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上期月考试题

2014-5-11 0:29:12下载本试卷

高三物理上期月考试题

命题人:夏邑县高级中学 李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不全的给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一队空降兵进行高空跳伞演习,他们的体重各不相同,但可以认为所有降落伞打开后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则当他们从静止在高空的直升飞机上,隔相等的时间先后跳出后,在空中做相同的动作(不计打开降落伞前空降兵受到的空气阻力)

A.打开伞前他们在空气中相邻间的距离相等

B.打开伞前他们在空气中相邻间的距离从上到下越来越大

C.若在同一高度打开伞后,他们经过相同的时间落地

D.若在同一高度打开伞后,体重大的经过较短的时间落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的时候处于失重状态

B.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D.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

A.小球下落的最大的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

4.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上,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5.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位移s,该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通过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等于

A:1   B.2:1   C.(+1):1   D.(+1):1

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7.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在第1s内保持静止,若两力F1、F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B.在第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C.在第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D.在第5s内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2方向同向

8.在平直的轨道上,火车以平均速度vA地到B地需要时间t.现火车以v0的速度由A地出发,中途急刹车,静止后又立即加速到v0,设刹车与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所用的总时间为t0。若这列火车仍需在t时间内到达B地,则速度v0的大小应是

Avt(tt0)   B.2vt(tt0)  C.2vt(tt0)  D.2vt/(2tt0)

 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将作用在B上的力F改为作用在A上,并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则A、B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一起匀速运动    B.一起加速运动

C.A加速,B减速   D.A加速,B匀速

10.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和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不计求的大小)

A.24:1  B.25:1   C.24:25  D.25:2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按题目要求答题.

11.(3分)某同学假期出外旅游,在车厢内用手表估测火车出站时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他利用所学的知识,知道每根钢轨的长度为25m,从听到的某一次撞击声(车轮与钢轨接头处发出的)开始计时,并从0开始数听到的撞击声次数,数到20次时刚好历时3min;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接下来的2min撞击声次数没数清,但他将第6min内的撞击声次数数清了,为14次。假设火车在这6min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他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所估测出加速度为       m/s2

12⑴(6分)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

⑵(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三、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如图所示,斜面和竖直挡板均光滑,斜面倾角为θ,A、B两个光滑小球如图放置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两小球质量均为m,求:

斜面对小球A和B的支持力;

竖直挡板对小球B的支持力。

14.(11分)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求:

乙在接力区必须奔出的距离 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15.(12分)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θ的长斜面上有一个带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质量为m,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帆受到的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kv.

⑴导出滑块下滑加速度的表达式

⑵导出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的表达式

⑶若m=2.0kg,θ=300g=10m/s2,从静止下滑的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中倾斜直线是t=0时的速度图像的切线,由此求出动摩擦因数µk的值。

16(12) 如图质量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的右端轻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小车足够长,问:

(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

(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g

座号

文本框: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

物理答题卷

题 号

总 分

13

14

15

16

得 分

一、选择题:(10×4′=4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按题目要求答题.

11        12                    

三、本题共4小题,共45

13.(10分)

14.(11分)


15(12)

16(12)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0×4′=40′)

1.BD 2.D 3.ABC 4.AC 5.C 6.D 7.C 8.D 9.AC 10.D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

11.0.013 12.⑴0.986 ;2.58 ⑵ F′;B

三、计算题(45分)

13.(10分)(1)对A:NA=mgcosθ

对B:

以上各式每式2分

14.(11分)⑴乙在接力区做初速为零匀加速运动。设乙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0.8v时位移为s’,则

v2=2as    (0.8v)2=2as’

s=25ms’=16m 即以应在接力区奔出16m   (5分)

⑵设乙应在距离甲s0起跑,则由几何关系

s’+s0=vt    s’=   把s’代入得 s0=24m   (6分)

15.(12分)⑴由受力分析可知

mgsinθ-kv-f=ma

f=µN=µmgcosθ

所以: (3分)

⑵当a=0时,v最大      (3分)

⑶v=0时,

所以gsinθ-µgcosθ=3m/s2            (3分)

vm=2m/s时,a=0  

k=3kg/s      (3分)

16.(12分) (1)设物块在小车上相对运动时间为t,物块放上小车后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加速度为匀加速运动。 由牛顿运动定律:

  物块加速度:  小车加速度:

        由得:    (5分)

(2)物块在前2s内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后1s同小车一起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由得:

  

  物块位移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