19BC 20A 21C
二.实验题:(1)29。8mm (2)1.50m/s 1。20w
三.计算题:
23.不正确。
在两质点相遇之前,它们之间的距离Δs也可能不断减小,直至Δs=0(相遇),而不存在变小后变大的情况,这完全取决于两质点之间的初始距离s与v0、a之间的大小关系
由 s=v0t-可解得:
可见,若v02=2as 即 则
当t≤时,甲乙之前的距离始终在减小,直至相遇,(最小距离Δ s=0),不会出现Δs最小的情况。
当v0<2as,即s>时,甲与乙不可能相遇,在t<
时,两质点距离会出现先变小后变大的情况,当t=
时,两质点之间的距离最近,:Δ s min=s-
24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kv2=ma,
a==7.5 m/s2
(2)跳伞员先加速下落,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当a=0时速度最大。以后保持匀速运动,则当a=0时,mg=kv12 ∴v1==6 m/s
(3)损失的机械能ΔE=mgH-mv12=142704 J
阻力做功Wf=-142704J
25.由小球A由初始位置下落与小球B碰撞前的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3x0=mv02
v0=
设小球A与小球B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得
mv0=2mv1
v1=
设弹簧初始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撞后回到O点时由机械能守恒得
2mgx0= (2m)v12+Ep Ep=
mgx0
小球B处于平衡状态时,有(设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x0=mg
则小球A与小球B一起向下运动到所受弹力是kx与重力2mg平衡时,有速度最大值vmax,即kx=2mg 知x=2x0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可知,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4Ep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2m)v12+2mgx0=
(2m)vmax2+4Ep
由求得v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