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力物体的平衡能力测试题

2014-5-11 0:29:13下载本试卷

高三物理力物体的平衡能力测试题

考点提示

  本章包括力的概念、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如何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产生条件,与哪些因素有关,还有胡克定律、滑动摩擦定律.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分析物体平衡的方法有:动态平衡法、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假设法、相似三角形法、拉密定理、三角函数法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5分,对而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将会发生的情况有

  A.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  B.一切物体都没有质量

  C.植物根的生长失去方向性  D.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上浮

2.物体受三个共点力F1、F2、F3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F1=5N F2=10N F3=14N   B.F1=11 N F2=25N F3=40N

  C.F1=7N F2=31N F3=35N   D.F1=100N F2=75N F3=24N

3.如图所示,A、B、C三个质量相同的砝码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现将两滑轮移开一点,使两滑轮距离增大,则重新平衡后,C砝码的高度

  A.仍不变    B.升高一些  C.降低一些  D.都有可能

4.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不受摩擦力作用     B.B不受摩擦力作用

  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5.[创新题] 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

  A.仍匀速滑下  B.匀加速滑下  C.可能静止  D.一定静止

6.如图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将小球A悬于O点,在O点正下方l处另外固定一个小球B,今使A、B两小球带同种电荷,静止时线中张力大小为F1。若使A、B所带电荷量稍减少些,重新静止后细线张力大小为F2,则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中OA为一遵循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当绳处于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有压力作用.B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之向右缓慢地做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

  A.地面对A的支持力N逐渐增大  B.地面对A的摩擦力f保持不变

  C.地面对A的支持力N逐渐减小  D.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

8.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大  D.N变大,T变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9.[创新题]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_____。

10.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船,两大人的拉力分别为F1=400N;F2=320N,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在河中沿OE方向行驶,求小孩对船所加的最小力为____。

11.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已知合力F=40N,分力F1与合力F的夹角为30°.若F2取某一数值,可使F1有两个大小不同的数值,则F2的取值范围是____。

12.如图所示,一个重G=100N的粗细均匀的圆柱体,放在60°的V型槽上,其角平分线沿竖直方向.若圆柱体与两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则沿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水平拉力F=____N时,圆柱体沿槽做匀速运动.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在做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若测F1时弹簧测力计上的弹簧与其外壳发生了摩擦,则势必会引起F1和F2的合力F发生偏差,把F与真实值相比较,F的大小偏____。

14.在“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有以下三个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ˊ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和疏漏,请分别指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步骤、文字说明、方程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与单位,否则扣分)

15.如图所示,木板A的质量为m,滑块B的质量为M,木板A用绳拴住,绳与斜面平行,B沿倾角为θ的斜面在A木板下匀速下滑.若M=2m,A、B间以及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试求此动摩擦因数μ。

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被水平力F推着静止于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求力F的取值范围.

17.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多大?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2的压力.

18.[创新题] 轻绳的两端A、B固定在天花板上,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现用挂钩将一重物挂在绳子上,结果挂钩停在C点,如图所示,两端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求:

  (1)此重物的最大重力不应超过多少?

  (2)若将挂钩换成一个光滑的小滑轮,重物的最大重力可达多大?

答案:一、1ACD 2AC 3C 4BC 5B 6B 7BD 8B

二、9、三分之根三 10、186N 11、20N<F2<40N 12、50N

三、13、小 14、略

四、15 、μ=sinθ/2cosθ

  16 、略

  17、K2X+mg

  18、150N  168N