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与运动大题格式训练
请注意: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假定神舟5号飞船在发射后3s内竖直上升了180m,上升过程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飞船内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多大?g取10m/s2
2、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斜面的倾角a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
(3)t=0.6s时的瞬时速度v
3、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其倾角θ=37º,长方体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将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大小.(取g=10m/s2,sin37º=0.6,cos37º=0.8)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A,其质量为
kg,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其质量为
kg,如图(1)所示。给B一个水平推力F,当F增大到稍大于3.0N时,A、B开始相对滑动。如果撤去F,对A施加一水平推力F′,如图(2)所示,要使A、B不相对滑动,求F′的最大值
5、质量为40kg的雪撬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撬运动的v-t图像如图7乙所示,且AB是曲线的切线,B点坐标为(4,15),CD是曲线的渐近线。试求空气的阻力系数k和雪撬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
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叠放着一质量为mA=2.0kg的薄木板A和质量为mB=3 kg的金属块B.A的长度L=2.0m.B上有轻线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C=1.0 kg的物块C相连.B与A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µ =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忽略滑轮质量及与轴间的摩擦.起始时令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绳被拉直,B位于A的左端(如图),然后放手,求经过多长时间t后 B从 A的右端脱离(设 A的右端距滑轮足够远)(取g=10m/s2).
7、如图质量的小车停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的右端轻放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假定小车足够长,问:
(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
(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
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g取
)
8、如图,小车在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内用OA、OB两细绳系住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OB是水平的。后来小车改做匀减速运动,并经1.25m的位移停下来, 求
(1)车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两绳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 (sin37º=0.6)
(2)车在匀减速运动的过程中,两绳的拉力TA、TB各是多少? (g取10m/s2 )
9、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后到达一斜面底端,这时撤去外力物体冲上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和在平面上移动的距离相等,然后物体又沿斜面下滑,恰好停在平面上的出发点。已知斜面倾角θ=300,斜面与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物体开始受的水平拉力F?
10、如图,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为θ=30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顶上有一定滑轮,一柔软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物块A和B连结,A的质量为4m,B的质量为m,开始时将B按在地上不动,然后放开手,让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物块A与斜面间无摩擦。设当A沿斜面下滑S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物块B上升的最大高度。
![]() |
参考答案
1、解:由得
①
对宇航员,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②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是3000N ③
2、(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1==5m/s2,
mg sin a=ma1,可得:a=30°,
(2)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2m/s2,
mmg=ma2,可得:m=0.2,
(3)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
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 m/s。
3、以木块和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木块的质量为M,下滑的加速度为a,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sin37º-μ(M+m)gcos37º=(M+m)a
解得:a=g(sin37º-μcos37º)=2m/s2
以小球B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细线拉力T和MN面对小球沿斜面向上的弹力FN,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37º-FN=ma
解得:FN=mgsin37º-ma=6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大小为6N.
4、根据图(1),设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系统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①
②
代入数值联立解得: ③
根据图(2)设A、B刚开始滑动时系统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④
⑤
联立解得:
⑥
5、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由平衡条件得:
由图象得:A点,vA=5m/s,加速度aA=2.5m/s2;
最终雪橇匀速运动时最大速度vm=10m/s,a=0
代入数据解得:μ=0.125 k=20N·s/m
6、以桌面为参考系,令aA表示A的加速度,aB表示B、C的加速度,sA和sB分别表示 t时间 A和B移动的距离,则由牛顿定律和匀加速运动的规律可得
mCg-µmBg=(mC+mB)aB
µ mBg=mAaA
sB=aBt2
sA=aAt2
sB-sA=L
由以上各式,代入数值,可得
t=4.0s
7、依据题意,物块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物块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应具有共同的速度。设物块在小车上相对运动时间为t,物块、小车受力分析如图:
物块放上小车后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做加速度为
匀加速运动。
由牛顿运动定律:
物块放上小车后加速度:
小车加速度:
由得:
(2)物块在前2s内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后1s同小车一起做加速度为
的匀加速运动。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由得:
物块位移
8解:匀速运动时:
TA sinθ=TB ①
TAcosθ= mg ②
得TA=25N TB=15N
(2)匀减速时,有向左的加速度,设B绳上弹力为0时(临界条件)加速度为a
TA sinθ=mg ③
TAcosθ=ma0 ④
则:a0=gtanθ
因为a=g>gtanθ所以小球飞起来,TB=0 ,设此时A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
TA sina=mg ⑤
TAcosa=ma ⑥
解得TA=28.2N(也可用勾股定理解)
9、解:设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μ,在拉力作用下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0。
向右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为: ①(1分)
其通过的位移为: ②(1分)
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为:
③(1分)
沿斜面上滑过程有: ④(1分)
物体下滑过程的加速度为:
⑤(1分)
设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下滑过程有:⑥(1分)
向左运动过程的加速度为: ⑦(1分)
向左运动过程有: ⑧(1分)
由以上8式解得:
(2分)
10、B先和A一起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A:
对B:
解得
匀加速的末速度
B接下来作竖直上抛运动,继续上升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