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有19道题.
注意事项:
1.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或解答过程均写在答题纸
内的指定处,写在试卷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号”、“姓名”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本大题共12道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 )
![]() |
A.极板应带正电 B.极板
应带正电
C.极板应带正电.
D.极板
应带正电
2.如图为一列沿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时的波形,当R处质点在
时的振动状态传到S处时,关于P、R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处的质点位于波峰.
B.P处的质点速度达到最大.
C.R处的质点位于波峰.
D.R处的质点速度达到最大.
|
对照表,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从
平均气温和平均大气压的角度来说正
确的是 ( )
A.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激烈情况几乎相同.
B.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减弱了.
C.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地面撞击次数增多了.
D.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地面撞击次数减少了.
4.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常常将质子和
粒子
等带电粒子贮存在圆环状空腔中,圆环状空腔置于一个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
,如果质子和
粒
子在空腔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相同(如图中虚线所示),比较质子和
粒子在圆环状空腔中运动的动能
和
,周期
和
的大小,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

B.
C.
D.
5.单匝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转轴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穿过线框的最大磁通量为,线框中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的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B.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的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C.线框每转动一周,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一次.
D.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6.下面是2007年10月26日新华社记者田兆运和王玉山的题为“嫦娥一号成功实施第二次变轨,11分钟冲上7万公里”报道中的一段描述:“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以3683公里/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绕地球一周的公转周期为27.3个地球日,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 “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永远看不见月球的背面”,月球的背面给人类蒙上了一层十分神秘的色彩,通过对月球运动的分析,说明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 ( )
A.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
C.月球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D.月球的公转周期与月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7.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
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
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
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
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卫星的停泊
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卫星在停泊轨道和
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面判断正确
的是 ( )
A.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B.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C.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从停泊轨道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加速.
8.两个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有A、B两圆环,两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个小球C、D,如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那么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A环与杆无摩擦力.
B.B环与杆无摩擦力.
C.A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B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9.如图所示,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使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了
,电源的内电阻不能忽略,在这个过程中 ( )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一定大于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小于
D.路端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
|







A.此时圆环的电功率为
B.此时圆环的加速度为
C.此过程中通过圆环截面的电量为
D.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
11.如图所示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示意图,A、B为缠绕磁带的两个轮子,半径均为
.在放音结束时,磁带全部绕到了B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为
,且
=3
, 现在进行倒带,使磁带绕到A轮上;倒带时A轮是主动轮,其角速度是恒定的,B轮是从动轮,经测定磁带全部绕到A轮上需要的时间为
,则从开始倒带到A、B两轮的角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应是 (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1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内壁光滑的圆管轨道,在轨道的B点静止着一个质量为
的弹性小球乙,另一个质量为
的弹性小球甲从A点以初速度
沿切线向右运动,与乙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后,恰在C点发生第二次碰撞,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甲、乙两球的直径相等且略小于圆管的直径. 则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
等于 ( )
A.5∶3
B.9∶1
C.1∶7
D.2∶3
|
二、本大题共4道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纸内指定位置.
13.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拍摄到的一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甲图是振子静止在平衡位置的照片,乙图是振子被拉伸到左侧距平衡位置20
cm处放手后向右运动周期内的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
Hz,则振子振动的周期为
____ s
![]() |
1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
之比为3∶1,接通交变电源后,电阻R1、R2
的实际功率相同,则它们的阻值之比R1∶R2=
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的半圆形细管
的圆心处放一点电荷,将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由静止释放,
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
则放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AB弧中点处的电场强
度大小为
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
的光滑小球放在表面
光滑的固定在地面上的半球体上,受到在同一平面内
长度分别为、
的轻绳的牵引,在半球球心
点正
上方的转盘的带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
、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和
,且
,
为使两球都不离开半球体,那么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不能
超过 (重力加速度为)
三、本大题共3道题 ,每道题均为12分,共36分.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有最后结果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
17.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在竖直平面内,空间有沿水平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
,在
< 0的空间内还有沿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
,电荷量为
的油滴经过图中点M(-
,0) ,(
> 0);沿着与水平方向成
角斜向下做直线运动.
(1)油滴带什么电荷?
(2)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3)求油滴经过M点时速度的大小
(4)油滴进入
>O区域后能够到达
轴上的N点(图中未标出),求油滴在N点时速度的大小
18.如图甲所示,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垂直光滑桌面,甲图中的虚线为磁场的边界线,边界线右侧的磁场区域足够大;质量为
电阻为
的矩形金属线圈
平放在桌面上,线圈的长和宽分别为
和
,线圈一半在磁场内,一半在磁场外;
= 0时刻磁感应强度从
开始均匀减小,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在磁场力作用下线圈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乙图中的斜向虚线为
= 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数据由图中给出.
求:
(1)= 0时刻金属线圈的加速度.
(2)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19.如图所示,将质量均为厚度不计的两物块A、B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第一次只用手托着B物块于
高处,A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弹簧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现由静止释放A、B
,B物块着地后速度立即变为零,同时弹簧解除锁定,在随后的过程中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第二次用手拿着A、B两物块,使弹簧竖直并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距离也为
,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A、B,B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零,试求:
⑴第二次释放A、B后,A上升至弹簧恢复原长时的速度
⑵第二次释放A、B后,B刚要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目 | 1 | 2 | 3 | 4 | 5 | 6 |
答案 | AC | B | D | D | BD | D |
题目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AD | AD | C | AC | B | AC |
|
13.
1.2 14. 9:1 15. 16.
三、计算题
17.解答: (1)正电荷 ……………………………………………… 2分
(2) 由 得:
…………………… 3分
(3)由得:
…………………… 3分
(4) 和
得: …………………4分
18.解答:
(1)……………… 4分
(2) = 0时刻,
………2分
……………………1分
…………………1分
………………… 2分
……………2分
19.解答:(1)第二次释放A、B后,A上升至弹簧恢复原长时的速度大小等于B刚接触地面时的速度大小,所以 ,
……………4分
(2)第一次弹簧解除锁定时与两次B刚要离开地面时的弹性势能均为,设第一次弹簧解除锁定后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则
,
所以 : ………………………………………8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