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物理检测题
《直线运动与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汽车以大小为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1∶1 B.3∶1 C.4∶3 D.3∶4
2.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3.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
物体重G=5N,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 )
A.5N,0N B.5N,10N
C.5N,5N D.10N,5N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圆球,在球前放一光滑挡板使球保持静止,此时球对斜面的正压力为N1;若去掉挡板,球对斜面的正压力为N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N2=N1 C.N2=2N1 不 D.
5.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下面挂一个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
,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
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只有角变小,弹力才变小 B、只有角
变大,弹力才变大
C、不论角变大或变小,弹力都变大 D、不论角
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
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照相机闪两次光,得到清晰的两张照片,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①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5s;②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落地;③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5m;④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小球水平移动的距离为5m,根据以上信息能确定的是(已知g=10m/)( )
A.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 B.第一次闪光时小球的速度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7.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向光滑的竖直墙壁挤压,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 )
A.a受到的摩擦力有二个 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
C.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
D.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9、如图所示,竖直杆OB顶端有光滑轻质滑轮,轻质杆OA自重不计,可绕O点自由转动,A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B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OA=OB。当绳缓慢放下,使∠AOB由00逐渐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不包括00和1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上的拉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B.杆上的压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C.绳上的拉力越来越大,但不超过2G D.杆上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G
10.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放上A物块后A物块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放上D物块后D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四个斜面体均保持静止,四种情况下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 |||||||
| |||||||
| |||||||
![]() | |||||||
A.F1=F2=F3=F4 B.F1>F2>F3>F4 C.F1<F2=F4<F3 D.F1=F3<F2<F4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
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与三根相同的螺旋形轻弹簧相连。静止时,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0.已知弹簧a、b对质点的作用力均为F,则弹簧c对质点的作用力大小可能为:( )
A.F B.F + mg C.F—mg D.mg—F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二、本题共5小题,共 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示意图、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记录弹簧秤拉力的方向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
大小
14.(9分)一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0.1s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下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选小球的五个连续位置A、B、C、D、E进行测量,测得距离s1、s2、s3、s4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 | |||||||||||
| |||||||||||
⑴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m/s2.
⑵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小球在位置A和位置E的速度分别为__________m/s__________m/s.
⑶能否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斜面的倾角?简要说明理由。(重力加速度g为已知)
15.(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m/ 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 = 10m/s2.
求:(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2) 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16.(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求力F的取值范围.
![]() |
17.(15分)在广场游玩时,一个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小石块的质量为m1,气球(含球内氢气)的质量为m2,气球体积为V,空气密度为(V和
均视作不变量),风沿水平方向吹,风速为v.已知风对气球的作用力f=ku (式中k为一已知系数,u为气球相对空气的速度).开始时,小石块静止在地面上,如图所示.(1)若风速v在逐渐增大,小孩担心气球会连同小石块一起被吹离地面,试判断是否会出现这一情况,并说明理由.
(2)若细绳突然断开,已知气球飞上天空后,在气球所经过的空间中的风速v保持不变量,求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直线运动与相互作用》检测题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C | C | A | D | ABD | BD | AD | CD | C | D | ABCD |
二、13.AB
14.(9分) ⑴1.10
m/s2. ⑵
⑶能,
由 得
和
已知
15.(12分)解:(1) 设展伞高度为h,速度为v0,落地速度vt = 5m/s,h0 = 224m,
a = -12.5m/s2 有 又
解得 h = 99m 每式2分
(2) 上述运动方式在空中时间最短
由 得自由落体时间 t1 =
5s
3分
展伞后匀减速运动 由 得展伞后运动的时间 t2 = 3.6s
3分
因此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min =t1+t2= 8.6s 2分
16、解:因为μ<tanθ,所以当F=0时,物体不能静止。
若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刚好不下滑,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上的最
大静摩擦力,且此时F最小,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
mgsinθ=Fcosθ+f ①
N=mgcosθ+Fsinθ ②
F=μN ③
由①②③得Fmin=
若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刚好不上滑,则物体受沿斜面向下的最
大静摩擦力,且此时F最大,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平衡条件:
mgsinθ+f=Fcosθ ①
N=mgcosθ+Fsinθ ②
F=μN ③
由①②③得Fmax=
17. (15分)解:(1)将气球和小石块作为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气球(包括
小石块)受到重力G、浮力F和地面支持力N的作用,
据平衡条件有 N+ρgV =(m1十m2)g 3分
由于式中N是与风速v无关的恒力,故气球会连同小石块不会一起被吹离地面.2分
(2)气球的运动可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达最大速度时
气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有 vx=v 3分
气球在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有 m2g+kvy=ρgV 3分
气球的最大速度 vm==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